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頭條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民生頭條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新冠降級還要打疫苗嗎?疫苗打幾劑才夠?「疫情世代」該懂的疫苗5大真相

by 商情中心
2023-05-03
in 優活健康網

隨著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趨緩,5/1起指揮中心「防疫降階」,新冠肺炎改第四類法定傳染病。過去疫情嚴重的時候,打疫苗變成全民運動,但你真的懂疫苗到底要打幾劑?混打怎麼打嗎?由一群法律人成立的新媒體「法律白話文運動」於《疫情世代》一書中,網羅律師、科研、教授、醫師等專家,用白話輕鬆傳達新冠肺炎的重要知識。以下為原書摘文:

疫苗到底要打幾劑?混打怎麼打?

廣泛施打疫苗,是人們獲得免疫力並對抗傳染病的一大絕招。以COVID-19為例,疫苗開打後,即有許多質疑的聲音出現:「為什麼要打那麼多劑?」「好疫苗應該要一劑就終身有效啊!」等等。就讓我們從COVID-19的故事反思疫苗研發,想想若全新病毒突然出現,科學家該怎麼做?藥廠又怎麼決定要打幾針?

延伸閱讀:
次世代疫苗》全台各縣市開打時程、預約方法一次看!(不斷更新)

要先找出病毒入侵的鑰匙

病毒像個小偷,拿著自製鑰匙挨家挨戶地試試,若某副鎖頭恰好被鑰匙旋開,就能進門偷個精光。引起COVID-19的SARS-CoV-2冠狀病毒,手上的自製鑰匙就是棘蛋白;它能辨識細胞表面的受器,引發變化讓細胞吞入病毒,讓病毒能接著控制細胞。

但這只不過是事後諸葛,早在本世紀初,香港(2002年SARS)、中東(2012年MERS)分別爆發兩次冠狀病毒的疫情,皆造成數百人死亡。面對兩次戰役的苦果,科學家針對冠狀病毒家族努力研究,試圖在「未來第三種高致死冠狀病毒」出現前,開發出疫苗。

2016年,美國科學家發表棘蛋白的相關研究,才確定「棘蛋白」可誘發免疫系統產生反應,是放入冠狀病毒疫苗的最佳抗原;實驗過程中,還能在小鼠模型裡,產生高效的抗體,成功避免動物被MERS-CoV感染。科學家沒想到的是,僅過了3年,那個「未來第三種高致死冠狀病毒」就問世了。

延伸閱讀:
第4劑疫苗開放單價、次世代,該怎麼選?專家教你「這樣打」1表秒懂

如何確認疫苗產生足夠的抗體?

如果COVID-19疫苗成功地讓人體產生「辨認棘蛋白的抗體」;那麼,它要怎麼保護我們?
當接種疫苗或自然感染冠狀病毒後,在我們身體的抗體裡,有些能「黏住棘蛋白關鍵位置」,進而預防棘蛋白和細胞表面受器結合—這些能直接阻擋病毒和細胞結合,中和病毒毒性的抗體,就是「中和抗體」(neutralizing antibody)。

由於疫苗臨床試驗中,不可能直接把病毒往受試者臉上噴,所以得用比較間接的方法,去量測疫苗的成效。在COVID-19 疫苗的臨床試驗裡,大致都會如下評估中和抗體的表現:

  • 取得受試者血清,並稀釋為原來的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多種濃度。
  • 將固定數量病毒混入上述血清後,倒入細胞培養皿。
  • 辨認「最低且能抑制病毒結合細胞」的濃度。
  • 比較不同條件的受試者和恢復結果,進而選擇最佳的疫苗劑型。

在研發早期,各家疫苗都採用了多種濃度、不同劑數的策略進行研究。以輝瑞——BNT疫苗為例,試驗了3種濃度;而Novavax測試兩種濃度、單劑或兩劑。而藥廠根據各組,與康復者其中和抗體的表現,決定選擇何種組合進入第三期的臨床試驗。

當然,除了「疫苗組的中和抗體表現,跟康復者的不能差太多」以外,藥廠還會考量很多因素,如:「副作用不能過於嚴重」、「有效劑量越低,產能越快」、「挨越少針,民眾施打意願越高」等等。

由於考量點眾多,因此最終劑型,不見得是中和抗體濃度最高的組合,決定該打幾針是綜合了「中和抗體濃度與表現」、「副作用強度」、「民眾順從度」、「產能」等因素,使藥廠在這麼多的因素當中,才選擇了最終的劑型。

那為何打一劑,還要打兩劑以上?

