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頭條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民生頭條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何時肌肉流失最快?不只老化、久坐⋯減重也上榜!營養師5招防肌少症

by 商情中心
2023-09-13
in 優活健康網

一般人在40歲後,肌肉量就會隨著年齡老化而逐漸流失,但其實肌肉流失原因不只有老化,還有其他因素如生病、減重、飲食不均⋯等也會導致肌肉流失。營養師就警告,在日常中可能發生肌肉消失的「5大時機」,同時也提供對應解決方法,提醒民眾別讓肌肉在不知不覺中悄悄消失,進而陷入肌少症風險。

營養師彭逸珊在臉書粉絲頁發文指出,肌肉最容易消失的時機及解決方法包括:

  • 減重時:吃夠優質蛋白質
  • 生病時:吃高營養密度食物
  • 久坐時:安排固定運動時間
  • 年紀增長:每週固定運動3天,每次至少60分鐘
  • 飲食不均時:成年人每餐吃2~3份優質蛋白質

延伸閱讀:
攝取碳水撐肌肉?營養師教你吃得像個運動員「肝醣代謝」燃起來

減重、生病時身體更耗能

彭逸珊指出,當減重進行飲食控制時,很容易一下子減少太多熱量,當攝取熱量不足且未達基礎代謝率時,就很有可能流失肌肉。解決方案為最好每天吃夠優質蛋白質,可從豆魚蛋肉類食物中攝取,須吃足基礎代謝率所需能量才行。

而當人體生病時,體內正在進行防禦或修復組織的工作,需要比平時消耗更多能量,但在生病時可能胃口不佳,這時候能量消耗大於攝取,很容易使肌肉流失。此時建議選擇喜歡吃的食物、高營養密度的食物或可刺激食慾的食材,例如在烹調時加入牛奶、起司增加熱量,食用酪梨、堅果等富含油脂的食物,或是使用濃縮營養品。

延伸閱讀:
肌少症飲食怎麼吃?營養師揭「4大營養關鍵」補充蛋白質、增肌補體力

久坐、老化讓肌肉痠痛加速流失 

彭逸珊指出,現代人幾乎人人都有久坐問題,久坐帶來的危害不只容易讓肌肉流失,更有可能提升慢性病的風險、增加肌肉痠痛的可能。建議安排固定運動時間,搭乘捷運或公車時選擇站著,或是低樓層以走樓梯取代電梯等。

再來,肌肉流失最廣為人知的時期,就是銀髮時期。隨著年紀增長,若沒有固定運動習慣,肌肉量每年會不知不覺下降,身體越來越沒有力氣,讓肌少症找上身。她建議從最好現在起改善,每週固定運動3天,每次至少60分鐘,搭配均衡飲食攝取足夠能量。

另外飲食不均時,也可能導致肌肉流失,當日常飲食攝取的蛋白質偏少時,就算有固定運動也沒辦法達到增肌效果。想維持肌肉量,建議一般成年人每餐都要吃2~3份優質蛋白質。

如何測肌少症風險?

根據雙和醫院肌少症衛教資料指出,年過40歲後,肌肉量會以每10年減少8%。當肌肉逐漸流失,就可能漸漸出現動作、運動功能喪失等問題。若經過判斷,有肌肉量減少、肌力減弱、肌耐力下降,就稱為「肌少症」。

若出現以下情況,就可能已陷入肌少症風險:

  • 骨骼肌肉質量指數(SMI):可透過InBody儀器來測量,男性數值小於每平方公尺7.0公斤;女性數值小於每平方公尺5.7公斤
  • 肌力測量:慣用手握力測試,男性小於26公斤;女性小於18公斤
  • 生理表現評估:步行速度測試,每秒小於0.8公尺

肌少症的好發族群已不再侷限於老年人,年輕人的肌肉流失速度雖然相對緩慢,但現代人生活多坐少動,仍有機會出現肌少症風險。若民眾想知道自己是否有潛在肌少症風險,可至醫院代謝及體重管理門診進一步諮詢及檢測。

