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頭條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民生頭條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骨折後「骨頭還沒長好」能復健嗎?醫揭「治療3階段」防肌肉萎縮

by 商情中心
2023-06-28
in 優活健康網

一位30歲的女性騎機車不慎摔倒,足踝整個腫起來,疼痛到連行走與站起都有困難,來到門診經檢查後,原來是足部骨折,所幸經評估後並不需要手術,治療復健後完全復原,順利重返職場。復健科醫師揭骨折治療及復健運動,大致分為3階段。

意外受傷腫脹疼痛該怎麼辦?

發生創傷或跌倒之後,最好先固定避免隨意活動受傷的部位,並搭配冰敷及抬高。如果是下肢,必要時可以使用輪椅或柺杖支撐減少承重。許多腫脹與疼痛其實暗藏著骨頭或肌腱韌帶的受傷,此時活動、行走或承重有可能會造成二度傷害,應該在固定之後盡快就醫檢查,如果有骨折情況則需要評估是否需要手術治療。

骨折處置後多久才能長好?

許多患者在骨折之後,會焦急地問骨頭什麼時候才會長好?一般而言,臨床上骨癒合大概發生在4~6週後,醫師也常常會在這時候安排X光檢查,確定骨頭癒合狀況。通常手腕、脊椎的骨折在6~8週已經有好的穩定度可以承受外力了。

大腿小腿的骨折則比較慢,甚至需要3個月以上。可利用助行器,雙邊到單邊的腋下拐杖。經醫師同意且不痛範圍內逐步增加下肢的載重,避免骨質流失,也加速骨頭癒合。

許多到復健科門診的病人,都是骨折受傷3個月以上了,常見關節活動度已受限,肌肉萎縮,走路步態不對稱,腰部開始疼痛等問題,詢問為何這麼晚才開始來做復健?通常得到的答案是:我以為要骨頭長好了,才可以來做復健治療。

其實發生骨折之後,復健治療就應該要及時介入。不同的階段有不同方式的復健治療。我們可以把骨折復原的時程以及復健的介入方式,分成下面3階段:

1. 發炎期:此時骨折的地方會聚集很多發炎細胞,傷處會覺得紅腫熱,約持續1~2週。在這個階段,骨折周圍的組織會腫脹,疼痛,骨折處的血液循環也會受到限制。因此發炎期復健的主要目標,是減輕疼痛和腫脹,促進血液循環,並防止肌肉衰退和血栓形成。

(1)適當固定:除了打石膏外,穩定的骨折,像是線性及非移位骨折,在手指腳趾可使用紙膠、鋁板、壓舌板、熱塑型的副木固定或是市售的合格護具(如下圖)來促進骨質的癒合,好處是比較輕巧也可穿脫方便洗澡;而不穩定的骨折像是粉碎、斜形、螺旋骨折因為容易移位而且復位後也容易再度移位,則需要打環狀石膏甚至是手術固定。

骨折後需要復健嗎?何時可以開始?

(2)保持適當的休息和活動:避免長時間的靜止,但也不要過度活動以免影響癒合,可以活動骨折處之外不需固定的關節,來維持正常的活動度。
(3)冰敷:使用冰袋或冰塊,每次敷15分鐘左右,每天多次使用,做到紅腫消除為止。
(4)積極治療疼痛:除了止痛藥外,也可以搭配使用復健儀器,如短波、經皮電刺激等。
(5)提高受傷部位:盡量抬高受傷部位,有助於減輕腫脹。
(6)肌肉活動:進行輕微的肌肉活動,例如肌肉原地收縮而不移動關節的方式,又稱為〔等長收縮〕以防止肌肉衰退。

2. 修復期:骨頭開始修復,長出骨痂,這段時間通常持續數週或數個月的時間。X光片可以發現骨折斷裂縫隙開始變的不明顯,但須注意此時的癒合骨還不成熟,無法承受扭力及壓力,活動還是要小心,以免發生斷骨處癒合不良的悲劇。

這個階段復健主要目標是促進新骨組織的生長和強度,並維持肌肉和關節的靈活度。
(1)肌肉強化運動:可以從肌肉等長收縮的運動方式,改成加一點阻力訓練,以不感到劇烈疼痛為原則。
(2)恢復關節的活動度:可以從被動活動(譬如用另外一隻手協助)進階到主動移動受傷的關節,一樣以不產生疼痛為原則,另外也可用水療等復健儀器降低關節僵硬。
(3)訓練平衡和協調能力:進行平衡和協調訓練,比如大腿以下的骨折可以選用助行器、拐杖等幫助走路的穩定平衡,安全狀況下,逐漸增加下肢負重,也為日後正常步行做準備。
(4)儀器復健促進新骨生成:如低能量雷射、低能量超音波等。

3. 重塑期:是從骨折癒合到恢復正常運動和活動水平的時段,可能需要3個月到半年以上的時間。在這個階段,骨折部位的新骨組織變得更加強壯,肌肉和關節也可以逐漸恢復正常的功能了。

這時期復健的主要目標是增強肌肉和骨骼的強度,並恢復原有生活的運動模式。
(1)逐漸增加肌肉強化運動:可以逐漸增加阻力運動的強度和範圍。
(2)恢復正常運動和活動水平:慢慢加入日常的運動(如走路)和生活功能操作。
(3)訓練平衡和協調能力:增加平衡訓練和協調能力。在年長者可以預防之後跌倒的機會,年輕者則是預備重返正常的運動模式和挑戰。
(4)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新興治療方式:肌骨震波,目前研究它可以讓骨頭增厚,臨床上也大大提升骨折癒合不良和骨折不癒合的治療成功率。

