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頭條
Advertisemen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民生頭條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騎單車姿勢錯不只傷膝蓋、腰椎!醫列常見「單車運動傷害」3招復健

by 商情中心
2023-09-23
in 優活健康網

自從多年前的電影《練習曲》帶起的單車環島風潮以來,越來越多民眾從事單車休閒運動;此外單車成為常用的通勤工具,而三鐵運動更是逐漸盛行;部分研究顯示,隨著單車運動量的上升,心血管疾病、罹癌風險及整體死亡率都顯著下降,因此單車運動確實可以帶來健康,然而單車相關的運動傷害也逐漸增加,究竟有哪些單車常見的運動傷害,又應該如何預防呢?

單車的主要動作是踏板的重複踩踏,速度一般在每分鐘60~120圈。若單車騎行姿勢設定(bike fitting)不佳,導致髖部外展肌群無力、足部踩踏不穩定等狀況,較可能產生過度使用的累積性運動傷害。

延伸閱讀:
你騎腳踏車的姿勢正確嗎?必學「3個踩踏技巧」騎得更遠、更省力

單車的運動傷害多來自過度使用

單車的運動傷害可分為急性及過度使用的累積性傷害。急性傷害來自意外跌倒或撞擊的扭挫傷,累積性傷害則是由於單車重複性動作的特性,對肌肉骨骼關節的壓力累積造成傷害。本文討論的單車相關運動傷害,是以比例上較高的過度使用累積性傷害為主。

常見單車相關的累積性運動傷害部位包括:

  • 膝蓋
  • 脊椎
  • 髖臀、會陰
  • 阿基里斯腱/蹠骨關節
  • 手部

延伸閱讀:
下背痛千萬不能做的5種運動!醫教正確護腰運動:你該「這樣做」

膝蓋疼痛是單車最常見的運動傷害,可能源自於騎行姿勢不適當、裝備過重、運動量過大、過多上坡騎行、踩踏頻率較低等因素。常見病灶包括髕骨股骨疼痛症候群(patellofemoral pain syndrome)、股四頭肌肌腱炎、髕骨肌腱炎、髂脛束症候群(iliotibial band syndrome)等。

髕骨股骨疼痛症候群的症狀是膝蓋前側、髕骨周圍的疼痛,可能跟踩踏時膝蓋彎曲角度過大,因此造成髕骨股骨過大的壓力,此外若臀中肌無力,會造成骨盆歪斜及膝蓋外翻等問題,對髕骨股骨形成壓力。

股四頭肌肌腱及髕骨肌腱都可視為股四頭肌的延伸,重複踩踏的膝蓋彎曲伸直,有賴股四頭肌的啟動,因此姿勢不當或訓練量過大,都可能造成股四頭肌肌腱炎及髕骨肌腱炎。

髂脛束位於膝蓋外側,如同履帶連接大腿的股骨及脛骨,若過度使用、膝蓋重複伸直彎曲造成髂脛束的穩定功能下降,就可能造成髂脛束症候群。若踏板太低造成踩踏時膝蓋過直,可能造成髂脛束過度摩擦,因此建議踩踏到最低點時,保持膝蓋微彎約30度,減少髂脛束跟周邊組織的夾擠摩擦。

單車運動傷害1:膝蓋

頸椎及腰椎疾患也是單車常見的運動傷害,特別是三鐵運動愛好者,較容易有過多的腰背彎曲,造成脊椎承受較大的壓力。若已造成椎間盤突出或脊神經壓迫,會在腰背或頸部彎曲時,誘發肢體的麻痛或無力,建議盡快就醫評估治療。若是脊椎中線附近的疼痛,則較可能是小面關節發炎。

可以透過肩頸下背放鬆伸展、穩定背部及腹部核心肌群,強化頸部伸展肌群、提升髖部及大腿後肌的靈活度,降低脊椎的壓力。

單車運動傷害2:脊椎

騎單車姿勢錯不只傷膝蓋、腰椎!醫列常見「單車運動傷害」3招復健

講到單車相關的運動傷害,就不能不提及髖部臀部與會陰處的疼痛。坐墊前方的壓迫可能擠壓陰部神經(pudendal nerve),造成恥骨、臀部、會陰部及大腿內側的麻痛,甚至有排尿疼痛、頻尿、性功能障礙等影響。坐骨正對坐墊壓下,可能造成坐骨滑囊炎或近端大腿後肌發炎。解決方法包括調整坐墊形狀、坐墊增加減壓設備,以及最重要的適度休息減少壓迫。

髖部前側的疼痛則常肇因於「髂腰肌症候群」(Iliopsoas syndrome),主要影響到髂肌、腰大肌及髂腰肌滑囊。髂腰肌負責髖關節屈曲及外轉,騎乘單車重複髖部彎曲的動作可能造成髂腰肌發炎,而髂腰肌滑囊作為髂腰肌的緩衝墊,髖部重複屈曲會使髂腰肌持續摩擦滑囊,可能使滑囊發炎。

單車運動傷害3:髖臀、會陰

足部是踩踏單車時的主要著力點,可視為將身體力量轉移到踏板的槓桿。若鞋子太軟、本身有扁平足、足部相對於踏板太後面或是坐墊太低,都可能讓阿基里斯腱承受過大的壓力,造成阿基里斯腱病變,或跟骨後滑囊炎甚至產生跟骨骨刺。

若踩踏版主要用前足施力,則可能產生蹠骨關節炎,改善方法是避免小範圍施力,增加足部受力面積。

單車運動傷害4:阿基里斯腱、蹠骨關節

單車運動傷害5:手部

手腕長時間以不良姿勢承受身體施加於把手的力量,可能造成正中神經或尺神經壓迫。正中神經病變就是俗稱的腕隧道症候群,症狀是前3指半麻痛;尺神經病變的症狀則是後1指半麻痛。改善方式是加上握把套、適度休息、經常變化握把手的姿勢。

