民生頭條

漾新聞|鍾易仲秀出議會質詢影片 強調「一個質詢就翻轉了客家流行音樂地位」

1
漾新聞|樹科大高教深耕展成果 專書發表滿滿正能量
2
漾新聞|捕捉鹽埕巷弄老裁縫師的身影 13歲美術班學生用全國美展得獎畫作為傳統技藝譜寫出一首美麗的詩歌
3
漾新聞|誰不關心客家事務 鳳山藍綠立委參選人吵翻天!林智鴻:許智傑委員是客家人最好的朋友
4
漾新聞|議長康裕成率議員會勘三民公園 打造共融防災樂齡公園而努力
5
漾新聞|「侯康配」高雄首面大看板上架 地點就在這裡「郭下侯康上」
6
漾新聞|日本高校學生體驗做台灣紅豆餅 前鎮高中英日中三語學習
7
漾新聞|暗黑論壇仇恨輸出 李眉蓁直指「李柏毅真的黑化了」
8
漾新聞|這次選前2個月才提修基本法 鍾易仲抨擊許智傑客家蹭很大
9
影/藝術新品牌-高科大首創盈正豫順-青藝獎第五屆 6週年校慶同步頒獎/漾新聞
10
漾新聞|高雄學子亞洲技能競賽雙金入袋 三民家商孫謦、雄工凌志隆耀眼技職人生
漾新聞|觀光局乘風而騎1223最終場騎鐵馬漫遊鳳山古城

【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2023「乘風而騎」鳳山場單車遊12/2日熱鬧登場,由觀光局長高閔琳、高雄市議員陳慧文、鍾易仲議員服務處代表及旅館公會周文彬理事長、高雄市國際自行車觀光促進會楊忠源理事長等公協會,一同帶領60名遊客漫遊鳳山眷村舊城路線,穿越水圳小路,在古跡城牆邊進行知性的單車深度旅遊。 觀光局表示,因活動受到民眾喜愛,將於12月23日加開最終場次,名額有限,歡迎民眾把握機會,12月6日中午12點準時上網搶購。 高閔琳表示,今(112)年度「乘風而騎」已辦理岡山、大樹、鼓山、林園四場單車活動,以低碳旅遊落實聯合國SDGs 永續目標。今年度倒數二場,來到民眾敲碗期待的鳳山古城,已有二百年歷史的鳳山,為高雄軍事重地及傳統政治中心,至今仍保留一座城門與三座砲台。 沿著鳳山溪沿岸走,可見清朝時期遺留的東便門與訓風砲台,周邊還有打鐵街、龍山寺及鳳儀書院。因軍眷而興建的黃埔新村,經過「以住代護」活化再利用後,也成為鳳山市中心一處新興的旅遊景點;適合遊客以單車或徒步漫遊方式進行一日遊,更推薦入住一晚眷村民宿,細細品味鳳山這座隨處可見歷史的軍事古城。 高雄市在地創生協會楊書豪理事長以走讀方式帶領遊客漫步,並深入導覽「以住帶護」的黃埔新村。遊程特別安排遊客手做「窗花饅頭」體驗,中午品嚐眷村的家常小吃「大滷麵」及鳳山特產「赤山粿」。 出版過《大家說台語》、《大家說布農語》、《大家說阿美語》,同時為公視台語台主持人的台灣女婿Rémy Gils吉雷米(一粒米)分享說,savoir-vivre(懂得生活),很開心透過單車遊程和手作窗花饅頭認識鳳山在地的文化故事。 午後遊程以鳳山舊城區域為核心,漫遊在訓風砲台、平成砲台、大東濕地公園及東便門,並與曹公圳旁水圳小路及單車步道串連。
漾新聞|金屬中心智慧醫療與醫材產業輔導展成果

【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金屬中心12/1日在南港展覽館舉辦「2023數位醫療產業發展與跨域推廣計畫成果發表會」及「2023醫療器材產業技術輔導與推廣計畫成果發表會」。集結13家廠商,成功拓展產品能見度,建立民眾對國產品的信賴感,也使台灣醫材的精湛實力讓更多人看見。 