而在骨折修復過程當中,要多留意日常生活營養補充,就像良好的原料才能做出穩固的建材,充沛的營養攝取才能確保長出穩固的骨頭,營養補充不可少。建議可以多補充維生素D、維生素C(如芭樂、奇異果等)、微量元素鋅(生蠔、牡蠣、南瓜子等)、含鈣(乳製品、牛奶)的食物,以及蛋白質(如黃豆、雞蛋等)。

骨折後「骨頭還沒長好」能復健嗎?醫揭「治療3階段」防肌肉萎縮

總之,各種意外摔傷如果受傷部位明顯腫脹,要非常小心有沒有骨折。先就地固定減少移動,抬高受傷部位並冰敷,盡快就醫檢查,如果有骨折情況,則需要評估是否需要手術處理,部分輕微穩定的骨折不一定需要手術或打石膏,選擇適當的固定方式搭配復健治療,一定能夠重返活力人生!

延伸閱讀:
護腰可以一直戴著嗎?戴太久1部位恐萎縮,復健醫師盤點正確配戴5原則
新手媽媽肩膀痛到無法吃、無法睡,保守治療五十肩還沒好,透過1方式直接處理關節囊

(本文獲常春月刊授權轉載,原文為:骨折只能打石膏嗎?有其他選擇嗎?修復期間多補充2種水果,做好復健重返好功能)

Previous Post

Cover 正式加入「誹謗中傷對策小組」,與多家公司聯手打擊各種惡意行為

Next Post

AV女優揭性病內幕 感染科醫師「三篩五步」回應網友性健康迷思

Related Posts

通靈人也講科學!《登出地球》Podcast從靈魂療癒到量子科學 帶你溫柔探索宇宙

通靈人也講科學!《登出地球》Podcast從靈魂療癒到量子科學 帶你溫柔探索宇宙

2025-08-07
血脂異常卻降不下來?新一代長效針劑突破治療瓶頸

血脂異常卻降不下來?新一代長效針劑突破治療瓶頸

2025-08-07
羅氏集團為兒童而走22年 全球愛心募款突破9億

羅氏集團為兒童而走22年 全球愛心募款突破9億

2025-08-04
34歲白領「三多一少」症狀檢查竟糖尿病腎病變 醫:5大表現一定要就醫

34歲白領「三多一少」症狀檢查竟糖尿病腎病變 醫:5大表現一定要就醫

2025-07-29
痘痘一直長怎麼辦?莊盈彥醫師:根源沒解決 怎樣擦藥都無效

痘痘一直長怎麼辦?莊盈彥醫師:根源沒解決 怎樣擦藥都無效

2025-07-28
巨年糕、炸G、辣鍋通通蔬食化 Yache 韓式蔬食翻炒味蕾

巨年糕、炸G、辣鍋通通蔬食化 Yache 韓式蔬食翻炒味蕾

2025-07-25
Next Post

AV女優揭性病內幕 感染科醫師「三篩五步」回應網友性健康迷思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最新新聞

高雄加盟展舉辦《鮮奶酪農媒合會》共創國產鮮乳新商機

高雄加盟展舉辦《鮮奶酪農媒合會》共創國產鮮乳新商機

2025-08-09
高齡健康產業博覽會 小港醫院推智慧吞嚥照護新利器

高齡健康產業博覽會 小港醫院推智慧吞嚥照護新利器

2025-08-09
逆向連撞13機車 警方查獲毒品依法送辦

逆向連撞13機車 警方查獲毒品依法送辦

2025-08-09
中華關聖文化世界弘揚協會與中華郵政合作 推《忠義千秋關帝聖像典藏郵冊》限時贈公仔

中華關聖文化世界弘揚協會與中華郵政合作 推《忠義千秋關帝聖像典藏郵冊》限時贈公仔

2025-08-09
嘉縣560位長者C手遊故宮,走入國寶殿堂

嘉縣560位長者C手遊故宮,走入國寶殿堂

2025-08-09
屏縣府攜手全聯基金會辦理職場實境體驗 搭建弱勢家戶脫貧橋梁

屏縣府攜手全聯基金會辦理職場實境體驗 搭建弱勢家戶脫貧橋梁

2025-08-09
About Us

關於我們

「民生頭條」以社群共享、優質新聞為價值核心,在新聞、影音、節目、直播及社群方面深獲網友喜愛。沒有腥羶色與政治新聞,重視名家共筆,採用口碑行銷、社群分享、大數據調查,並引入區塊鏈創造媒體新價值,使本網站在台灣網路觸及率超過8成。
Videos

影音專區

民生頭條
醫聲醫事
Contact Us

聯絡我們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 2024 民生頭條 All rights reserved.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主頁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智慧健康
    • 永續生活
  • 影音
  • 專欄
  • 新聞
    • 國際
      • 國防
    • 娛樂
      • 遊戲
    • 專欄作家
    • 政治
    • 財經
    • 社會
    • 科技
  • 合作媒體
    • 中華超傳媒
    • 火報
    • 享民頭條
    • 南部中心
    • 優活健康網
    • 百傳媒

© 2022 民生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