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頭條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民生頭條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她30多歲卻「腦中風」右邊身體無法動⋯治療師親揭「中風後復健流程」

by 商情中心
2023-07-21
in 優活健康網

一位30多歲女性原本職業是英文老師,卻因腦中風導致身體右半邊不能動,雖沒有損傷到言語及認知功能,但卻大幅影響其教學能力及日常生活品質;所幸她在中風後2週內,經物理治療師的協助下,就及早開始接受肩膀肌力、右手抓握等復健訓練,持續復健治療3~6個月後,身體活動機能已大致恢復正常,終可順利重返職場。

台北榮總神經內科腦中風加護室主任醫師鍾芷萍表示,台灣每年約新增4萬人因腦中風後失能,若能把握在中風後6個月黃金期內展開復健,仰賴完善的物理治療、職能治療及語言治療等復健選擇,約有半數中重度失能患者,在經過3~6個月的復健治療期後,可恢復到靠枴杖行走,甚至可擺脫拐杖,重拾行動能力。

延伸閱讀:
1人中風拖垮全家!台灣年增4萬人腦中風失能⋯醫揭「1事」成恢復關鍵

中風後失能復健訓練重點

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神經內科職能治療師許庭嘉表示,在黃金復健期間內加以刺激、練習, 9成以上患者皆可達到最佳的神經功能恢復狀態,輕度失能者更有望縮短至2個月。他分享北榮內科臨床經驗,患者最快在中風發生48小時後、平均5天內開始床邊復健,每次約25到30分鐘,每天約4到5次;不同年齡族群的復健目標也不同,例如長輩最希望恢復下床行走能力,而青壯年患者因職能需求,會著重進行較精密的小動作復健。

許庭嘉說明,神經具有可塑性,當原有細胞壞死、路徑失去功能,周圍細胞可透過復健持續刺激,產生新的神經連結,進而取代原先壞死的腦細胞功能,形成新的運作機能。他指出腦中風後的復健重點,包含「肢體、吞嚥、語言等動作誘發,平衡等姿勢控制訓練,以及坐、站、走與拿取物品等功能性訓練,同時搭配輔具使用練習與日常情境模擬」,能幫助患者更順利地回歸居家、社區及職場等生活環境。

延伸閱讀:
打肉毒桿菌不只能美顏!神經科醫:腦中風「肢體痙攣」注射可助復健

腦中風復健治療流程

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神經內科職能治療師李昀珊及許庭嘉共同說明,依照個案的病情及能力程度,腦中風患者在進行復健活動時,也有不同的分級與流程,一般會在物理治療師的陪同及協助下進行訓練,從簡易動作開始,直到逐步能做出更難、更精細的動作:

上肢復健活動

  1. 上肢運動誘發:若患者屬於重度中風,上肢較無力,會先以肩胛骨暖身為主,對應動作包含聳肩、擴胸、腿上滑行、患手支撐等,來刺激肩關節
  2. 上肢運動控制:包括手掌抓握及手腕運動,例如像擦桌子動作可變化為前後左右、畫8字型、畫圓圈等,在減少阻力的情形下,讓肩關節做水平面(不同方向)的移動,同時練習手掌抓握;再來也能模擬生活情境,利用身邊的物品來訓練手指抓放,例如不同大小的杯子、球類等可訓練軸狀抓握;更精細的動作,則可利用硬幣、堆積木、擲骰子等方式來練習
  3. 上肢肌耐力訓練:手握水瓶搭配肩膀上抬、肘彎曲伸直等,可訓練肩膀及上肢肌肉力量

下肢復健活動

  1. 下肢關節活動:若是重度中風患者臥床、能力較弱,可透過由他人執行抬腳、彎曲等方式,進行被動式關節活動,或經協助下主動進行簡易關節活動
  2. 躺姿活動:可在床上進行,例如臀橋式、躺姿直膝抬腿、大腿外展、腳踝運動等
  3. 坐姿活動:是訓練患者從坐到站的能力,包括坐姿平衡、坐姿膝上抬與膝彎曲伸直等
  4. 站姿活動:能力較佳者,可透過站姿運動來訓練平衡感,包含深蹲、單腳站、墊腳尖、踏步走等,動作都做順後,再進一步執行行走練習,也可搭配拐杖、助行器等輔具

