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頭條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民生頭條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背房貸好可怕?有錢該買房還投資?理財專家揭3好處「背越久賺越多」

by 商情中心
2023-10-25
in 優活健康網

好不容易存到第1桶金,該先投資還是先買房?房地產動輒上千萬,讓不少年輕族群覺得背房貸壓力超大,但房產理財專家喬王提醒,房貸背越久不但不是件壞事,還能幫你省下更多錢!《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分享投資房地產理財,你不知道的3大好處,更教民眾判斷自己的「理財體質」,若手握一筆閒置資金,其實這類人最適合先買房。

網路上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提問:「揹房貸好可怕,萬一還不出來怎麼辦?」「房貸到底該選20年還是30年?」「有閒錢應該先還房貸嗎?」對一般受薪階級來說,房貸動輒數百至數千萬,每月還款金額占據月收入的3~6成,帶來的壓力自然非同小可。然而,若懂得善用房貸,它不僅不是洪水猛獸,還可能成為極佳的理財工具。

延伸閱讀:
為何有錢人越來越有錢?專家揭秘:富人「4個觀念」跟你想的不一樣

房貸是負債還是工具?取決於自身理財能力

知名房產理財部落客喬王表示,覺得房貸可怕的人,忽略了房貸的3個好處:

第1,房貸會隨著通膨逐年縮水。假設房貸月付金是4萬元,每年通膨率為3%,10年後的4萬元只有約當目前3萬元的價值,20年後的4萬元約當目前的2.2萬元,而30年後的4萬元更只約當目前的1.6萬元。由此可知,雖然房貸繳交的金額不變,但換算出來的價值其實越來越低,也等於越付越少。

第2,房貸的槓桿效果可能創造更大的財富。假設貸款8成、自備2成,等於花200萬元就可以買到1,000萬元的房子,手上多餘的現金便可以用來投資、賺取被動收入,抑或是用來進修、改善生活品質,不需要為了買房傾注所有資金,人生反而能保有更大彈性。

第3,房貸本金可以拿回來。雖然繳出去的利息拿不回來,但只要房價沒有下跌,繳出去的本金將來賣房或申請貸款時都有機會拿得回來,如果房價上漲,還能再額外賺取增值財。依照歷史經驗,只要買在好地段,房價長期而言都是上漲的,換句話說,房貸其實就像個「存錢筒」,可以幫忙把錢鎖住。

至於有錢要不要先還房貸,喬王認為,得視每個人的理財能力及壓力承受度而定。如果不懂理財、喜歡亂花錢,甚至容易被詐騙,又或是還款壓力太大,有閒錢時當然先拿去償還房貸較好。反之如果善於理財,而且沒有還款壓力,那麼將閒錢拿去投資,而不要先還房貸,才能讓資金的效益最大化。

同理,不善理財且房貸支出低的人,房貸年期選擇短一點較好,以免多餘的錢留在身邊不小心花掉,而善於理財的人則可選擇30年甚至40年房貸,把資金拿去賺取更大的報酬。 

延伸閱讀:
越無聊行業居然越好賺?名醫發現有錢人「最快樂3件事」出乎意料

善用房貸「活水庫」 借低買高投資套利

投資能力強的人,還可以善用增貸、原屋融資或理財型/回復型房貸來取得資金,只要投資的報酬率高於房貸利率,就能從中賺取利差,更可以在股市大跌之際加碼好股票。

不過喬王提醒,利用房貸套利時,槓桿會產生「壓力」及「成本」,不見得適合每個人。若真的想要運用房貸來投資,建議選擇較為穩健的標的,例如大盤指數型ETF,盡量不要選擇單一國家、單一產業或單一公司,以免風險過度集中,同時不要選擇走勢並非長期向上的市場,例如貴金屬、原物料等。若想將資金用來創業、買房收租,更要仔細評估自己的風險承受度。