13家廠商,包含群環科技/利像科技、綠湖數位/入家生技、顒慧科技、博鑫醫電、元健大和、醫視科技、數泓科技、大員生醫、醫盟醫顧、揚朋科技及肌活麗學,展示各項智慧化醫材、醫材成果,如腦部放射治療(AVM 腦動靜脈畸形)之臨床診療影像預測評估系統、AI 熱成像病患離床偵測系統、居家心衰竭智慧檢測平台、醫護站長時生理資訊病危提早預警指標系統、智慧助聽器遠端測試及調控驗證、插鼻胃/腸管觀測輔助系統、植牙用數位扭力工具、內視鏡切除手術用之黏膜下注射劑、感染控制型呼吸管路用給藥輔助、無菌閉環免疫細胞培養袋及乳鐵蛋白鼻用噴劑等。 金屬中心是受經濟部產發署所委託舉辦,執行經濟部產發署「數位醫療產業發展與跨域推廣計畫」及「醫療器材產業技術輔導與推廣計畫」,透過技術提升、法規強化、跨領域人才培育及國際推廣等作法,協助國內13家廠商產品升級,成果豐碩亮眼,成功推動國內醫療器材產業,提高我國醫材產品的附加價值,推廣BIO-ICT跨業跨域合作。 經濟部產發署技正李家豪表示,明年數位醫療看診不僅可自費也將納入健保給付,這將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對於未來數位醫療推廣上是個強力助攻。 金屬中心林志隆副執行長表示,會中透過Teladoc Health 亞洲區董事總經理Myra Yu專題演講與多項成果展現,智慧醫療是實現全民健康覆蓋的重要手段,根據WHO報告指出,最多國家投入智慧醫療領域分別是行動醫療、遠距醫療、電子病歷及線上學習。金屬中心透過政府提供的輔導資源與工具,讓整個醫療產業鏈的核心技術陸續就定位,並彙整產官學研醫能量,創造出更多新的商機。本次發表會將透過成果展現,讓政府在輔導醫療產業的努力得以全方位展現。
影/高雄學子亞洲技能競賽雙金入袋 三民家商孫謦、雄工凌志隆耀眼技職人生/漾新聞

【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高雄市三民家商學生孫謦、高雄高工凌志隆最近代表台灣,參加在阿布達比舉行的亞洲技能競賽,分別拿下服裝創作與電氣裝配的金牌,雙金入袋,也再度證實高雄學子在技職上的實力,再展威風。 這項競賽,臺灣代表團總計拿下12金6銀4銅3優勝,總成績排名第一。其中,勇奪「服裝創作」金牌的孫謦,國中畢業時是以表演藝術舞蹈類技優保送進入三民家商。孫謦說,高中之前從未接觸過服裝創作,也從沒想過自己會躍上服裝創作國際舞台;在三民家商服裝科三年的學習,才找到服裝創作人生志向,但是對比賽選手這條路,她說原並不感興趣,直到參加南區技能競賽榮獲第3名,給了她想要更上層樓的動力。 經過檢討改進努力練習,孫謦在全國賽超越其他選手,榮獲全國技能競賽第1名,更進一步取得國手資格。這也是繼2019年三民家商柯宥萱在俄羅斯喀山奪世界銀牌、2022年慕芷瑄在芬蘭赫爾辛基世界銀牌後,三民家商服裝科學生連續三屆取得國手資格,代表台灣出賽勇奪金牌。 榮耀的背後累績無數辛酸挫折與努力,服裝創作項目今年比賽是以外套製作模組,主題是「青春校園」。最困難部分是要在短時間內熟悉不同國家的機器設備,但孫謦努力調整自己的適應力,讓自己的實力不受影響。 三天比賽共比四個模組,第一天有「機械圖」、「立裁」、「打版」各一個半小時,第二三天進行12小時的「製作」,考驗選手的技能、耐心與毅力,孫謦一一克服,最後奪得金牌,透過轉播讓全校師生高與不已。 勇奪電氣裝配的高雄高工凌志隆,就讀橋頭國中時,即會電子等相關技能感興趣,就讀高雄高工電機科,也打開他走向技職之路。在學期間,他參與多項相關技能檢定,並拿到全國技能競賽電氣裝配第一名,代表臺灣參加在阿布達比舉行的2023亞洲技能競賽,同時也升學保送到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如今已是大學生,但凌志隆不忘回母校接受世界賽的訓練,本次獲獎的「電氣裝配」競賽職類,主要內容為管路配置、器具裝配、電路設計、照明迴路、插座迴路、電動機控制,以及KNX智能居家控制系統。 