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頭條
Advertisemen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民生頭條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她擅爬百岳竟患「力弱症」?專家建議:常做「樂肌3招」防肌少失能

by 商情中心
2023-06-30
in 優活健康網

原本擅長爬百岳的64歲李女士,近來竟每走10分鐘的登山步道,便因四肢無力需要常常休息,原以為只是年紀漸長,體力大不如前,但沒想到卻是力弱症作祟!醫師提醒,當肌肉量還在,卻出現四肢無力現象,當心逐漸陷入「力弱症-肌少症-失能」3大風險,建議年長者在肌少症發生前,應優先檢測力弱症風險,並善用簡單居家運動3招來預防。

台灣將在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老年人口比例大於20%。隨著年齡增長帶來的身體機能下降,長者常見疾病包含失智症、肌少症、骨質疏鬆症、腦中風及慢性疾病等 ,其中肌少症受討論度最高,會增加慢性疾病及死亡風險。不過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所長邱弘毅更進一步提出,透過早期發現「力弱症」(Dynapenia),能更有效評估預防肌少症(Sarcopenia)。

延伸閱讀:
少吃不一定更健康!最新「肌少症」數據顛覆2大迷思

邱弘毅表示,力弱症就等於肌少症前期,是指肌肉量正常,但肌肉力量下降或肌肉功能降低。當骨骼肌力量隨著年齡增長而退化,力弱症患者會常常感到虛弱疲勞、容易跌倒,嚴重將直接導致失能風險、運動功能障礙、死亡率增加。

台北醫學大學高齡健康暨長期照護學系副教授林立峯說明,力弱症及肌少症的篩檢標準,主要包括肌肉量、肌肉力量、肌肉功能等,民眾可透過以下1張表,整理簡單「3大指標」,自我檢測是否已罹患力弱症:

我有力弱症嗎?3指標檢測

延伸閱讀:
肌少症飲食怎麼吃?營養師揭「4大營養關鍵」補充蛋白質、增肌補體力

肌少三部曲:力弱、肌少、失能

林立峯指出,平均每年會有62%的老年人,從肌肉健全狀態進展為力弱症,且因此而發展至肌少症患者佔比達10%。他提醒,肌肉力量不足易發生跌倒、骨折,90%的髖部骨折是因跌倒產生,且老年人若髖部骨折後,40%無法恢復行走能力,更有20%在6個月內死亡。力弱、肌少、失能3大疾病重點比較如下:

  • 力弱症(Dynapenia):擁有正常肌肉量,但卻沒有正常的肌肉力量或肌肉功能
  • 肌少症(Sarcopenia):肌肉量減少,肌肉力量/功能不足。肌少症老年人易發生跌倒、急性病症及各種功能障礙
  • 失能(Disability):失能主因為機能退化,長期恐導致反覆意外、跌倒,而造成骨折等嚴重傷害

力弱症有更多疾病風險

林立峯解釋:「忽略力弱症,可能比肌少症存在更多疾病風險。」若是腹部肥胖之力弱症患者,日常活動功能及步態速度下降更快,且對於手腕、手臂、腹部、脊柱等其他骨骼的保護作用不足。

他進一步指出,相較於肌少症患者,力弱症患者有較高體脂肪率、腰圍較粗、代謝異常,增加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的罹患風險。此外,力弱症在75歲以上和晚期特發性肺纖維化的患者中尤為常見。

預防力弱症簡單3招居家運動

林立峯建議,銀髮族想預防力弱症,可透過每天做簡單居家運動「活力樂肌3招」,預防力弱症、改善肌少症,建議每次維持8秒,一組做8次,重複做3~4組,就能幫助訓練肌力、保護骨骼活動力:

