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頭條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民生頭條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何時量血壓最準?每週至少量幾次?醫提醒:血壓超過180馬上就醫

by 商情中心
2023-05-16
in 優活健康網

台灣高血壓盛行率高,成人每5人就有1位!但不少民眾會因為沒有症狀,輕忽高血壓帶來的身體健康危害。心臟血管內科醫師指出,想要預防、良好控制高血壓,就要先從正確量血壓開始,已經罹患高血壓的人,也別害怕用藥,脫離高血壓藥並非不可能的目標。

根據國健署2017~2020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台灣18歲以上成人高血壓盛行率超過26%,而40歲以上更高達38%。儘管高血壓盛行率高,但臨床上,不少人會因為沒有明顯症狀,不知道自己已經患上高血壓,長期忽視高血壓,不只會增加心血管風險,甚至腎臟、大腦、眼球都會受到影響。

延伸閱讀:
血壓標準下修了!醫:最新指引更重視「居家血壓」

根據美國心臟學會(AHA)發布的高血壓指引(The New Blood Pressure Guideline),將血壓類別分成以下5種。民眾量測血壓,若發現已屬於高血壓危險期,請「立刻」諮詢醫師:

量測血壓5類別

延伸閱讀:
有圖解》如何正確量血壓?家醫科醫師教你「這姿勢」測量才正確

高血壓就像心臟被霸凌

聯安診所心臟血管內科主任醫師施奕仲表示,所謂的血壓,是指血液從心臟送出時,在動脈血管內產生的壓力,壓力越大,對心臟負擔越大。舉個例子來比喻,每人每天心臟約莫要跳動10萬下,如果血壓是180毫米汞柱,就彷彿心臟每天就得背著80公斤重跳10萬下,比起血壓110毫米汞柱的人,一樣每天跳10萬下,心臟的負擔可想而知。這就是為什麼血壓越高,心臟的負擔越沉重,也更容易出問題。

當長期處於高血壓的狀態,就像是心臟被霸凌,因為高血壓可能會造成動脈硬化,並導致心肌肥厚,使心臟能輸出的血量下降,形成「高血壓性心臟病」。此外,心肌肥厚會使心臟缺乏彈性,舒張功能出現異常,隨著時間一久,漸漸導致心臟收縮能力下降,嚴重時恐會引發心臟衰竭。

施奕仲特別提醒,高血壓影響的絕非只有心臟,包括大腦、腎臟、眼球以及全身血管都會受到影響,因此千萬別因為身體感覺沒有不舒服,就忽略高血壓對身體健康的漸進性危害,最好從正確血壓量測開始,避免高血壓上身的可能。

量血壓最少一週2次

施奕仲呼籲,不管心臟有沒有不舒服,只要年紀超過45歲,一定要養成定期量血壓的習慣,且至少每個禮拜量1~2 次,如果發現血壓偏高,則應該要改成天天量。至於該何時量血壓最準?建議可以在吃早餐前或晚上睡覺前測量,且每次測量都都量2次,並將2次數值平均,以能夠更客觀比較血壓數值的差異。

由於單次量血壓,或許偶爾會有血壓偏高的現象,這跟環境、心理狀態或當時的生理狀況都會有關,但如果一段時間的血壓測量值,都有偏高的趨勢,此時就要特別小心,建議應帶著血壓記錄尋求醫師的協助。

他指出,量血壓只是第一步,一旦確定診斷,最為重要的是明確瞭解自己為何會有高血壓的狀況,並明白下一步該如何改善。一般而言,醫師會建議民眾,應先積極調整自己的生活型態,例如控制飲食,盡量少油、少鹽,並且積極規律運動,改善肥胖因子等。

高血壓不用一輩子吃藥

施奕仲指出,曾在診間遇過一位長期高血壓的個案,因為工作繁忙、無暇控制飲食與體重,導致他的血壓始終偏高,即使服用了3種降血壓藥物,血壓仍高達140毫米汞柱,直到某天意外診斷出自己罹患肺癌,才終於痛定思痛改變。

在個案接受肺癌手術與治療之後,除了調整飲食習慣、積極運動之外,更積極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減少壓力,因此血壓藥從原先的3種藥,減成2種,很快再改為1種,最後竟然完全不需要降血壓藥。可見脫離血壓藥並非不可能,最重要的是要有意識地覺察,並改變自己的行為。

許多年長者會擔心開始吃高血壓藥後,就得吃一輩子,這個錯誤觀念造成不少人患有高血壓卻不願就診,即使看醫生了,也可能會不願服藥。事實上,只要血壓慢慢穩定,是可能可以減藥,甚至是完全不用再吃藥的。