操作前先試想,當房貸利率升高、股票配息不穩、收租房空租時造成收益短少,是否有其他現金流可以彌補?若虧損是自己無法承受的,建議還是不要輕易動用房貸來投資。

(本文獲Money錢授權轉載,原文為:揹房貸好可怕?內行人曝3大好處:「揹越久賺越多」!)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Previous Post

常個性衝動、缺乏同理心⋯你是「反社會型人格」嗎?快用1量表速測

Next Post

40歲後「拼命工作」反而不好?心理師:停止「做這件事」人生更從容

Related Posts

腎臟病防治基金會公布去年成果報告 深化預防教育、守護全民腎臟健康

腎臟病防治基金會公布去年成果報告 深化預防教育、守護全民腎臟健康

2025-08-22
守護家人聽力健康 中醫師教你預防中耳炎 掌握症狀與居家薰蒸妙方

守護家人聽力健康 中醫師教你預防中耳炎 掌握症狀與居家薰蒸妙方

2025-08-20
同步結合治療與監測 童綜合醫院打造癌症精準放療新篇章

同步結合治療與監測 童綜合醫院打造癌症精準放療新篇章

2025-08-14
自律神經失調非真病症而是症候群 中醫從肝主疏泄陰陽失衡角度辨證論治效果佳

自律神經失調非真病症而是症候群 中醫從肝主疏泄陰陽失衡角度辨證論治效果佳

2025-08-13
2025「腎鬥士永恆保衛戰」第二屆盛大登場 推動創新遊戲化學習平台 落實腎病防治教育向下扎根

2025「腎鬥士永恆保衛戰」第二屆盛大登場 推動創新遊戲化學習平台 落實腎病防治教育向下扎根

2025-08-13
《優活問問》攝護腺肥大要就醫嗎?醫揭症狀與治療 出現血尿千萬別拖

《優活問問》攝護腺肥大要就醫嗎?醫揭症狀與治療 出現血尿千萬別拖

2025-08-11
Next Post

40歲後「拼命工作」反而不好?心理師:停止「做這件事」人生更從容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最新新聞

藍白合力最後催票 呼籲全民8月23日出門投同意票

藍白合力最後催票 呼籲全民8月23日出門投同意票

2025-08-22
中油公司煉製事業部暨大林煉油廠參加淨零學院訓練課程,精進淨零轉型專業

中油公司煉製事業部暨大林煉油廠參加淨零學院訓練課程,精進淨零轉型專業

2025-08-22
影迷必聽!《9453看電影》帶你看五大強片 還有機會免費看電影

影迷必聽!《9453看電影》帶你看五大強片 還有機會免費看電影

2025-08-22
台灣首部環島馬拉松電影誕生《人吶,為什麼要跑步》啟動集資躍上大銀幕

台灣首部環島馬拉松電影誕生《人吶,為什麼要跑步》啟動集資躍上大銀幕

2025-08-22
法律教室|手機門號代表個人  亂借恐負法律責任

法律教室|手機門號代表個人 亂借恐負法律責任

2025-08-22
愛妮雅化妝品集團七夕公益 用愛點亮植物人家庭

愛妮雅化妝品集團七夕公益 用愛點亮植物人家庭

2025-08-22
About Us

關於我們

「民生頭條」以社群共享、優質新聞為價值核心,在新聞、影音、節目、直播及社群方面深獲網友喜愛。沒有腥羶色與政治新聞,重視名家共筆,採用口碑行銷、社群分享、大數據調查,並引入區塊鏈創造媒體新價值,使本網站在台灣網路觸及率超過8成。
Videos

影音專區

民生頭條
醫聲醫事
Contact Us

聯絡我們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 2024 民生頭條 All rights reserved.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主頁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智慧健康
    • 永續生活
  • 影音
  • 專欄
  • 新聞
    • 國際
      • 國防
    • 娛樂
      • 遊戲
    • 專欄作家
    • 政治
    • 財經
    • 社會
    • 科技
  • 合作媒體
    • 中華超傳媒
    • 火報
    • 享民頭條
    • 南部中心
    • 優活健康網
    • 百傳媒

© 2022 民生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