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頭條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民生頭條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2023臺灣文博會 串聯全臺、點亮空總 年度最大國家級文創盛事正式啟動 文化部長史哲:打開空總 看見首都未來文化發展的機會

by 商情中心
2023-09-22
in CNMA

記者:徐泰澤 台北報導

2023臺灣文博會再度重返臺北,即創下首度跨出單一縣市、展館最多、範圍最大的文博會新紀錄,展覽場域以首都文化軸線上的舊空總出發,延伸至國家鐵道博物館、華山文創園區、松山文創園區與花博爭艷館等5大文化場域,推出「文化策展」、「文創品牌」、「IP授權」、「文化展演」等4大內容;並首次邀集國立臺灣博物館、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熱蘭遮博物館等各博物場館為副展館,讓2023文博會成為全臺響應的文化博覽會。

2023臺灣文博會將於9月22日至10月1日展出,今(21)日晚間搶先在文化策展主展區之一的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舉行開幕晚會。行政院秘書長李孟諺、文化部長史哲、吐瓦魯國大使潘恩紐暨使節團、立法委員吳思瑤、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蕭宗煌、數位發展部政務次長李懷仁、文化內容策進院董事長蔡嘉駿、臺灣生活美學基金會董事長彭俊亨、臺灣美術基金會執行長林平、臺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長陳淑慧、臺南市政府文化局長謝仕淵、澎湖縣政府參議陳晶卉、台灣設計研究院院長張基義、總策展顧問吳漢中與多位策展人齊聚,一起為文化創意年度盛事臺灣文博會揭幕。

開幕晚會由知名科技展演藝術策展人馮建彰打造,在工地鷹架轉譯而成的文化科技藝術裝置作品「Working in Progress X 鷹架GPU」前展開,以文博會「文化物種大發現」主題,結合地景、光影、數位藝術與表演藝術跨界合作。演出由國家文藝獎舞蹈類得主古名伸擔綱編舞總導演、馮建彰為視覺影音統籌設計、時尚服裝設計師許艷玲擔任造型設計,共同打造「表演藝術x科技影音x時尚潮流」開場。

舞臺上12位舞者肢體展現多層次的分裂與交融,音樂創作融合過往空軍戰情空襲警報聲響,工地鷹架樣貌轉換成敲擊節奏,服裝打破制式概念,以外太空異型呈現一片片的螢幕,藉由燈光、色彩不斷撒落在舞者身上;舞臺後方的戰情大樓則如同宇宙未來的GPU,強光閃爍、色彩變化,運算未來的核心載體與表演者共創超現實的未來科幻感,象徵著空總正邁向多重未來的新想像。

在重節奏的打開空總聲光秀後,緊接著由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與日本藝術家髙橋匡太 TAKAHASHI Kyota合作,聯手展現點亮空總的夢幻世界,藉由舞者穿戴充滿魔力色彩會發光的雲形圈圈(KIRARA RING),搭配巨大且魔幻的馬戲篷等夢幻流動畫面,以及可愛精靈們的精彩表演,一起點亮空總,並象徵2023臺灣文博會盛大開展。

行政院秘書長李孟諺致詞時表示,「一個城市不會只因為建設就讓城市變得壯大,只有文化可以讓城市偉大」,位於臺北黃金地段的空總能夠保留作為文化場域,而非科學園區、社宅,「是一個非常正確的決定」。李孟諺說,文博會辦理至今,越來越具規模,期許文博會不僅是展現臺灣的文創產業,也要創造更多的商機,「期待有50萬人進場,創造10億商機」。李孟諺也特別提到,史哲帶著雄心壯志就任文化部長並積極爭取各項計畫,在行政院長陳建仁、副院長鄭文燦及相關財主單位支持下,文化部明年不僅將迎來史上最高將近300億的預算,更將以文化黑潮計畫全面照顧文化藝術各個面向,相信在這樣的新氣象下,「臺灣的文化將更加蓬勃」。

「2023臺灣文博會是一個打開空總,讓大家看見首都未來文化發展的機會」,史哲指出,首都臺北上一個重大文化建設是1980年代的兩廳院,在當時威權政治環境下,兩廳院是命定的、功能性的文化投資,70億的興建預算幾乎決定了臺灣的文化高度。自此以後,臺北企圖提出閒置、舊空間的活化再利用,包含華山、松菸,甚至臺北機廠也即將成為「活的鐵道博物館」。但除此之外,臺北是否需要一個能夠呼應自由、民主、開放以後,創作自由且不限能量的文化場域?空總這塊位於總統府、臺北市政府中間的珍貴土地,就成為「考驗臺灣文化發展能否再次站上里程碑,也考驗臺灣民主化後大家的共識」。

史哲說,此次文博會以空總作為文化策展主要場域,即是為了呼應各界對於空總的期待,試圖以更大幅度的「打開空總」,讓大家對空總的未來有更多想像。不論是FOCA的兩頂帳篷打破空總過去硬梆梆的空間、修復中的鷹架創造文化科技舞台、DOME穹頂展演實驗場再次挑戰沈浸式體驗的可能、藝術銀行展現10年成果、即將在明年迎接1624年後400年也將成為文博主辦場的臺南市,以及澎湖館、主題館等。期待透過這些精采策展,讓大家看見空總,使它成為未來首都最重要的文化投資,也讓臺灣的文化能量在國際呈現更高的價值。

