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頭條
Advertisemen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民生頭條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血糖過高恐導致身體「慢性發炎」!醫建議「2類運動」預防糖尿病

by 商情中心
2023-08-22
in 優活健康網

運動對糖尿病患者有許多好處,不僅可幫助身體有效的利用胰島素,使血糖降低,又可減少體脂肪,降低血壓,因此想要預防或改善糖尿病,多運動是不二法門!《30+增肌訓練》由物理治療師郭曉韻、職能治療師曾品嘉共同撰寫,於書中分享核心的訓練方式,幫助運動新手透過適合的運動,達到促進身心健康、降低疾病風險的目標。以下為原書摘文:

運動VS糖尿病

根據衛福部統計數據顯示,糖尿病不僅於2018年度排名國人10大死因的第5名,近年來罹病年齡層逐漸下降,甚至低至國小孩童。

飲食習慣改變與運動量減少是糖尿病很重要的盛行因素,尤其又以體重過重(但不代表瘦子不會得)、攝取過多糖分(吃太甜)、久坐不動(不運動)、吸菸和酗酒等族群的風險更高。

糖尿病是胰島素分泌不足或作用力降低所引起的疾病,很多人警覺到自己可能有糖尿病是出現「三多」症狀——喝多、吃多、尿多,此外,糖尿病還會導致很多的併發症,例如心血管疾病、腎臟疾病、眼睛與神經病變。

在正常的情況下,胰島素的存在,是為了幫助攝入的葡萄糖進入細胞,使肌肉、細胞產生能量,然而,糖尿病患者因為胰島素阻抗的關係,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而無法使葡萄糖進入到細胞內,當糖分的代謝與利用出問題,葡萄糖就會滯留在血液中,導致血糖值升高。當血糖長期超出標準值,等於器官、血管等,長期泡在糖水裡,身體就會一直處於在發炎的狀態。

延伸閱讀:
早餐吃雞蛋竟是大忌!專家教你吃「逆轉糖尿病菜單」

【最容易得糖尿病的7種人】

  • 久坐不動:運動有助增加胰島素敏感度
  • 家族病史:父母、子女或手足有糖尿病者
  • 高血壓:同為糖尿病併發症與危險因子
  • 有菸癮者:風險高出不吸菸者1.4 倍以上
  • 40歲up:臟器老化與細胞功能退化導致
  • 體重過重:胰島素阻抗增加以致血糖失控
  • 高糖飲食:過多糖分無法消耗導致代謝失調

延伸閱讀:
走路變慢、毛巾擰不乾恐是「肌少症」前兆!專家教你「2招」增肌

運動可以強化胰島素的敏感度

臨床常見糖尿病有2種類型:

  • 第1型糖尿病:多是遺傳所致,發病年齡通常較低,主因是身體無法製造足夠胰島素,需要靠外打胰島素來維持生理狀況。
  • 第2型糖尿病:多半是後天造成,好發年齡約45歲左右,主要病因是細胞對胰島素不靈敏,以致血液裡的糖分無法被有效利用,滯留體內。

很多病友為了控制血糖,生活品質大幅下降,其實若能在按時服藥、控制飲食同時,搭配規律運動,血糖是能得到很好的控制的。

透過儀器觀察運動後的生理變化,會發現全身胰島素敏感性立即提升,並且可以持續長達96個小時。在經過數周、數月甚至數年的規律訓練後,生理功能的適應增加,就能促進糖尿病患者的新陳代謝,最大好處是能維持良好的血糖值與胰島素敏感性,避免疾病惡化。

若沒有規律運動習慣,又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身體最大攝氧量不足是常有的事,這會使心肺系統與肌肉系統利用氧氣的效率降低,連帶使呼吸、心臟、血管、肌肉等功能變差。不過,這些都是可以透過運動來改善的,只要持續進行12週以上的有氧運動或阻力運動,即使是糖尿病患者,最大攝氧量與體能也會有明顯增加的狀況。所以不論是要對抗糖尿病或預防糖尿病,從運動開始是不會錯的。

(本文摘自/30+增肌訓練:逆齡・抗老・減重・紓壓・防病完全攻略/原水文化)