Previous Post

咬一口毀一生!他被「蜱蟲」咬竟從此罹怪病⋯醫警告:未來吃肉恐休克

Next Post

一個都不能放棄!罕病SMA紀錄片《迷霧前行》全台首映座談會

Related Posts

滑手機一久就眼模糊?醫:恐老花提早報到,當心白內障也同時找上門

滑手機一久就眼模糊?醫:恐老花提早報到,當心白內障也同時找上門

2025-07-02
夫妻狂嗑「發霉水果」皆罹肝癌!營養師揭「5類水果」冰過還是會壞

夫妻狂嗑「發霉水果」皆罹肝癌!營養師揭「5類水果」冰過還是會壞

2025-07-02
避難包原來分成很多種?專家揭密「3大基本款」:這種建議隨身攜帶

避難包原來分成很多種?專家揭密「3大基本款」:這種建議隨身攜帶

2025-07-02
耳朵一側突然聽不見?小心突發性耳聾!醫:8成患者「找不出病因」

耳朵一側突然聽不見?小心突發性耳聾!醫:8成患者「找不出病因」

2025-07-02
全台吃掉11億顆安眠藥!醫揭3種「失眠型態」:這樣做建立規律作息

全台吃掉11億顆安眠藥!醫揭3種「失眠型態」:這樣做建立規律作息

2025-07-02
孩子長不高怎麼辦?該吃轉骨方嗎?中醫揭做到「這件事」才有效果

孩子長不高怎麼辦?該吃轉骨方嗎?中醫揭做到「這件事」才有效果

2025-07-01
Next Post

一個都不能放棄!罕病SMA紀錄片《迷霧前行》全台首映座談會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最新新聞

整車垃圾倒出來找!民眾誤丟「百萬背包」慘變灰燼 環保局急喊:3招防手滑

整車垃圾倒出來找!民眾誤丟「百萬背包」慘變灰燼 環保局急喊:3招防手滑

2025-07-02
高科大創新設計學院文創系師生以設計翻轉文化 榮獲德國IF與英國白金雙國際設計大獎登上世界舞台

高科大創新設計學院文創系師生以設計翻轉文化 榮獲德國IF與英國白金雙國際設計大獎登上世界舞台

2025-07-02
阿卡莎納推國際公益 肯亞兒教明年登上紐約時代廣場

阿卡莎納推國際公益 肯亞兒教明年登上紐約時代廣場

2025-07-02
屏東爆2例日本腦炎確診!夏季流行高峰來襲 民眾注意防蚊與疫苗接種

屏東爆2例日本腦炎確診!夏季流行高峰來襲 民眾注意防蚊與疫苗接種

2025-07-02
觀景窗看小鳥!雙北純貓旅館新選擇

觀景窗看小鳥!雙北純貓旅館新選擇

2025-07-02
全支付聯手foodpanda打造便捷外送付款體驗

全支付聯手foodpanda打造便捷外送付款體驗

2025-07-02
About Us

關於我們

「民生頭條」以社群共享、優質新聞為價值核心,在新聞、影音、節目、直播及社群方面深獲網友喜愛。沒有腥羶色與政治新聞,重視名家共筆,採用口碑行銷、社群分享、大數據調查,並引入區塊鏈創造媒體新價值,使本網站在台灣網路觸及率超過8成。
Videos

影音專區

民生頭條
醫聲醫事
Contact Us

聯絡我們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 2024 民生頭條 All rights reserved.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主頁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智慧健康
    • 永續生活
  • 影音
  • 專欄
  • 新聞
    • 國際
      • 國防
    • 娛樂
      • 遊戲
    • 專欄作家
    • 政治
    • 財經
    • 社會
    • 科技
  • 合作媒體
    • 中華超傳媒
    • 火報
    • 享民頭條
    • 南部中心
    • 優活健康網
    • 百傳媒

© 2022 民生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