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頭條
Advertisemen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民生頭條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看到比自己差的人就鬆一口氣?心理師揭「這些跡象」恐陷自我否定

by 商情中心
2023-07-24
in 優活健康網

追求理想不自滿,自我反省、向上鞭策從不妥協,你是把自己逼到「完美狀態」的人嗎?很多時候,不是你不夠好、辦不到,而是你過度認真拚命。日本心理諮商師根本裕幸於《其實你不用那麼好也沒關係》一書中,從心理學角度剖析「嚴以律己」的實際案例,並介紹解壓思考、放過自己的具體方法。以下為原書摘文:

否定自我價值,自貶挫敗地獄

我在做心理諮商時,都會告訴客戶他有哪些價值、優點和魅力。例如:「總的來說,你的個性很好,你在說話前和做事情前,都會考量別人的立場和感受,所以說,你的溝通能力相當強。」

只不過,能夠大方接受,並說「好開心,我都不知道自己有這樣的價值呢,真是謝謝你。」的人,少之又少。絕大多數的客戶都是採取否定態度:「沒有啦,我才沒那麼好,我很想考量別人的心情感受,但老是做不好,淨給人添麻煩。」

如何?你是大方接受讚美,或是全面否定呢?

延伸閱讀:
別把「負面情緒」藏心裡不說!心理專家:身體到處痛因壓力沒放鬆

我的客戶曾經跟我說:「雖然有人說我很漂亮、很可愛,但我都覺得這些人眼光太差了。別人讚美我時,都會讓我想起自己的缺點。」「做家事、金錢管理我都還行,長相和個性也還過得去,但我就是覺得自己結不了婚,可能連找對象都很難吧!」

聽到這樣的話,我都想脫口說出:「你還真是努力不去接受自己的價值和魅力啊!」這些客戶都有一個共通毛病,就是對於前面提過的「個性好」、「可愛」、「會做家事」等,抱有一套自己認定的嚴格標準,或者,因為律己甚嚴,總是一概否定別人的讚美。

努力用功並順利通過資格考試、在婚友聯誼活動中找到對象且穩定交往中、工作表現優異而獲得上司稱讚等,明明也有著這些令人欣喜的成果,偏偏有人就是不接受。

「不能這麼容易滿足。」
「一放鬆就會出亂子,千萬大意不得。」
「這麼簡單的事,誰不會啊!」
這種人的自我要求就是這麼嚴格。

如果你全面否定自己的價值與成果,不斷催逼自己努力再努力,或者,你一直找出自己的缺失,進而霸凌自己,你當然會自我肯定感掃地,完全失去自信。律己甚嚴的結果,就是將自己打進挫敗地獄之中。你是不是也養成這種毛病了呢?

延伸閱讀:
逃避雖可恥,但真的有用?韓國暢銷書人氣編輯:逃走也需要學會技巧

強逼結果未必好,專注「當下能做的事」

這裡有個提升自我肯定感的好方法,就是「將當下自己能做的事和不能做的事區分開來」。
重點在於「當下的自己」。此處所指的事情包括了「昨天的自己或許做得到,但今天的自己做不到的事」、「身體好時能輕鬆駕馭,但身體欠佳的此刻非常難完成的事」。

當你把焦點鎖定在「自己」時,就會發現每個人都有拿手與不拿手的事,別人會的自己不會,一點都不奇怪。就像大家同在一間教室裡排排坐著聽課,每個人的理解度與興趣程度一定也不一樣。

因此,不同的人、不同的狀態,「會做的事」、「不會做的事」自然不同。或許有人會覺得這番話:「不是理所當然嗎?」可是,律己甚嚴的人就是做不到。

律己甚嚴的人往往會先責怪自己:「昨天可以,今天卻不行,是哪裡不對勁啊!」「精神不好,是我的自我管理太差了!」還會跟別人比較:「別人都做得到,為什麼我就做不到⋯⋯?」如此完全否定自己。

有人甚至把自己當機器人,要求自己每天都達到相同的品質,或是自我期許、自我鞭策:「做到是理所當然的。」「這點小事,我應該沒問題才對。」總搞得好像硬要伸手去拿根本搆不到的東西,然後又責怪自己怎麼拿不到,這不是太荒謬了嗎?

人的身體和心情狀況每天都在變化是很正常的,這一點,你能接受嗎?同樣地,你和別人不一樣也是很正常的事,你能接受嗎?能夠接受到什麼程度呢?我彷彿聽到有人說:「理智上是知道啦,但⋯⋯。」(笑)

雖然理智上知道,但你還是會要求自己要讓身體和心情都保持在最佳的穩定狀態吧?可是,我們不但受到氣壓、天候的影響,也會受到家庭、職場等環境的影響,人際關係的影響也很大。若是女性,荷爾蒙的影響更是難受。

「身體和心情狀況每天都不一樣!」這是很正常的事,請務必充分理解。

自我否定起反作用,恐沉浸優越感中

「我要和周遭的人一樣!」「別人做得到,我也一定要做到。」另一方面,你是不是也這麼認定呢?然而這個差異其實就是人們所謂的「個性」啊。別人做得到而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多如牛毛,但律己甚嚴的人卻不願意接受這個事實。他們總愛與別人比較,一心認定「隔壁人家的草坪比較綠」,進而陷入自我否定的窘境。

不過,有時這種自我否定也會起反作用,讓人沉浸在「優越感」中——只要看到比自己更差的人,就覺得鬆了一口氣。例如會自我安慰:「和那人比起來,我好多了!」或者自鳴得意:「因為這個我做得到!」其實,這也是自我厭惡、自我否定的表徵。愛現的人往往是超沒自信的人。我想,各位身邊都有這樣的人吧!