第1招:坐姿屈膝抬腿

  • 訓練肌群:股四頭肌
  • 右腳一組8次,建議3~4組
  • 左腳一組8次,建議3~4組

她擅爬百岳竟患「力弱症」?專家建議:常做「樂肌3招」防肌少失能

第2招:站立抬腿

  • 訓練肌群:臀中肌與臀大肌
  • 右腳一組8次,建議3~4組
  • 左腳一組8次,建議3~4組

她擅爬百岳竟患「力弱症」?專家建議:常做「樂肌3招」防肌少失能

第3招:深蹲

  • 主要訓練肌群:股四頭肌,亦包含其他肌群,例如:縫匠肌(大腿前側、股二頭肌、大腿後側的半腱肌、屁股大肌群、小腿腓腸肌
  • 一組8次建議3~4組

她擅爬百岳竟患「力弱症」?專家建議:常做「樂肌3招」防肌少失能

林立峯建議,上述3招熟練後,建議每組次數可由8次,漸進提升至10、12、15次。

Previous Post

如何判斷是腦霧、健忘還是失智症?1表揭「關鍵差異」有這症狀快就醫

Next Post

教育部持續推動國立高中逐年回歸教師員額編制 補助高中學校教師及行政人力,減輕各校教學及行政負擔

Related Posts

2025春夏「耳下短髮」當道!短髮入門「5種清爽髮型」縮小臉部比例

2025春夏「耳下短髮」當道!短髮入門「5種清爽髮型」縮小臉部比例

2025-05-09
異位性皮膚炎癢到徹夜難眠?靠健保給付小分子標靶藥物找回生活節奏

異位性皮膚炎癢到徹夜難眠?靠健保給付小分子標靶藥物找回生活節奏

2025-05-09
社交場合只會換名片?溝通教練「5方法」成功建立人脈:多準備故事

社交場合只會換名片?溝通教練「5方法」成功建立人脈:多準備故事

2025-05-09
現在的工作沒什麼前途,我該直接躺平嗎?心理師揭「1招」自我評估

現在的工作沒什麼前途,我該直接躺平嗎?心理師揭「1招」自我評估

2025-05-09
6歲童染「黴漿菌」高燒久咳⋯吃抗生素也沒用!醫揭「常見5症狀」

6歲童染「黴漿菌」高燒久咳⋯吃抗生素也沒用!醫揭「常見5症狀」

2025-05-09
「簡單伸展」就能擺脫蝴蝶袖!5個必學「瑜珈動作」消除手臂贅肉

「簡單伸展」就能擺脫蝴蝶袖!5個必學「瑜珈動作」消除手臂贅肉

2025-05-08
Next Post

教育部持續推動國立高中逐年回歸教師員額編制 補助高中學校教師及行政人力,減輕各校教學及行政負擔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最新新聞

夏天開冷氣前必看!4招預防噪音及滴水

夏天開冷氣前必看!4招預防噪音及滴水

2025-05-09
為何房市量縮、卻沒大跌?估價師曝「台灣人這種心態」

為何房市量縮、卻沒大跌?估價師曝「台灣人這種心態」

2025-05-09
國際金融市場恐慌-4月國內成屋交易大減

國際金融市場恐慌 4月國內成屋交易大減

2025-05-09
農田「旱地拔蔥」大樓長高高-專家:建商塞錢「開抽屜」

農田「旱地拔蔥」大樓長高高 專家:建商塞錢「開抽屜」

2025-05-09
父母贈與免稅土地卻收到稅單?「這款土地」一轉移就得重新申請免稅資格

父母贈與免稅土地卻收到稅單?「這款土地」一轉移就得重新申請免稅資格

2025-05-09
供需平衡、「新北這」不用太擔心?專家曝蛋黃、蛋白區房市兩樣情

供需平衡、「新北這」不用太擔心?專家曝蛋黃、蛋白區房市兩樣情

2025-05-09
About Us

關於我們

「民生頭條」以社群共享、優質新聞為價值核心,在新聞、影音、節目、直播及社群方面深獲網友喜愛。沒有腥羶色與政治新聞,重視名家共筆,採用口碑行銷、社群分享、大數據調查,並引入區塊鏈創造媒體新價值,使本網站在台灣網路觸及率超過8成。
Videos

影音專區

民生頭條
醫聲醫事
Contact Us

聯絡我們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 2024 民生頭條 All rights reserved.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主頁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智慧健康
    • 永續生活
  • 影音
  • 專欄
  • 新聞
    • 國際
      • 國防
    • 娛樂
      • 遊戲
    • 專欄作家
    • 政治
    • 財經
    • 社會
    • 科技
  • 合作媒體
    • 中華超傳媒
    • 火報
    • 享民頭條
    • 南部中心
    • 優活健康網
    • 百傳媒

© 2022 民生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