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頭條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民生頭條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吳沛燊專欄》如何避免騎單車運動傷害?圖解「座墊、把手」關鍵高度

by 商情中心
2023-09-05
in 優活健康網

近年來,我們可以看到社會大眾越來越重視休閒生活和健康,其中最常見的運動類型是戶外活動,當中最為熱門的前3名除了走路、跑步外,騎單車也是熱門的選項。然而要怎麼做才能安心運動,遠離運動傷害呢?為此,《優活健康網》特邀請復健科醫師、新旅程復健科診所院長吳沛燊於專欄撰文,教大家2招遠離騎單車運動傷害的觀念與方法。

1. 座墊高度
初學者最常面臨的問題之一,就是長時間騎行後會感到臀部疼痛。這通常源於座墊的位置不當,當座墊位置過低時,身體的全部重量會集中在臀部,引起不適。然而,如果座墊位置太高,則可能會限制大腿後部肌肉的伸展,可能導致膝蓋疼痛。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建議方法是盡量維持座墊水平,當坐在座墊,腳踩到踏板的最低點時,膝蓋應保持在角度小於30度的微微彎曲。

騎單車要舒適得留意2處

由於單車運動本身的動作重複性相當高,一旦姿勢不對,便很容易因為反覆的動作導致疲勞累積,進而造成傷害的產生​​。

吳沛燊專欄》如何避免騎單車運動傷害?圖解「座墊、把手」關鍵高度

以膝蓋為例,正常騎車當腳往下踩時,膝蓋會有點微微向內收的情形,而當腳向上提時膝蓋又會有點微微向外打開的狀況,然而若大腿外側的筋膜過於緊繃,便容易導致內收的角度過大,膝關節外側的髂脛束與股骨外髁反覆地摩擦,進而產生發炎疼痛的狀況,即髂脛束症候群(​​iliotibial band syndrome)。

吳沛燊專欄》如何避免騎單車運動傷害?圖解「座墊、把手」關鍵高度

2. 把手高度

吳沛燊專欄》如何避免騎單車運動傷害?圖解「座墊、把手」關鍵高度

過低的把手會產生腰椎後凸(Kyphosis)的駝背姿勢,長久下來容易因椎間盤壓力變高,增加椎間盤突出與下背痛的風險。

不妨試著調整把手與座墊相對的位置,使得手肘可以稍微彎曲,肩膀放鬆不聳肩,並可保持腹部微收,穩定核心肌群,這樣的姿勢有助於均勻分配腰部的壓力,並提供良好的震動吸收避震效果,使騎車可以更加舒服。

這題的答案是:要看狀況。關鍵在於是否發炎得厲害,以及是否仍處於急性期,若在急性期中繼續運動,則可能會有越來越痛的情形,因此會建議進行短暫的休息與冰敷,並透過服用適當的藥物,進行消炎與疼痛的控制。

然而,在急性期獲得控制後,則宜儘早以較低的強度,像是較短的距離或時間,或是溫和的方式,像是伸展拉筋,重新展開運動。研究指出,比起完全休息,適度的運動,其實反而有助於傷害後的復原。

從這個角度來看,透過藥物的適當運用,不但是治本的方法,而且還是後續修復與運動得以展開的關鍵,是類似藥引子的角色。這與坊間常見的「打針吃藥消炎,治標不治本」的偏剖觀點大不相同。

近期隨著醫療進步,新的發展是可以透過超音波導引注射,將藥物精準地送到患處,療效更佳。若有需求,建議可以就診復健科,由醫師進行評估。

若已有運動傷害,是否該停止運動?

Previous Post

鈣流失是更年期、熟齡女性的天敵 有效率補鈣 精準維持鈣質曲線

Next Post

開學好煩⋯如何幫孩子面對壓力?爸媽、師長必學「情緒區辨」4步驟

Related Posts

台灣糖友突破250萬!「請問糖三臟2.0」數位衛教破解共病威脅

台灣糖友突破250萬!「請問糖三臟2.0」數位衛教破解共病威脅

2025-10-02
足底筋膜炎中醫觀點與日常調養

足底筋膜炎中醫觀點與日常調養

2025-10-01
健保放寬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給付至兩年 異位性皮膚炎迎來新曙光

健保放寬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給付至兩年 異位性皮膚炎迎來新曙光

2025-09-30
讓「罕見病」不再「罕治」尿素循環障礙納入健保新藥

讓「罕見病」不再「罕治」尿素循環障礙納入健保新藥

2025-09-30
壓力大好發腸躁症 茶飲、藥膳紓壓保腸

壓力大好發腸躁症 茶飲、藥膳紓壓保腸

2025-09-24
中秋節新選擇!舉杯邀月共品燕窩 源生時養中秋獻禮

中秋節新選擇!舉杯邀月共品燕窩 源生時養中秋獻禮

2025-09-23
Next Post

開學好煩⋯如何幫孩子面對壓力?爸媽、師長必學「情緒區辨」4步驟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最新新聞

企業落實「社會倫理」助災後重建 國泰人壽協助光復鄉家戶及學校清理環境

企業落實「社會倫理」助災後重建 國泰人壽協助光復鄉家戶及學校清理環境

2025-10-05
前臺北市長郝龍斌捐款60萬元助花蓮救災 徐榛蔚縣長感謝全台各界齊心馳援

前臺北市長郝龍斌捐款60萬元助花蓮救災 徐榛蔚縣長感謝全台各界齊心馳援

2025-10-05
馬太鞍堰塞湖協調及處理工作會議 縣府爭取農友低利貸款緩衝、志工醫療保險

馬太鞍堰塞湖協調及處理工作會議 縣府爭取農友低利貸款緩衝、志工醫療保險

2025-10-05
新北市三重銀新未來城再公開展覽說明會 打造全齡共融醫養生活園區 10月起開放參觀

新北市三重銀新未來城再公開展覽說明會 打造全齡共融醫養生活園區 10月起開放參觀

2025-10-05
青年安心住、新婚好生養!新北推育兒社宅加籤及青年租補 政策加碼打造宜居城市

青年安心住、新婚好生養!新北推育兒社宅加籤及青年租補 政策加碼打造宜居城市

2025-10-05
臺南市官田社子農村社區土地重劃進入意願調查階段 自10月7日至12月15日鎮安宮駐點服務

臺南市官田社子農村社區土地重劃進入意願調查階段 自10月7日至12月15日鎮安宮駐點服務

2025-10-05
About Us

關於我們

「民生頭條」以社群共享、優質新聞為價值核心,在新聞、影音、節目、直播及社群方面深獲網友喜愛。沒有腥羶色與政治新聞,重視名家共筆,採用口碑行銷、社群分享、大數據調查,並引入區塊鏈創造媒體新價值,使本網站在台灣網路觸及率超過8成。
Videos

影音專區

民生頭條
醫聲醫事
Contact Us

聯絡我們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 2024 民生頭條 All rights reserved.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主頁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智慧健康
    • 永續生活
  • 影音
  • 專欄
  • 新聞
    • 國際
      • 國防
    • 娛樂
      • 遊戲
    • 專欄作家
    • 政治
    • 財經
    • 社會
    • 科技
  • 合作媒體
    • 中華超傳媒
    • 火報
    • 享民頭條
    • 南部中心
    • 優活健康網
    • 百傳媒

© 2022 民生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