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頭條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民生頭條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全身性紅斑性狼瘡「新型生物製劑」突破治療困境

by 楊艾庭
2023-09-01
in 健康, 健康衛教, 醫療資訊

記者楊艾庭/綜合報導

30歲的宋小姐反覆出現腳部關節腫脹、肌肉痠痛以及大片紅斑,嚴重影響外出行動及日常工作。一開始以為是過於疲勞,尋求中醫協助卻無果,直至接連數天高燒至40度,經緊急住院檢查才發現確診全身性紅斑性狼瘡,雖配合類固醇等常規治療,但仍無法抑制紅斑性狼瘡症狀反覆發作,宋小姐在治療過程中甚至引發腦膜炎及左腦腦幹血栓,住院15天才脫離危機!現在雖配合醫囑、積極回診,症狀已趨穩定,但還是擔心會有疾病再度復發的可能性。

不只蝴蝶斑 還恐重大器官損傷!死亡率為常人2.6倍

台灣每10萬人約有97.5人罹患全身性紅斑性狼瘡,根據衛福部112年7月統計,全台領有重大傷病卡的全身性紅斑性狼瘡患者約有25,400人,特別好發於20-49歲年輕女性,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風濕過敏免疫科羅淑芬醫師說明,全身性紅斑性狼瘡為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可能因先天基因或後天環境引發異常的免疫反應,進而產生大量抗體攻擊自身器官!

羅淑芬醫師指出,俗稱蝴蝶斑的紅疹是最典型症狀,高達8成患者易於臉、頸、手臂等處出現紅斑,許多患者更是長期處於疲勞狀態,由於自體免疫系統可能攻擊不同器官,因此也易伴隨骨骼關節病變、血液系統異常、腎臟及心血管疾病等諸多共病,根據統計,超過50%的病患在診斷後10年內會產生不可逆的器官損傷,死亡率更是一般人的2.6倍,其中又以感染症、心血管疾病及惡性腫瘤為前三大死因,另外,因狼瘡腎炎引發的急性腎衰竭以及長期使用高劑量類固醇,亦是死亡的高風險因子,顯見全身性紅斑性狼瘡及早且正確治療的重要性!

睽違十年!新一代生物製劑打破治療困境

三軍總醫院風濕免疫過敏科盧俊吉醫師表示,近年研究發現,作為人體免疫系統第一線防護的第一型干擾素活性與全身性紅斑性狼瘡各器官臨床表現相關,然而,目前主要藥物如類固醇、免疫抑制劑等,雖能緩解症狀及降低發炎反應,卻未能從根本解決問題,且易伴隨高血壓、高血糖、體重增加、骨質疏鬆、皮膚瘀青以及高感染風險等副作用,僅能達到症狀緩解,治療效果相對有限,可治標卻較難治本。尤其長期使用類固醇易造成多重副作用,因此近年國際指引多建議降低類固醇使用劑量,改以其他藥物輔助治療。

睽違十年、全身性紅斑性狼瘡治療終現曙光!盧俊吉醫師表示,現已有第一款專門抑制第一型干擾素活性的新型生物製劑,可就根源降低免疫系統的異常活化,減少類固醇的使用次數及劑量,對於改善患者皮膚黏膜、肌肉關節、血球下降等症狀成效明顯。新型生物製劑目前已通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核准,在歐美已取得適應症,且於今年4月10日正式通過臺灣食藥署核准,可供臨床使用,有望提升全身性紅斑性狼瘡患者生活品質,盧俊吉醫師也鼓勵,病患可與醫師討論,評估最適合自己的選擇,讓治療可以精準達標。

過半數病友被迫放棄工作  身心靈影響甚鉅

台灣年輕病友協會潘怡伶理事長指出,全身性紅斑性狼瘡因症狀反覆多變,從診斷到確診需要歷經數年時間,難以掌握的病程特性,及可以侵犯全身器官、造成重大器官損傷的高度風險,導致超過半數的病患無法繼續全職工作,特別是全身性紅斑性狼瘡病友多為年輕女性,橫跨學生、上班族、家庭主婦等多重社會角色,但疾病嚴重度和復發頻率與醫療費用支出呈正相關,加上多數病友無商業保險支持,致使病友陷入長期經濟重擔的惡性循環,無論是對心理或家庭皆會帶來許多壓力與負擔,更急需社會大眾的理解及支持,協助病友在長期抗戰之路上能重拾信心!