那既然都打完藥廠建議的劑量,怎麼還有所謂的「加強劑」呢?這是因為「抗體的衰退」和「變異株病毒的崛起」。

沒有國家是天天實彈演習的,人體也一樣。抗體畢竟是用來「剿滅現在的敵人」,隨著外敵清除、抗體自然也會慢慢消失。以COVID-19康復者的長期追蹤為例,推測抗體的半衰期約108天。因此,即使沒有外部因素,只COVID-19還在地球上,每個人都一定會打到第三、四、五劑。

而且更麻煩的,是「變異株的崛起」。每次感染新的人體,病毒就獲得一次演化的機會;截至2023年2月,感染人數全球已突破6億人,等於給了病毒抽了6億多張的突變卡牌;只要幾隻病毒抽到神卡、產生突變棘蛋白的子代,就會讓初代疫苗誘發的抗體陷入「臉盲」,認不得突變過後的棘蛋白。

那為了解決「抗體臉盲」的問題,可以選擇兩種策略:重新開發針對突變棘蛋白的次世代疫苗,或補打初代疫苗,拉高體內抗體濃度(有點像是:一個人打不過你,那就找十個人來)。策略沒有好壞,當下能有效推動的,就是好方法。

那混打可以嗎?還會有效果嗎?

既然疫苗要打第二劑以上,那我該選哪家的疫苗打?回首新冠肺炎的發展,英國是個對自己處境很清晰的國家。早在2021年初(當時大家的第一劑疫苗才剛開打),英國就判斷第三劑的必要性,即啟動了臨床試驗(COV-BOOST),並在該年底發表成果,針對不同廠牌COVID-19疫苗混打的結果,成了最完整的研究。

該研究觀測「中和抗體增加幾倍?」和「被活化的免疫細胞增加幾倍?」等議題,藉此歸納出「如果我之前接種兩劑AZ(或輝瑞—BNT),那第三劑應該打啥品牌比較好?」的資訊(按:實施研究時,英國普遍施打此兩種品牌)。

結論指出,當前兩劑都是AZ疫苗時,在「抗體」方面,mRNA疫苗最能提高中和抗體: 莫德納提高約34倍、輝瑞—BNT提高約24倍;若打Novavax則提高10倍。其次則是腺病毒疫苗:嬌生約5倍。若三劑都打AZ疫苗則僅提高3.6倍。

而針對免疫細胞(例如免疫系統中很重要的「T細胞」),仍是以mRNA疫苗的莫德納(增加6倍)和輝瑞—BNT(增加四倍)為最優選;Novavax和嬌生都能增加4倍。若三劑都打AZ疫苗,則對活化T細胞沒有幫助。

另一方面,當前兩劑都是輝瑞—BNT疫苗,在「前兩劑都接種輝瑞—BNT疫苗」組,其結果和「前兩劑都接種AZ疫苗」幾乎一樣。

「抗體」方面,mRNA疫苗依舊最佳;莫德納提高約13倍、輝瑞—BNT提高約7倍。其他疫苗表現相似;嬌生疫苗增加5倍、Novavax增加4.5倍,而AZ疫苗增加4倍。「T細胞」方面,莫德納提高約5倍、輝瑞—BNT提高約3倍。其他疫苗能力相仿,都僅增加2倍左右。

無論如何,不管從中和抗體或T細胞反應而言,mRNA疫苗都是第三劑的最優選擇。當然,前提是民眾願意挨針;在這場COVID-19大戰裡,最大的反派不是病毒,而是懷疑科學的人。