施奕仲提醒,服藥主要是幫助大家穩定血壓、降低心臟疾病發生的風險,特別是一時半刻減重還沒有著落、生活與工作壓力無法擺脫的人,服藥是目前有效的手段,避免放任高血壓持續霸凌你的心臟、腎臟、大腦、血管與眼球。

除了觀念及心態正確之外,高血壓能否成功控制,關鍵在於有無測量血壓、持續記錄,看診時才有依據。唯有在疾病生成前積極預防,或是有高血壓者,願意勇敢踏出改變的第一步,才能真正遠離高血壓帶來的危害。

Previous Post

小心「痠痛貼布」別亂貼!專家揭藥布「3成分」這一種用錯恐中毒

Next Post

肌肉拉傷多久會好?冰敷前先做「1件事」防二度拉傷!5大重點一次看

Related Posts

通靈人也講科學!《登出地球》Podcast從靈魂療癒到量子科學 帶你溫柔探索宇宙

通靈人也講科學!《登出地球》Podcast從靈魂療癒到量子科學 帶你溫柔探索宇宙

2025-08-07
血脂異常卻降不下來?新一代長效針劑突破治療瓶頸

血脂異常卻降不下來?新一代長效針劑突破治療瓶頸

2025-08-07
羅氏集團為兒童而走22年 全球愛心募款突破9億

羅氏集團為兒童而走22年 全球愛心募款突破9億

2025-08-04
34歲白領「三多一少」症狀檢查竟糖尿病腎病變 醫:5大表現一定要就醫

34歲白領「三多一少」症狀檢查竟糖尿病腎病變 醫:5大表現一定要就醫

2025-07-29
痘痘一直長怎麼辦?莊盈彥醫師:根源沒解決 怎樣擦藥都無效

痘痘一直長怎麼辦?莊盈彥醫師:根源沒解決 怎樣擦藥都無效

2025-07-28
巨年糕、炸G、辣鍋通通蔬食化 Yache 韓式蔬食翻炒味蕾

巨年糕、炸G、辣鍋通通蔬食化 Yache 韓式蔬食翻炒味蕾

2025-07-25
Next Post

肌肉拉傷多久會好?冰敷前先做「1件事」防二度拉傷!5大重點一次看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最新新聞

北投「美力」速成班 新住民母女同堂學美容

北投「美力」速成班 新住民母女同堂學美容

2025-08-08
「父親是家庭的磐石,也是社會溫暖的光」 高雄市第50屆模範父親表揚「爸氣登場」

「父親是家庭的磐石,也是社會溫暖的光」 高雄市第50屆模範父親表揚「爸氣登場」

2025-08-08
樹德科大攜手資策會「AI美術設計工作坊」初級認證通過率逾九成

樹德科大攜手資策會「AI美術設計工作坊」初級認證通過率逾九成

2025-08-08
送禮就要送到心坎裡!高級伴手禮品牌YOKU MOKU推出限量2025中秋禮盒

送禮就要送到心坎裡!高級伴手禮品牌YOKU MOKU推出限量2025中秋禮盒

2025-08-08
ESTA 還是美國簽證?哪一種更適合你的美國行程?

ESTA 還是美國簽證?哪一種更適合你的美國行程?

2025-08-08
愛手創 X beard papa’s!「2025泡芙節 in Taiwan」盛大回歸 甜蜜你的夏日

愛手創 X beard papa’s!「2025泡芙節 in Taiwan」盛大回歸 甜蜜你的夏日

2025-08-08
About Us

關於我們

「民生頭條」以社群共享、優質新聞為價值核心,在新聞、影音、節目、直播及社群方面深獲網友喜愛。沒有腥羶色與政治新聞,重視名家共筆,採用口碑行銷、社群分享、大數據調查,並引入區塊鏈創造媒體新價值,使本網站在台灣網路觸及率超過8成。
Videos

影音專區

民生頭條
醫聲醫事
Contact Us

聯絡我們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 2024 民生頭條 All rights reserved.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主頁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智慧健康
    • 永續生活
  • 影音
  • 專欄
  • 新聞
    • 國際
      • 國防
    • 娛樂
      • 遊戲
    • 專欄作家
    • 政治
    • 財經
    • 社會
    • 科技
  • 合作媒體
    • 中華超傳媒
    • 火報
    • 享民頭條
    • 南部中心
    • 優活健康網
    • 百傳媒

© 2022 民生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