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頭條
Advertisemen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民生頭條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如何判斷工作會不會被取代?趨勢分析家列「4關鍵」別再挑簡單工作

by 商情中心
2023-06-13
in 優活健康網

隨著無數公司倒閉、經濟結構改變,企業加速投入在機器人、自動化等領域的研發,巨大的破壞性創新時代已然來臨,那你準備好了嗎?韓國趨勢分析家金龍燮於《懂學的人最後一個被淘汰》一書中,分享對後疫情時代的趨勢洞察,鼓勵想在未來確保一席之地的創新者們,調整教育方針,重新思考學習方與戰略。以下為原書摘文:

自動化和遠距外包已成為趨勢

2016年,在美國社群網站Reddit上,帳號「FiletOfFish1066」的發文成了熱門話題。該名用戶表示,自己在7年前進入某公司,上班時間完全不工作只顧著玩,結果時隔6年才被揭穿並解僱。6年來公司沒有人察覺他的工作狀態,這點著實令人吃驚,而且本人還厚顏無恥地把自己的行為當成功績宣揚,這點更讓人覺得了不起,雖然最後他還是刪除了個人帳號和貼文。

這名用戶曾提到自己待的公司「位於灣區,是令人難以置信的知名科技公司」('incredibly well known’ Tech Company in the Bay Area),涵蓋了舊金山和矽谷等地的灣區,有許多類似Google、蘋果、Facebook、推特、雅虎等著名的IT企業,他任職的公司很可能就是上述企業之一。

當事人負責的工作是測試其他開發者設計的程式,但是他利用自動化系統把自己負責的業務都交給了電腦,進公司8個月後,他就再也沒有做過任何工作。雖然他明目張膽地在辦公室玩線上遊戲,不過因為在職場上沒有朋友,所以沒有人會和他搭話,也從未察覺他一整天都在公司玩樂。

長期下來,身為程式設計師的他,甚至大言不慚地形容自己「早已忘了怎麼寫程式」。在職期間,他的平均年薪為9萬5000美元,換算成韓幣約為1億1000萬韓元(約247萬新臺幣),等於7年間不費吹灰之力地賺了8億。且令人感到無語的是,在這段邊玩邊白領月薪的期間,他沒有抓緊機會做些具有生產效益的事,而是登入Reddit聊天或是玩線上遊戲。這個人真的太過惡劣,日後在其他地方或許會很難找到工作。

延伸閱讀:
別只羨慕有錢人的成功!吳淡如教致富「1關鍵」:先問自己想做什麼

不過,我之所以提到這個案例,不是為了強調這名上班族有多讓人心寒和厭惡。雖然該自動化系統也牽涉到業務成果,但是,如果自動化可以取代人力的話,那麼就企業的角度來看,其實可以減少相應的人事成本。

2013年,美國一家IT企業的開發人員,曾經將自己負責的業務遠距外包給位在中國的開發商,而自己就在公司成天無所事事地玩樂。這位年薪10萬美金、45歲的開發人員,把自己接收到的工作外發給中國瀋陽的一間開發業者,酬勞僅為自己年薪的五分之一。

此外,這名開發人員還接了其他公司的案子,並且以同樣的方式處理。也就是說,他接了好幾間公司的工作,然後分別外包給位於中國的業者。年薪10萬美元再加上承攬的其他案件,相當於每年賺了數十萬美元。

只要利用VPN系統,即使人不在公司也可以連進公司內部網路,因此位於中國瀋陽的開發業者能夠每天代替這名職員處理工作,根本就是現代版的田螺姑娘。而這名開發人員也是在公司邊吃邊玩,登入Reddit聊天、上網購物或是玩遊戲。不過,這個案例的重點也不在於上班族有多惡劣,而是透過遠距外包,中國的開發業者可以即時處理美國公司的業務。以企業的角度來看,委外的方式可以減少相應的人事成本。

以上這兩個案例,可能會讓上班族感到有些排斥,因為這不只是極少數人的惡劣行為而已,惡意濫用數位工作環境的他們,顯示出我們正處於變化的過渡期。如今的時代,業務內容可以被自動化程序和機器人取代,以及在全世界的任何一個地方,都可以透過網路以更低廉的酬勞把工作外包,這些都將成為影響職位穩定性的要素。

而且這兩個案例,其實都是發生在數年前。也就是說,自動化和遠距外包已經在公司占領了相當多的工作項目,我們必須比自動化更具有優勢,比遠距離承攬外包工作的人能力更強,才得以繼續維持自己的工作崗位。

如果你現在正身為上班族,那麼就冷靜地問問自己:我的職業被機器人取代的機率是多少?假如你的工作不需要獨創性的解決方案,就像按照操作手冊執行般單純、反覆,而且不必與他人互助合作,可以在狹小的空間裡辦公,不要求協商能力的話,那麼就應該對未來感到不安。如果你的業務內容可以用演算法和程式來解決或創造,就要承擔未來可能會失業的風險。

4標準判斷工作取代性

有一個簡單的測驗,可以得知自己的工作被機器人取代的機率是多少。由牛津大學馬丁學院研究團隊開發的這項測驗,設計出以下4個基準來判斷工作自動化的可能性:

  • 是否需要獨創性的解決方案?
  • 是否需要支援他人?
  • 有可能被配置在狹小的空間內嗎?
  • 工作內容是否需要協商能力?