Previous Post

涼補是什麼?吃冰是涼補嗎?中醫列「關鍵4點」隨便亂吃嚴重恐休克

Next Post

黑咖啡、拿鐵、摩卡⋯胃食道逆流喝什麼?醫揭「1咖啡」半飽時喝最好

Related Posts

為什麼會有雙下巴?林靜芸揭「3關鍵」形成雙下巴:不只脂肪堆積

為什麼會有雙下巴?林靜芸揭「3關鍵」形成雙下巴:不只脂肪堆積

2025-05-18
口香糖成分竟然是橡膠!吞下去會黏住腸胃嗎?「6大迷思」一次破解

口香糖成分竟然是橡膠!吞下去會黏住腸胃嗎?「6大迷思」一次破解

2025-05-18
生理期適合運動嗎?生理期可以跑步嗎?經期跑步必知「5大注意事項」

生理期適合運動嗎?生理期可以跑步嗎?經期跑步必知「5大注意事項」

2025-05-18
白天嗜睡、癱軟只是太累?小心大腦生病了!醫揭4大「猝睡症警訊」

白天嗜睡、癱軟只是太累?小心大腦生病了!醫揭4大「猝睡症警訊」

2025-05-18
「母親不記得我的生日了⋯」他照顧失智母親學會體諒:忘記不代表不愛

「母親不記得我的生日了⋯」他照顧失智母親學會體諒:忘記不代表不愛

2025-05-18
洗澡也能改善失眠?專家授「正念淋浴」4步驟:學會接納當下情緒

洗澡也能改善失眠?專家授「正念淋浴」4步驟:學會接納當下情緒

2025-05-17
Next Post

黑咖啡、拿鐵、摩卡⋯胃食道逆流喝什麼?醫揭「1咖啡」半飽時喝最好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最新新聞

2025曼波新城太平洋國際疊石藝術季盛大開幕 國內外疊石好手齊聚七星潭 縣長徐榛蔚邀旅客來體驗花蓮自然之美

2025曼波新城太平洋國際疊石藝術季盛大開幕 國內外疊石好手齊聚七星潭 縣長徐榛蔚邀旅客來體驗花蓮自然之美

2025-05-18
九河分署攜手全民淨灘 清理海岸漂流木及廢棄物 保護海洋重現美麗風貌

九河分署攜手全民淨灘 清理海岸漂流木及廢棄物 保護海洋重現美麗風貌

2025-05-18
吉安鄉親情假日「尋找拼圖」同樂 游淑貞陪伴「LOVE」遊戲說客語

吉安鄉親情假日「尋找拼圖」同樂 游淑貞陪伴「LOVE」遊戲說客語

2025-05-18
為什麼會有雙下巴?林靜芸揭「3關鍵」形成雙下巴:不只脂肪堆積

為什麼會有雙下巴?林靜芸揭「3關鍵」形成雙下巴:不只脂肪堆積

2025-05-18
口香糖成分竟然是橡膠!吞下去會黏住腸胃嗎?「6大迷思」一次破解

口香糖成分竟然是橡膠!吞下去會黏住腸胃嗎?「6大迷思」一次破解

2025-05-18
生理期適合運動嗎?生理期可以跑步嗎?經期跑步必知「5大注意事項」

生理期適合運動嗎?生理期可以跑步嗎?經期跑步必知「5大注意事項」

2025-05-18
About Us

關於我們

「民生頭條」以社群共享、優質新聞為價值核心,在新聞、影音、節目、直播及社群方面深獲網友喜愛。沒有腥羶色與政治新聞,重視名家共筆,採用口碑行銷、社群分享、大數據調查,並引入區塊鏈創造媒體新價值,使本網站在台灣網路觸及率超過8成。
Videos

影音專區

民生頭條
醫聲醫事
Contact Us

聯絡我們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 2024 民生頭條 All rights reserved.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主頁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智慧健康
    • 永續生活
  • 影音
  • 專欄
  • 新聞
    • 國際
      • 國防
    • 娛樂
      • 遊戲
    • 專欄作家
    • 政治
    • 財經
    • 社會
    • 科技
  • 合作媒體
    • 中華超傳媒
    • 火報
    • 享民頭條
    • 南部中心
    • 優活健康網
    • 百傳媒

© 2022 民生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