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頭條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民生頭條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2023媽祖遶境》走久小心韌帶發炎!醫:鞋子「這狀況」別穿易拐到

by 商情中心
2023-04-28
in 優活健康網

大甲媽祖繞境是台灣的宗教盛事之一,活動參與人數年年上升,每年都在打破過去紀錄。每回媽祖遶境後,中南部各大醫院會出現一波「腳痛」的病人,大部分是走久了出現疼痛感,多半是因長時間走路、站立而產生不適,常見症狀主要分為腳底、腳踝與小腿3部分。對此,骨科醫師表示,長時間走路可在鞋內加鞋墊,弧度與足弓貼合,緩衝踩地的壓力,避免產生足底筋膜炎。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骨科主治醫師張訊指出,腳底大部分是走久了出現疼痛感,主要為「足底筋膜炎」。大部分人的腳底為弓型構造,有一條足底筋膜,類型弓弦的功能,具有彈性,可能因年紀增長而逐漸失去彈性,或是走太久而彈性疲乏。 通常70%為腳跟疼痛較多,30%則是腳底前段疼痛。
 

腳底:選對鞋緩衝壓力

延伸閱讀:
腳水腫不消,是靜脈曲張還是靜脈栓塞?醫教1關鍵差異

建議這類病人,要靠鞋子來減輕腳底壓力,挑選鞋子重點如下:

  • 氣墊鞋:鞋底厚一點,減少著地的壓力。
  • 鞋尖側面看起來略翹:稍微可緩衝著地的壓力,起步時不需太用力。
  • 鞋底內側加足弓墊:腳是弓型,踩地時前後都貼地,中間部分卻懸空,踩地時可能拉扯到足底筋膜,可靠足弓墊來緩衝。足弓的挑選因人而異,判斷標準是足弓服貼,手指伸不進去,像踩在沙灘裡,有助分散足弓壓力;而扁平足或高弓足,可能需要特別訂製。
  • 鞋背軟硬適中。

延伸閱讀:
「足底筋膜炎」腳踩地如針刺!中醫揭針灸「4穴位」勤泡腳好得快

腳踝:預防韌帶發炎

腳踝類似避震器的功能,側面不太能動,韌帶很容易受傷,像是有人打籃球「翻船」,就是扭傷韌帶。長時間走路,腳踝兩側會疼痛,多半是「韌帶發炎」。

建議這類病人,選擇兩側較高的鞋子,如籃球鞋,兩側包覆性高,比較不會拐到。試鞋時,鞋跟後方要能伸入1、2根手指,側面則要緊密。注意鞋子後方不要太高,以免卡住阿基里斯腱,腳跟容易磨破皮。

此外,可觀察自己穿很久的鞋子,鞋底磨損如果歪一邊,表示腳著地時偏向那一側,多數人都是內翻,鞋跟外側磨損較嚴重。建議已經磨損到歪一邊的鞋子就不要再穿了,不然很容易拐到腳。

小腿:穿彈性襪防鐵腿

小腿若出現疼痛感,主要是俗稱「鐵腿」的問題,多半是因靜脈曲張。如果容易鐵腿,建議穿彈性襪,天熱穿不住的話,可選透氣的、不要太厚,重點是不要悶。彈性襪的選擇不用選到醫療級,穿的時候腳朝上比較容易穿。

張訊表示,腳是人的第二心臟,如果壓力太大,血液會推不回心臟。若走路走了一整天,休息時可將雙腿抬高,若沒消腫,就表示負荷過大;單純的水腫可以熱敷,如果壓腳底很痛就屬於急性發炎,必須冰敷;若不確定是急性或慢性發炎,可嘗試泡溫水,腳伸進去受不了就表示是急性期,建議立即就醫。

Previous Post

BeiGene發佈最新 ESG 報告:以「改變治癒未來」、落實碳排責任與促進共融

Next Post

懷孕能吃素嗎?怎麼吃才營養?專家教孕期「這樣吃」營養不怕吃不夠

Related Posts

腎臟病防治基金會公布去年成果報告 深化預防教育、守護全民腎臟健康

腎臟病防治基金會公布去年成果報告 深化預防教育、守護全民腎臟健康

2025-08-22
守護家人聽力健康 中醫師教你預防中耳炎 掌握症狀與居家薰蒸妙方

守護家人聽力健康 中醫師教你預防中耳炎 掌握症狀與居家薰蒸妙方

2025-08-20
同步結合治療與監測 童綜合醫院打造癌症精準放療新篇章

同步結合治療與監測 童綜合醫院打造癌症精準放療新篇章

2025-08-14
自律神經失調非真病症而是症候群 中醫從肝主疏泄陰陽失衡角度辨證論治效果佳

自律神經失調非真病症而是症候群 中醫從肝主疏泄陰陽失衡角度辨證論治效果佳

2025-08-13
2025「腎鬥士永恆保衛戰」第二屆盛大登場 推動創新遊戲化學習平台 落實腎病防治教育向下扎根

2025「腎鬥士永恆保衛戰」第二屆盛大登場 推動創新遊戲化學習平台 落實腎病防治教育向下扎根

2025-08-13
《優活問問》攝護腺肥大要就醫嗎?醫揭症狀與治療 出現血尿千萬別拖

《優活問問》攝護腺肥大要就醫嗎?醫揭症狀與治療 出現血尿千萬別拖

2025-08-11
Next Post

懷孕能吃素嗎?怎麼吃才營養?專家教孕期「這樣吃」營養不怕吃不夠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最新新聞

工研院攜手三菱電機、台灣菸酒 啟動亞洲首例酒廠碳循環實證

工研院攜手三菱電機、台灣菸酒 啟動亞洲首例酒廠碳循環實證

2025-08-25
桃園大溪老人文康中心啟用 張善政:打造全齡友善樂活城市

桃園大溪老人文康中心啟用 張善政:打造全齡友善樂活城市

2025-08-25
長照3.0政院拍板上路 9月1日第一階段實施

長照3.0政院拍板上路 9月1日第一階段實施

2025-08-25
鹿野茶鄉轉型進行式 農村好店翻轉紅烏龍文化日常

鹿野茶鄉轉型進行式 農村好店翻轉紅烏龍文化日常

2025-08-25
評論|823之後,高雄民進黨市長初選其實是在選「路線」

評論|823之後,高雄民進黨市長初選其實是在選「路線」

2025-08-25
永續送關懷!高市經發局推動「能源弱勢關懷」 號召企業捐贈節能家電予社福團體

永續送關懷!高市經發局推動「能源弱勢關懷」 號召企業捐贈節能家電予社福團體

2025-08-25
About Us

關於我們

「民生頭條」以社群共享、優質新聞為價值核心,在新聞、影音、節目、直播及社群方面深獲網友喜愛。沒有腥羶色與政治新聞,重視名家共筆,採用口碑行銷、社群分享、大數據調查,並引入區塊鏈創造媒體新價值,使本網站在台灣網路觸及率超過8成。
Videos

影音專區

民生頭條
醫聲醫事
Contact Us

聯絡我們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 2024 民生頭條 All rights reserved.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主頁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智慧健康
    • 永續生活
  • 影音
  • 專欄
  • 新聞
    • 國際
      • 國防
    • 娛樂
      • 遊戲
    • 專欄作家
    • 政治
    • 財經
    • 社會
    • 科技
  • 合作媒體
    • 中華超傳媒
    • 火報
    • 享民頭條
    • 南部中心
    • 優活健康網
    • 百傳媒

© 2022 民生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