Tags: 全身性紅斑性狼瘡新型生物製劑
Previous Post

《鬥破蒼穹:怒火雲嵐》預約突破30萬人,主題曲MV完整版火熱公開

Next Post

《我想成為影之強者!Master of Garden》強勢來襲!遊戲世界觀及主要角色大公開!

Related Posts

台灣之光名揚世界!陳沅昌總裁再傳捷報獲頒吉雷斯獎

台灣之光名揚世界!陳沅昌總裁再傳捷報獲頒吉雷斯獎

2025-08-12
《優活問問》攝護腺肥大要就醫嗎?醫揭症狀與治療 出現血尿千萬別拖

《優活問問》攝護腺肥大要就醫嗎?醫揭症狀與治療 出現血尿千萬別拖

2025-08-11
「BIOMED-X」盛大登場 助攻生醫產業生態系

「BIOMED-X」盛大登場 助攻生醫產業生態系

2025-08-07
AI 揮桿感測器「個人隨身教練」助力精準擊球

AI 揮桿感測器「個人隨身教練」助力精準擊球

2025-08-07
通靈人也講科學!《登出地球》Podcast從靈魂療癒到量子科學 帶你溫柔探索宇宙

通靈人也講科學!《登出地球》Podcast從靈魂療癒到量子科學 帶你溫柔探索宇宙

2025-08-07
血脂異常卻降不下來?新一代長效針劑突破治療瓶頸

血脂異常卻降不下來?新一代長效針劑突破治療瓶頸

2025-08-07
Next Post

《我想成為影之強者!Master of Garden》強勢來襲!遊戲世界觀及主要角色大公開!

最新新聞

肺癌標靶治療新思維:療效與生活品質如何兼得?

肺癌標靶治療新思維:療效與生活品質如何兼得?

2025-08-12
肺癌「四冠癌王」威脅大 慎選用藥提升標靶治療續航力

肺癌「四冠癌王」威脅大 慎選用藥提升標靶治療續航力

2025-08-12
中鋼集團企業工會:郭智輝無視公司治理,掏空中鋼不吐骨頭

中鋼集團企業工會:郭智輝無視公司治理,掏空中鋼不吐骨頭

2025-08-12
百年品牌泉發蜂蜜攜手忠義基金會,推公益禮盒以愛傳家守護弱勢兒少

百年品牌泉發蜂蜜攜手忠義基金會,推公益禮盒以愛傳家守護弱勢兒少

2025-08-12
高雄大立暑假檔期強勢登場 多元活動吸引親子同樂

高雄大立暑假檔期強勢登場 多元活動吸引親子同樂

2025-08-12
台灣之光名揚世界!陳沅昌總裁再傳捷報獲頒吉雷斯獎

台灣之光名揚世界!陳沅昌總裁再傳捷報獲頒吉雷斯獎

2025-08-12
About Us

關於我們

「民生頭條」以社群共享、優質新聞為價值核心,在新聞、影音、節目、直播及社群方面深獲網友喜愛。沒有腥羶色與政治新聞,重視名家共筆,採用口碑行銷、社群分享、大數據調查,並引入區塊鏈創造媒體新價值,使本網站在台灣網路觸及率超過8成。
Videos

影音專區

民生頭條
醫聲醫事
Contact Us

聯絡我們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 2024 民生頭條 All rights reserved.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主頁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智慧健康
    • 永續生活
  • 影音
  • 專欄
  • 新聞
    • 國際
      • 國防
    • 娛樂
      • 遊戲
    • 專欄作家
    • 政治
    • 財經
    • 社會
    • 科技
  • 合作媒體
    • 中華超傳媒
    • 火報
    • 享民頭條
    • 南部中心
    • 優活健康網
    • 百傳媒

© 2022 民生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