生活中最常見的,是一般家裡使用的日光燈及插座;現場要設計一個控制箱,專門控制馬達的運轉,結合KNX系統控制,可以安裝電動窗簾和動態感測器,運用於多功能及遠端控制家庭投影機、音響、窗廉、空調與燈光調整等,讓家居生活更智慧和便利。 這次亞洲賽,凌志隆從選上國手後,準備大約只有2個多月,但他的目標很明確,就是排除萬難,取得世界金牌。他知道踏上國手的這條路很辛苦,但他將堅持到底,撐到最後,因為他知道這是實現夢想的唯一道路。 【相關新聞繼續閱讀】 漾新聞|高雄學子亞洲技能競賽雙金入袋 三民家商孫謦、雄工凌志隆耀眼技職人生 https://youngnews3631.com/news_detail.php?NewsID=5914 影/高雄學子亞洲技能競賽雙金入袋 三民家商孫謦、雄工凌志隆耀眼技職人生/漾新聞 https://youtu.be/FlqqyB9Oo8Q?si=I8NSPRGodkmQP9zG 影2 https://www.youtube.com/embed/FlqqyB9Oo8Q?si=I8NSPRGodkmQP9zG
影/併校6年繳出超亮眼成績 楊慶煜期許「想像驅動未來」 譚本榮希望成為首屈一指的科技大學/漾新聞

【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國立高雄科技大學今天(12/2)進行併校六年校慶,以及高雄工專建校60週年一甲子的校慶,舉辦一系列盛大的慶典,不僅有多達50人的國際姊妹校祝賀團,海外內校友總計超過5千人回娘家,在高雄五個校區席開400多桌,展現高科大25萬校友的向心力。上午在建工校區舉行的慶典,全國各大學校長也有十多人齊聚一堂,見證高科大的喜事。校長楊慶煜致詞時談到,從併校元年的「BEST」,到今年定調「想像驅動未來」,他說:「所有當時未曾想像過的,如今都成真了」! 楊慶煜以倒述方式向所有師生校友展現高科大六年來的眾多重大成就,用以證明高科大的確蛻變為一所令原三校校友驕傲的未來大學。包括學術研究、教育貢獻、產學合作上的成績,有目共睹,特別是南部近年強力發展的半導體產業、航太產業,以及高雄就近的石化產業、扣件產業、金屬成形與精密加工等,高科大扮演整合先進研發、人才培育、技術開發、產業輔導的核心角色。 此外,還有大刀闊斧整建圖書館空間、擴大連結館際資源、改善教學空間、建設藝文展演空間,也大量導入E化及智慧化校園治理;同時也重視未來人才的國際移動力,傾全力拉抬學生英文能力、提供國際交流與國際體驗資源。各專業領域的研究中心也在六年時間內立下不可撼動的學術或產業影響力,包括底泥研究、鐵道技術中心、南區毒災中心等,都展現出高科大向外輸出專業與研究成果雄厚實力。 楊慶煜也報告重要的成就,包括研究成果質與量在世界排名第一的底泥研究中心;學生英文通過率高達87%;台灣鐵道重要組件供應的鐵道技術中心;高度的校園智慧化管理與各項業資訊化。今年除了有老師獲得教育部師鐸獎、行政人員績效卓越獎,學校在一週前獲通知,獲得教育部藝術貢獻獎;加上台灣最大最重要的「先進材料成形中心」將在2024年竣工;教育部委託建造的實習訓練船「御風」也將在2024年交船。 他說,回首併校元年「賀彩」科技啟航,前瞻未來;第二年「藝起」聚沙成塔,共同成就;第三年「欣眺」欣欣向榮,眺望未來;第四年「綻」專業交織綻放異彩;第五年「舞」定而後得舞未來,如今放眼未來「想像驅動未來」,期「以無窮的想像力為未來的高科大,繪製更為美好的藍圖!」 