單車運動傷害的治療方法

想改善單車因過度使用造成的累積性運動傷害,最重要的是調整訓練量及強度,並且全面檢視騎行姿勢設定,避免持續損傷。若傷害已經造成,下面是醫療端會採取的治療方式:

  • 藥物:短期使用非類固醇類消炎藥(NSAID)或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
  • 物理儀器:熱療、電療、雷射光療等儀器可以幫助肌肉肌腱韌帶等軟組織修復,並且加強局部循環
  • 徒手運動治療:治療師以手法放鬆受傷的筋膜軟組織,並且檢查是否關節不穩定或肌力不足,以運動治療強化相關肌群
  • 超音波導引注射治療:若是超音波發現肌腱或韌帶受傷,產生積液或關節發炎積水,可以超音波導引將積水抽出,並且將消炎及增生藥物精準注射到病灶;若組織明顯撕裂,則可使用增生療法注射治療,藥物選項包括高濃度血小板血漿(PRP)、高濃度葡萄糖等。若周邊神經壓迫則可能施行神經解套術,減少神經承受的壓力並且啟動修復反應

由於腰背核心肌力及臀中肌相對不足,是單車運動傷害常見的原因,可以透過下列運動強化肌力。

單車運動傷害的復健運動

騎單車姿勢錯不只傷膝蓋、腰椎!醫列常見「單車運動傷害」3招復健

騎單車姿勢錯不只傷膝蓋、腰椎!醫列常見「單車運動傷害」3招復健

單車越來越風行,是很好的休閒或挑戰自我運動,然而單車重複性動作的特質,容易造成累積性的過度使用運動傷害,上路前調整好騎行姿勢,並且強化高度使用的相關肌群,才能享受單車運動而且遠離運動傷害。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Previous Post

什麼是安眠藥成癮?能治療嗎?精神醫揭恐怖真相:大腦就像失速列車

Next Post

情緒教育是什麼?雙十連假一起來華山學習

Related Posts

我的媽媽是虐待者!不給零用錢、威脅去死⋯她經歷母愛創傷學會的事

我的媽媽是虐待者!不給零用錢、威脅去死⋯她經歷母愛創傷學會的事

2025-05-11
奇美醫療體系攜手台灣禮來啟動精準醫療策略聯盟-基因、預防、分散式臨床試驗三箭齊發!接軌國際開創醫療新紀元!

奇美醫療體系攜手台灣禮來啟動精準醫療策略聯盟 基因、預防、分散式臨床試驗三箭齊發!接軌國際開創醫療新紀元!

2025-05-11
eve-lab-ai聯手meso技術,打造無針水光療程個人化無感變美新世代趨勢

EVE LAB AI聯手MESO技術,打造無針水光療程個人化無感變美新世代趨勢

2025-05-11
孩童常失神發呆、動作突然中止⋯當心是癲癇警訊!醫揭「常見5症狀」

孩童常失神發呆、動作突然中止⋯當心是癲癇警訊!醫揭「常見5症狀」

2025-05-11
生泉生技發表孕媽專用益生菌-主打nbm01機能菌株與腸道防護

生泉生技發表孕媽專用益生菌 主打NBM01機能菌株與腸道防護

2025-05-11
當媽媽會遇到的「3困境」!過來人教你「這樣做」成為愛自己的媽媽

當媽媽會遇到的「3困境」!過來人教你「這樣做」成為愛自己的媽媽

2025-05-10
Next Post

情緒教育是什麼?雙十連假一起來華山學習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最新新聞

迎接夏日優雅轉換 SiOHER熹歐禾親膚材質打造輕盈舒適新裝

迎接夏日優雅轉換 SiOHER熹歐禾親膚材質打造輕盈舒適新裝

2025-05-12
富強鑫Q1稅後小賺 策略性接單營運樂觀

富強鑫Q1稅後小賺 策略性接單營運樂觀

2025-05-12
王瑞德母親節八度南下力挺賴瑞隆-高雄台灣一定要更好

王瑞德母親節八度南下力挺賴瑞隆 高雄台灣一定要更好

2025-05-11
母親節傳愛心-林園捐血活動湧熱情-捐血送烤雞吸引民眾踴躍參與

母親節傳愛心 林園捐血活動湧熱情 捐血送烤雞吸引民眾踴躍參與

2025-05-11
屏東戲劇人才培訓成果展演-為表演藝術扎根

屏東戲劇人才培訓成果展演 為表演藝術扎根

2025-05-11
金山蹦火漁業-—-夜幕下的光影傳奇!

金山蹦火漁業 — 夜幕下的光影傳奇!

2025-05-11
About Us

關於我們

「民生頭條」以社群共享、優質新聞為價值核心,在新聞、影音、節目、直播及社群方面深獲網友喜愛。沒有腥羶色與政治新聞,重視名家共筆,採用口碑行銷、社群分享、大數據調查,並引入區塊鏈創造媒體新價值,使本網站在台灣網路觸及率超過8成。
Videos

影音專區

民生頭條
醫聲醫事
Contact Us

聯絡我們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 2024 民生頭條 All rights reserved.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主頁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智慧健康
    • 永續生活
  • 影音
  • 專欄
  • 新聞
    • 國際
      • 國防
    • 娛樂
      • 遊戲
    • 專欄作家
    • 政治
    • 財經
    • 社會
    • 科技
  • 合作媒體
    • 中華超傳媒
    • 火報
    • 享民頭條
    • 南部中心
    • 優活健康網
    • 百傳媒

© 2022 民生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