我也有性情不定的時候,每一天的表現都不一樣。寫這本書的過程中,有時我會文思泉湧、下筆如飛,有時也會無法專心,懶懶散散。過去的我,總是責備這樣的自己——「再這樣下去就沒辦法準時交稿了。」「昨天明明可以寫這麼多,要是今天寫不出來,還算是個作家嗎?」

因此,即便自己根本無法專心我也會硬寫。然而隔天再讀時往往發現根本不行,只能重新來過。這類經驗罄竹難書,於是我終於改變想法:「寫不下去就不要寫,不必過度勉強,開心寫作最重要。」

進度太慢無法準時交稿,造成編輯的困擾時,我也會轉念:「如果硬交出我自己都不滿意的稿子,不是更慘嗎?」如果用我自己都不滿意的稿子出版成書,我必定後悔,也會愧對各位讀者。換句話說,我的想法已經變成:「將當下自己『做得到的事』與『做不到的事』區分開來,只盡力去做『做得到的事』。」

因此,當我無法專心寫稿時,我就做別的事。其實今天就是這樣,一直到剛剛,我都還暫時把稿子放一邊,回信件、整理一下學生檔案、看看YouTube等,做當下能做的事。結果,意外在做這些事的過程中,有了這個單元的想法,於是便得以順利動筆了。

(本文摘自/其實你不用那麼好也沒關係:變得能夠把「求救」掛在嘴上吧!幸福是從「誤解」中創造出來的/方舟文化)

Previous Post

夏日見「隱翅蟲」拍了恐皮膚潰爛!藥師揭「5種藥」修復皮膚不留疤

Next Post

他口臭3年仍沒治好⋯竟是「1體質」導致!醫揪口臭「4元凶」別輕忽

Related Posts

眼睛出現飛蚊、閃光⋯當心視網膜剝離前兆!醫列「6大高風險族群」

眼睛出現飛蚊、閃光⋯當心視網膜剝離前兆!醫列「6大高風險族群」

2025-05-16
天氣一熱就容易便祕?腹痛、解血便⋯醫揭2種「便祕體質」熱敷緩解

天氣一熱就容易便祕?腹痛、解血便⋯醫揭2種「便祕體質」熱敷緩解

2025-05-16
面對「中年迷惘」該怎麼辦?日本精神科醫師:正視自己的衰老與死亡

面對「中年迷惘」該怎麼辦?日本精神科醫師:正視自己的衰老與死亡

2025-05-16
有圖表》端午連假吃粽「熱量最高」是它!營養師教4招「吃粽不變重」

有圖表》端午連假吃粽「熱量最高」是它!營養師教4招「吃粽不變重」

2025-05-16
台大醫性侵女病患「逼做到高潮」!女性就醫必知「6件事」保障安全

台大醫性侵女病患「逼做到高潮」!女性就醫必知「6件事」保障安全

2025-05-16
腳後跟疼痛腫脹、跛行不是小事!醫示警:恐「1部位」肌腱斷裂萎縮

腳後跟疼痛腫脹、跛行不是小事!醫示警:恐「1部位」肌腱斷裂萎縮

2025-05-15
Next Post

他口臭3年仍沒治好⋯竟是「1體質」導致!醫揪口臭「4元凶」別輕忽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最新新聞

T1戰士征途三重開戰台港日格鬥高手對決

T1戰士征途三重開戰台港日格鬥高手對決

2025-05-16
臺灣龍頭大廠泰豐輪胎觀音廠關閉出售資產 川普對等關稅重創臺廠 製造業轉型壓力升溫

臺灣龍頭大廠泰豐輪胎觀音廠關閉出售資產 川普對等關稅重創臺廠 製造業轉型壓力升溫

2025-05-16
COMPUTEX 2025: 正文科技展示800G高速光通訊模組、軟體雲端與AI智慧醫療創新成果

COMPUTEX 2025: 正文科技展示800G高速光通訊模組、軟體雲端與AI智慧醫療創新成果

2025-05-16
迎接2025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 臺北捷運重點車站加強告示引導 展現雙北友善城市形象

迎接2025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 臺北捷運重點車站加強告示引導 展現雙北友善城市形象

2025-05-16
2025 CCCE電競大賽臺北熱血開戰,AI遊戲設計賽首次登場!

2025 CCCE電競大賽臺北熱血開戰,AI遊戲設計賽首次登場!

2025-05-16
高師大攜手明陽中學 以科學遊戲及球賽激勵向善少年

高師大攜手明陽中學 以科學遊戲及球賽激勵向善少年

2025-05-16
About Us

關於我們

「民生頭條」以社群共享、優質新聞為價值核心,在新聞、影音、節目、直播及社群方面深獲網友喜愛。沒有腥羶色與政治新聞,重視名家共筆,採用口碑行銷、社群分享、大數據調查,並引入區塊鏈創造媒體新價值,使本網站在台灣網路觸及率超過8成。
Videos

影音專區

民生頭條
醫聲醫事
Contact Us

聯絡我們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 2024 民生頭條 All rights reserved.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主頁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智慧健康
    • 永續生活
  • 影音
  • 專欄
  • 新聞
    • 國際
      • 國防
    • 娛樂
      • 遊戲
    • 專欄作家
    • 政治
    • 財經
    • 社會
    • 科技
  • 合作媒體
    • 中華超傳媒
    • 火報
    • 享民頭條
    • 南部中心
    • 優活健康網
    • 百傳媒

© 2022 民生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