疫情後,今年除了海內外的校友超過5千人組團回娘家,許多海內外的姐妹校、貴賓,也有超過50人出席,其中,又以德、日二國為最大宗。楊慶煜強調,與高科大推動的國際化不謀而合。其中,高雄工專電機系第一屆校友吳漢廉,高齡已80多歲,也專程從香港返校,他說,高雄工專育我惠我良多,所以,每一年校慶「我一定回娘家」。 值得一提的是,在慶典活動中,高科大還特別為這50多位外國貴賓安排同步翻譯,戴上耳機,讓外國人士也可以即時臨場的感受到高科大6週年校慶的成果與歡愉! 高科大校友總會第三屆總會長譚本榮致詞時表示,併校後的高科大,在楊慶煜校長的領導下,這幾年的發展,「規模不斷擴大,系所增加了,招生人數增加了,錄取級距增加了,教授發表的研究論文增加了,學弟妹的表現更突出了,畢業生廣受業界喜好,學校排名不斷的躍升,在在顯示我們母校高科大一直在進步中,校友都強烈的感受到,期望在不久的未來,母校能成為台灣首屈一指的科技大學。」 譚本榮也引用校長楊慶煜的算法指出,目前全國25萬位校友,以全台灣2300萬人口計,平均95位就有一位是高科大人,可見高科大的實力有多堅強。 他也談到世代傳承,如何幫助學弟妹,表示校友總會與校友中心發起「捐600元助學金募款」活動,每位校友每人捐600元,所得全部提供在學生獎學金與急難救助金,活動直到明年3月,校友中心與校友總會歡迎校友的共襄盛舉。 譚本榮同時也恭喜今年得獎的13位傑出校友,「你驟都是各行各業的傑出楷模,真是實至名歸!」 在近5千人的校友餐會過後,也安排校友、貴賓參觀教育部委託學校建造的實習訓練船「御風」,共同見證高科大的另一項重大成就! 此外,高科大首創全國大學設立的「青藝獎」,今年邁入第五年,送件數多達853件,較去年以倍增,上午11時30分,也在建工校區藝文中心舉行頒獎典禮,由校長楊慶煜、獨家贊助單位盈正豫順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也是高科大校友許文、評審高實珩、副校長謝淑玲、共同教育學院院長楊碧藍等人進行頒獎。 會中,頒發今年的「盈正豫順-金獎」,為台灣藝術大學美術系畢業的洪宇蕎,以混和媒材作品「夢的沈積物」奪得,並由校長楊慶煜手中拿到獎座、獎牌與30萬元獎金;「盈正豫順-特別獎」的指定油畫作品,為大葉大學工設系畢業的余偉丞油畫創作《生命力》,由盈正豫順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許文頒發獎座、獎牌與20萬元獎金。並有20人獲得典藏獎從3到5萬元獎金,以及20名入選獎,總計得獎者42人。 高科大共同教育學院院長楊碧藍也表示,今年高科大不僅有5千校友回娘家,「青藝獎」也首創「藝術家回娘家」,去年42位得獎者,就有26位出席來參加今年的盛事。 評審高珩實教授也指出,青藝獎舉辦5屆以來,作品水準大躍進,成長很多,「前面幾屆還在試探的狀態,很多青年藝術家其實還不太清楚我們比賽的特徵,但我們發現最近三屆,尤其是今年,投件數、內容,甚至是身分,很多是專業的藝術家來送件,讓我們相當的訝異,青藝獎已經成名、小有名氣。」 高珩實也指出,而且在國內很多大獎,獲得優勝的參賽者幾乎都來投件,而且參賽畫作尺寸都相當大,技術更成熟,想法也更獨創,顯示這個獎項不但鼓勵件數的變得更多,在整個水平的提升,也非常顯著! 今年同時舉辦另類的「導演」導覽,由三位大學生結合童年玩的「一二三木頭人」,在現場進行精彩的肢體擺動舞蹈,呈現畫作的特色,讓大家大開眼界!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青藝獎(青年藝術家獎)會場,來了世界各國50多位外籍貴賓與姐妹校友人,特別由學校公關室新聞秘書李婉君進行國、英文雙聲的主持,在她流利的英文解說下,讓外國貴賓也能了解高科大獨創「青藝獎」的這項偉大成就。 