文化部表示,2023臺灣文博會自9月22日起連續10天在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國家鐵道博物館推出文化策展、文化展演、體驗活動、科技藝術等精彩活動。在空總展區,有FOCASA雙馬戲篷首次現身臺北,匯聚臺灣各領域的頂尖表演團隊在馬戲篷演出;另有全臺最大球體、超高解析度沉浸影音體驗「FUTURE VISION LAB 2023」DOME穹頂展演實驗場,以及首次以施工中工地鷹架為文化科技展演舞台「Working in Progress X 鷹架GPU」,掃瞄QR Code戴上耳機,就可以享受科技互動光影技術的音樂派對。

此外,「打開空總X AI多重未來」展覽,藉由AI科技的結合,由9個虛擬人物敘述對空總未來的看法,也邀請民眾成為首都國家級重大文化投資的共同設計者;而每年受矚目的主題館「野性博物館」呈現創作者的初心、地方館臺南館再現府城「四百年前那片陽光沙灘」、澎湖館展現「吉光遍嶼」的海洋文化意象、藝術銀行「上半場比數10:10」呈現藝術家的精彩創作、工藝主題館「鷂-飄浮的停機坪」展現材質工藝之美等齊聚空總展區。

在鐵博展區,則以「鐵博‧新生」為概念,規劃「鍛冶工場」、「客車工場」、「總辦公室」、「澡堂」4大展區,帶領大家認識臺灣在地的鐵道文化,以「微開箱」的方式讓大眾親近古蹟空間結合鐵道元素的魅力,並推出「藍皮文博號」DR2303號柴油客車於文博會展覽期間串連松菸展場,呈現鐵博對火車深入研究、專業修復、動態保存的階段性成果,具體展現「活的鐵道博物館」目標。

文博會期間除了文化策展之外,緊接著文創品牌、IP授權商展也即將在9月26日起在華山文創園區、花博爭艷館、松山文創園區登場,整個展期規劃逾100場的表演藝術匯演、走讀、論壇、工作坊及講座,透過文博會看見臺灣自身蓬勃多元、不受拘束、如野生般的創意力量,將臺灣文化內容推向國際,開啟臺流時代,面向全世界。2023臺灣文博會 串聯全臺、點亮空總 年度最大國家級文創盛事正式啟動 文化部長史哲:打開空總 看見首都未來文化發展的機會
 

Previous Post

花漾繽紛致青春,憶啟懷舊享溫心 奇美醫院【古意時代•相招做伙來】-2023樂齡智繪作品暨懷舊走唱秀

Next Post

KIIT & KISS 14 名奧迪薩邦選手代表印度出戰 2023 年亞運,登上國際舞台

Related Posts

佳里區佳里國小校長王聖欽巧扮聖老送禮物,小朋友驚喜。

2023-12-25

中華記協會員大會暨平安聖誕聯歡慶典  雪克甜心演出HIGH翻全場

2023-12-25

中華記協會員大會暨平安聖誕聯歡慶典 雪克甜心演出HIGH翻全場

2023-12-25

泰籍情侶返國搭錯車 波麗士神救援再展國民外交

2023-12-25

竹市嶄新形象識別LOGO曝光! 全新工程圍籬Slogan展現城市願景

2023-12-25

感謝有您!彰化縣 表揚績優文化志工

2023-12-25
Next Post

KIIT & KISS 14 名奧迪薩邦選手代表印度出戰 2023 年亞運,登上國際舞台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最新新聞

從南到北司法追殺 花蓮鄉親高喊「釋放柯文哲」 謝龍介:不要家鄉布滿光電板 許願下輩子當花蓮人

從南到北司法追殺 花蓮鄉親高喊「釋放柯文哲」 謝龍介:不要家鄉布滿光電板 許願下輩子當花蓮人

2025-07-02
警界孔子高哲翰講座教授 職業生涯!

警界孔子高哲翰講座教授 職業生涯!

2025-07-02
影像產業新紀元:AI與媒體融合未來論壇圓滿落幕 200位業界人士共探產業新趨勢

影像產業新紀元:AI與媒體融合未來論壇圓滿落幕 200位業界人士共探產業新趨勢

2025-07-02
新北捷運土城樹林線接手推動 串接三線轉乘 市長侯友宜視察工地盼中央儘速核定財務計畫

新北捷運土城樹林線接手推動 串接三線轉乘 市長侯友宜視察工地盼中央儘速核定財務計畫

2025-07-02
高雄公辦都更啟動特貿三南基地南案 都發局:153億打造千億級新創科技聚落

高雄公辦都更啟動特貿三南基地南案 都發局:153億打造千億級新創科技聚落

2025-07-02
刺青正妹律師翻車!仙塔律師涉洗錢詐團遭北檢約談 70萬交保掀公信危機

刺青正妹律師翻車!仙塔律師涉洗錢詐團遭北檢約談 70萬交保掀公信危機

2025-07-02
About Us

關於我們

「民生頭條」以社群共享、優質新聞為價值核心,在新聞、影音、節目、直播及社群方面深獲網友喜愛。沒有腥羶色與政治新聞,重視名家共筆,採用口碑行銷、社群分享、大數據調查,並引入區塊鏈創造媒體新價值,使本網站在台灣網路觸及率超過8成。
Videos

影音專區

民生頭條
醫聲醫事
Contact Us

聯絡我們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 2024 民生頭條 All rights reserved.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主頁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智慧健康
    • 永續生活
  • 影音
  • 專欄
  • 新聞
    • 國際
      • 國防
    • 娛樂
      • 遊戲
    • 專欄作家
    • 政治
    • 財經
    • 社會
    • 科技
  • 合作媒體
    • 中華超傳媒
    • 火報
    • 享民頭條
    • 南部中心
    • 優活健康網
    • 百傳媒

© 2022 民生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