在工作上愈是需要獨創性解決方案、對他人提供協助(即與他人互助合作)或進行協商(需要與他人合作、判斷和溝通),就愈難被自動化代替。被安排在狹窄的空間裡,等於是在一定的動線上工作,因此也較容易用機器人來取代。

延伸閱讀:
台灣消失最快的職務,你上榜了嗎?吳淡如告訴你「1方法」避免淘汰

牛津馬丁學院的卡爾.弗瑞教授以及麥可.奧斯本教授在《就業的未來》中指出:目前有47%的職業,在未來20年內極有可能會消失。這項研究以702個職業為對象,預測了在電腦化和機械化的環境下,人類的工作崗位有多大的機率會被電腦或機器人等替代。以下是20年內最有
 

可能被取代的20個高危險群職業

如何判斷工作會不會被取代?趨勢分析家列「4關鍵」別再挑簡單工作

替代率高的職業,其共通點在於定型化、反覆的工作內容,而需要創意性、判斷力,或者必須直接與人溝通以解決問題的角色,替代率就相對較低。即便如此,我們還是不能掉以輕心。就像面臨危機的職業並不會完全消失,而是從業人員大幅減少一樣,能夠生存下來的職業,職缺數也不一定會穩定地維持。切記,機器人取代工作崗位的問題已經成為了現實,也是我們所有人都要面對的課題。

對於個人而言,成為具備競爭力的少數菁英將是首要課題。倘若不這麼做,就必須得另謀退路,但是,我們的首要目標其實相當明確——培養競爭力,長久地守住自身職位,並將子女培養成在未來能夠確保工作的技術菁英。「保障退休年齡」這個詞在現今的時代中漸漸消失,連公務員也不一定能順利工作到退休。最終,我們即將迎來只有實力者方能生存的時代。

(本文摘自/懂學的人最後一個被淘汰:擺脫慣性思維,重塑新常態學習策略,做個持續進化的破局者/寶鼎出版)

Previous Post

橘子皮吃完別丟!教你「2步驟」DIY天然清潔劑:保養家具超有效

Next Post

愛花錢也是一種精神病!醫揭「購物癖」6徵兆:小心亂買只會更憂鬱

Related Posts

當媽媽會遇到的「3困境」!過來人教你「這樣做」成為愛自己的媽媽

當媽媽會遇到的「3困境」!過來人教你「這樣做」成為愛自己的媽媽

2025-05-10
拒酒從我做起,健康一生守護-臺大醫院舉辦無酒日衛教宣導活動

拒酒從我做起,健康一生守護 臺大醫院舉辦無酒日衛教宣導活動

2025-05-10
華科基金會「525我愛我」照顧者喘息記者會-籲關注照顧者身心健康

華科基金會「525我愛我」照顧者喘息記者會 籲關注照顧者身心健康

2025-05-10
老婦上腹劇痛驚見「24公分巨瘤」!醫揭好發族群:定期健檢是關鍵

老婦上腹劇痛驚見「24公分巨瘤」!醫揭好發族群:定期健檢是關鍵

2025-05-10
台幣升值「急把美金換台幣」?前外商銀行主管教「2原則」穩住心態

台幣升值「急把美金換台幣」?前外商銀行主管教「2原則」穩住心態

2025-05-10
2025春夏「耳下短髮」當道!短髮入門「5種清爽髮型」縮小臉部比例

2025春夏「耳下短髮」當道!短髮入門「5種清爽髮型」縮小臉部比例

2025-05-09
Next Post

愛花錢也是一種精神病!醫揭「購物癖」6徵兆:小心亂買只會更憂鬱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最新新聞

三鳳中街百人包粽-首度結合日本粽文化

三鳳中街百人包粽 首度結合日本粽文化

2025-05-10
職人精神久久津打造無麩質甜點新體驗

職人精神久久津打造無麩質甜點新體驗

2025-05-10
喝酒不開車!警方呼籲酒後找代駕-避免付出沉重代價

喝酒不開車!警方呼籲酒後找代駕 避免付出沉重代價

2025-05-10
產地直送-新北助花蓮行銷大西瓜!

產地直送 新北助花蓮行銷大西瓜!

2025-05-10
房仲就愛抬價多賺錢?專家拆解佣金真相:比買方更怕賣太貴

房仲就愛抬價多賺錢?專家拆解佣金真相:比買方更怕賣太貴

2025-05-10
央行金龍風暴打炒房+川普關稅衝擊-台中房市禁得起考驗?

央行金龍風暴打炒房+川普關稅衝擊 台中房市禁得起考驗?

2025-05-10
About Us

關於我們

「民生頭條」以社群共享、優質新聞為價值核心,在新聞、影音、節目、直播及社群方面深獲網友喜愛。沒有腥羶色與政治新聞,重視名家共筆,採用口碑行銷、社群分享、大數據調查,並引入區塊鏈創造媒體新價值,使本網站在台灣網路觸及率超過8成。
Videos

影音專區

民生頭條
醫聲醫事
Contact Us

聯絡我們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 2024 民生頭條 All rights reserved.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主頁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智慧健康
    • 永續生活
  • 影音
  • 專欄
  • 新聞
    • 國際
      • 國防
    • 娛樂
      • 遊戲
    • 專欄作家
    • 政治
    • 財經
    • 社會
    • 科技
  • 合作媒體
    • 中華超傳媒
    • 火報
    • 享民頭條
    • 南部中心
    • 優活健康網
    • 百傳媒

© 2022 民生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