今年「青藝獎」獲獎的學生中,仍有一位高科大的學生獲得入圍獎,是工業設計系三年級學生李承翰,作品是「凝聚」。這也是高科大主辦「青藝獎」五屆以來,繼去年工業設計系應屆畢業校友何東蔚,以作品「唬甲虎威」,拿到特別獎「高科大盈正豫順雕塑藝術獎」獎座與20萬元獎金之後,再有高科大學生獲獎。 透過聚集的大樓所形成「台灣」的形狀,如空白的光,所要表現的是,他說,如疫情時「台灣的光」,凝聚往上看,象徵團結的台灣人,大家凝聚在一起,也看到台灣的希望!而拿到入圍,他認為,可以更好,未來還要持續努力! 對於學校打造出全國藝術品牌「青藝獎」,李承翰說,作為高科大學生,他感覺非常榮幸!而能參與這麼大的藝術盛事並能獲獎,他也覺得很幸運。 今年叫好又叫座的校慶音樂會,從12月1日起,總計舉辦3天3場,在校友企業家大手筆的捐助下,以及長年活躍於歐洲德語區藝術界的校友余能盛的製作下,專程邀請到在歐洲各不同歌劇院演唱的國際知名聲樂演唱家,包括來自喬治尼亞國的MARIA PIA PISCITELLI、巴西的RICARDO TAMURA、墨西歌的HECTOR SANDOVAL、義大利的MARIA KUBLASHVILI等四人,同台演出,精選歌劇經典曲目,如「我親愛的爸爸」、「年輕鬥牛士」、「善變的女人」、「銀鈴之歌」、「公主徹夜未眠」、貝多芬的「魔笛」等等,結合由指揮家莊文貞所帶領的長榮交響樂團,聲樂演唱家花式唱腔所演唱如天籟般的經典歌劇,在交響樂時而輕柔、時而氣勢磅薄的搭配下,也挑動觀眾的靈魂,如痴如醉,或慷慨激昂,最後,並在巴西聲樂演唱家RICARDO TAMURA飆高音的氣勢下,畫下完美句點,全場觀眾更是起立鼓掌聲不斷! 三天演出每場最後,分別由共教院院長楊碧藍、主秘魏裕珍與校長特助李筱倩等三人,分別陪同校長獻花楊慶煜上台獻花。校長楊慶煜致詞時非常感謝與肯定校友余能盛的策畫安排,才能讓高科大的師長與貴賓們,不用出國,就能在高雄的文化中心至德堂聽到國際級的經典歌劇演出。楊慶煜說,這也是余能盛第二次為高科大規畫校慶藝術演出,也被視為是高科大在藝術界的珍貴資產。 在最後的安可曲,楊慶煜、余能盛、魏裕珍也同台,陪同四位國際知名歌劇聲樂家演唱大家耳熟能詳的「飲酒曲」,並獻唱台灣名曲「望春風」;而談到來台灣幾天的感想,四人也異口同聲說:「我愛高雄」! 這場國際級的經典歌劇演唱會「榮耀60.世紀經典」,今天(12/3)下午3點到5點,將在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大覺堂進行最後一場的演出,各界都殷殷期盼!而其完美的演出,也為高科大校慶活動注入藝術光輝,再見高科大的軟實力! 【相關新聞繼續閱讀】 影/併校6年繳出超亮眼成績 楊慶煜期許「想像驅動未來」 譚本榮希望成為首屈一指的科技大學/漾新聞https://youtu.be/Lc9mBHuVVEw?si=9cZvmyTLXr2A_bA2 影2 https://www.youtube.com/embed/Lc9mBHuVVEw?si=sDfNw0cGEWYekcY_ 漾新聞|高科大六週年校慶海內外5千校友貴賓齊慶賀 楊慶煜期許「想像驅動未來」 https://youngnews3631.com/news_detail.php?NewsID=5900 漾新聞|高科大首創「青藝獎」校慶頒獎 奠定國內藝壇品牌重要地位 https://youngnews3631.com/news_detail.php?NewsID=5905 影/藝術新品牌-高科大首創盈正豫順-青藝獎第五屆 6週年校慶同步頒獎/漾新聞 https://youtu.be/t4nxlX76pnc 影2 https://www.youtube.com/embed/t4nxlX76pnc?si=u9nlzECzPS5DmRVF 漾新聞|高科大校慶大手筆邀國際聲樂家花式唱腔經典歌劇 觀眾驚呼一級棒! https://youngnews3631.com/news_detail.php?NewsID=5906