許庭嘉進一步補充,雖然腦中風病發後6個月是復健黃金期,但不代表超過6個月後就沒有辦法再恢復,只是復健速度會較為緩慢,身體活動狀態及行動能力,仍可逐漸改善好轉,鼓勵患者主動積極復健治療,擺脫失能危機,早日以更健康的身體回歸日常生活。

Previous Post

三明治族生活壓力超標 身體出現警訊機率大增

Next Post

HPV感染風險男性竟比女性高?醫揭真相:因缺少「1關鍵」可助預防

Related Posts

腎臟病防治基金會公布去年成果報告 深化預防教育、守護全民腎臟健康

腎臟病防治基金會公布去年成果報告 深化預防教育、守護全民腎臟健康

2025-08-22
守護家人聽力健康 中醫師教你預防中耳炎 掌握症狀與居家薰蒸妙方

守護家人聽力健康 中醫師教你預防中耳炎 掌握症狀與居家薰蒸妙方

2025-08-20
同步結合治療與監測 童綜合醫院打造癌症精準放療新篇章

同步結合治療與監測 童綜合醫院打造癌症精準放療新篇章

2025-08-14
自律神經失調非真病症而是症候群 中醫從肝主疏泄陰陽失衡角度辨證論治效果佳

自律神經失調非真病症而是症候群 中醫從肝主疏泄陰陽失衡角度辨證論治效果佳

2025-08-13
2025「腎鬥士永恆保衛戰」第二屆盛大登場 推動創新遊戲化學習平台 落實腎病防治教育向下扎根

2025「腎鬥士永恆保衛戰」第二屆盛大登場 推動創新遊戲化學習平台 落實腎病防治教育向下扎根

2025-08-13
《優活問問》攝護腺肥大要就醫嗎?醫揭症狀與治療 出現血尿千萬別拖

《優活問問》攝護腺肥大要就醫嗎?醫揭症狀與治療 出現血尿千萬別拖

2025-08-11
Next Post

HPV感染風險男性竟比女性高?醫揭真相:因缺少「1關鍵」可助預防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最新新聞

新竹高工板金科創設70年 技能競賽掀系列活動序幕

新竹高工板金科創設70年 技能競賽掀系列活動序幕

2025-08-24
人的無知都是後天形成的

人的無知都是後天形成的

2025-08-24
18國268位國內外選手 2025高雄霹靂舞國際大賽精彩對決

18國268位國內外選手 2025高雄霹靂舞國際大賽精彩對決

2025-08-24
【南方視角】江坤起 × 鍾承恩南部聯合首展 帶來生活藝術新體驗

【南方視角】江坤起 × 鍾承恩南部聯合首展 帶來生活藝術新體驗

2025-08-24
薛兆基呼籲修《電業法》,賦予地方政府發電自主權

薛兆基呼籲修《電業法》,賦予地方政府發電自主權

2025-08-24
企業楷模天圓文化愛心不間斷 捐贈救護車予馬六甲聖約翰救傷機構

企業楷模天圓文化愛心不間斷 捐贈救護車予馬六甲聖約翰救傷機構

2025-08-24
About Us

關於我們

「民生頭條」以社群共享、優質新聞為價值核心,在新聞、影音、節目、直播及社群方面深獲網友喜愛。沒有腥羶色與政治新聞,重視名家共筆,採用口碑行銷、社群分享、大數據調查,並引入區塊鏈創造媒體新價值,使本網站在台灣網路觸及率超過8成。
Videos

影音專區

民生頭條
醫聲醫事
Contact Us

聯絡我們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 2024 民生頭條 All rights reserved.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主頁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智慧健康
    • 永續生活
  • 影音
  • 專欄
  • 新聞
    • 國際
      • 國防
    • 娛樂
      • 遊戲
    • 專欄作家
    • 政治
    • 財經
    • 社會
    • 科技
  • 合作媒體
    • 中華超傳媒
    • 火報
    • 享民頭條
    • 南部中心
    • 優活健康網
    • 百傳媒

© 2022 民生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