(本文摘自/疫情世代:如何因應與復原,給所有人的科學與法律指南/時報出版)

Previous Post

8成女性產後可能情緒低落!專家揭養成「這些習慣」減少產後憂鬱

Next Post

久久「做一次」精蟲品質更好?醫揭真相:備孕「養精蓄銳」沒效果

Related Posts

34歲白領「三多一少」症狀檢查竟糖尿病腎病變 醫:5大表現一定要就醫

34歲白領「三多一少」症狀檢查竟糖尿病腎病變 醫:5大表現一定要就醫

2025-07-29
痘痘一直長怎麼辦?莊盈彥醫師:根源沒解決 怎樣擦藥都無效

痘痘一直長怎麼辦?莊盈彥醫師:根源沒解決 怎樣擦藥都無效

2025-07-28
巨年糕、炸G、辣鍋通通蔬食化 Yache 韓式蔬食翻炒味蕾

巨年糕、炸G、辣鍋通通蔬食化 Yache 韓式蔬食翻炒味蕾

2025-07-25
港點入魂 廣味細作 養心茶樓信義店 推廣港雙系創作料理

港點入魂 廣味細作 養心茶樓信義店 推廣港雙系創作料理

2025-07-25
類風濕性關節炎併發症可預防! 肺功能檢查助及早發現肺纖維化

類風濕性關節炎併發症可預防! 肺功能檢查助及早發現肺纖維化

2025-07-24
寶寶保護力夠了嗎?出遊前爸媽必看!醫教「疫苗防護攻略」:肺炎鏈球菌這個型別須特別留意

寶寶保護力夠了嗎?出遊前爸媽必看!醫教「疫苗防護攻略」:肺炎鏈球菌這個型別須特別留意

2025-07-24
Next Post

久久「做一次」精蟲品質更好?醫揭真相:備孕「養精蓄銳」沒效果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最新新聞

台北訂製婚戒品牌 租借及珠寶改造 服務多元

台北訂製婚戒品牌 租借及珠寶改造 服務多元

2025-07-31
台中古早味手工油飯 職人傳承手路菜

台中古早味手工油飯 職人傳承手路菜

2025-07-31
員林景觀餐廳 禪風和洋無菜單創意料理 賞夜景品美食

員林景觀餐廳 禪風和洋無菜單創意料理 賞夜景品美食

2025-07-31
家庭式照護+健康保障 霧峰貓舍讓飼主安心

家庭式照護+健康保障 霧峰貓舍讓飼主安心

2025-07-31
豪雨強襲高雄山區 賴瑞隆前往六龜多點勘災 籲中央地方加速交通搶修及溪流治理

豪雨強襲高雄山區 賴瑞隆前往六龜多點勘災 籲中央地方加速交通搶修及溪流治理

2025-07-31
臺美談判團隊已完成技術性磋商 尚待美方決策流程

臺美談判團隊已完成技術性磋商 尚待美方決策流程

2025-07-31
About Us

關於我們

「民生頭條」以社群共享、優質新聞為價值核心,在新聞、影音、節目、直播及社群方面深獲網友喜愛。沒有腥羶色與政治新聞,重視名家共筆,採用口碑行銷、社群分享、大數據調查,並引入區塊鏈創造媒體新價值,使本網站在台灣網路觸及率超過8成。
Videos

影音專區

民生頭條
醫聲醫事
Contact Us

聯絡我們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 2024 民生頭條 All rights reserved.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主頁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智慧健康
    • 永續生活
  • 影音
  • 專欄
  • 新聞
    • 國際
      • 國防
    • 娛樂
      • 遊戲
    • 專欄作家
    • 政治
    • 財經
    • 社會
    • 科技
  • 合作媒體
    • 中華超傳媒
    • 火報
    • 享民頭條
    • 南部中心
    • 優活健康網
    • 百傳媒

© 2022 民生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