漾新聞|高市圖小港分館邀親子闖關提前歡度聖誕節

【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高市圖小港分館為歡慶浪漫的聖誕節,與社區好鄰居的親子共同辦理「歡喜聖誕節」活動,在15組家庭約30人的熱情參與下,參與各類有趣的活動,提前慶祝聖誕節,也增進親子良好的關係。 活動於12/2日上午10點起,在小港圖書館2樓多功能教室舉行。包括3.5歲至8歲幼兒及家長或主要照顧者,總計15組約30分,參與了琳琅滿目的活動,包括:兒歌律動,聖誕鈴聲、聖誕老阿伯;繪本故事,聖誕老公公來了;感恩心情及教小朋友心願卡片填寫&分享時間,大聲說出自己的願望及手作DIY,旋轉聖誕紅,活動在增進親子間的互動,培養閱讀的習慣,也鼓勵家長在陪伴中,跟著孩子一起學習成長。 小港圖書館主任黃琡珺表示,活動的目的,除歡慶聖誕節外,也關懷6歲以下親子,訓練幼兒專注力、創造力,提升幼兒精細動作發展,透過多元故事的互動題材,來體驗傳統節慶與環境保護議題,建立節慶習俗與共同愛護環境的觀念,並增進親子間情感交流,享受讀書的樂趣及書本所帶來的書香人文氣息。
漾新聞|三公尺高猩哥蛙弟現身 蚵寮國中校慶路跑千人活力開跑

【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高達3公尺將近一層樓高的「猩哥」與「蛙弟」,昨天現身蚵寮國中,與近千師生一起參加校慶路跑。「猩哥」與「蛙弟」一出場立即造成轟動,兄弟身手俐落地和選手們一起熱身,在眾多來賓共同鳴槍後,近千人歡樂地為健康活力開跑。 慶祝創校29年校慶,也邀請蚵寮國小、蚵寮非營利幼兒園、心博愛幼兒園、鄉親家長與社區團體,近千人參與盛會。此次,在高雄市馬拉松協進會蔡聖佶理事長的協助與規劃下,推出了國中5.2K組,國小3.2K、1.8K組,以及幼兒園1.4K組,秉持「挑戰自我」的馬拉松精神,鼓勵跑走完賽為目標。 蔡聖佶說,今年特別致力於校園馬拉松,讓孩子從小養成運動的習慣是最有意義的投資。志工們也說與同學們一起跑馬拉松,真的是快樂又健康。 路跑成績揭曉,國中女子組第一名返回終點的卉慈,在校成績優秀,不僅課業成績是班一,更是體育活動的愛好者,可謂是文武雙全。男子組第一名的子賢帥氣地說,自己可是有備而來,就是為了拿到優秀成績。 校慶另一大亮點是5G智慧科技教室啟用典禮,蚵寮國中團隊用心規劃,並在高雄大學吳宗芳副校長、王政弘教授、余進忠教授鼓勵指導下,通過教育部「5G新科技示範學校」的計畫申請,讓學生體驗新科技也探索未來,強化學習的競爭力。 此外,學校以有限經費,建置智慧科技教室,邀請正修科大陳江富教授將美學設計帶入課程,讓孩子「自己的教室自己做」,參與教室的規劃設計,藉由系統思考的引導 ,體驗做中學的樂趣。 校長李娟娟說,活動除了馬拉松協進會、區公所與右昌聯合醫院等單位的協助外,也有賴於參與學校的師長們用心籌備規劃,是蚵子寮的大團結,共同完成這有意義的活動。
第 1 頁,共有 203 頁 1 2 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