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頭條
Advertisemen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民生頭條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暑假防疫太鬆懈,秋冬新冠肺炎恐再起」醫:全民打疫苗才能防12月高峰

by 商情中心
2023-11-17
in 優活健康網

疾管署自9月26日起宣布分3階段開打COVID-19最新疫苗,事實上從10月上旬開始,台灣的新冠肺炎疫情從原先認為的「低點」已漸漸升溫,根據台灣感染管制學會的觀察,9月時長照機構已有群聚感染事件,醫院端住院或陪病者感染人數也有增加跡象,如果不趕緊預防,恐怕秋冬會迎來一波新冠肺炎高峰。

台灣感染管制學會理事長陳宜君醫師表示,從過去4年的經驗可以發現,新冠肺炎疫情每3~6個月都會有高峰與低峰,美國8月就已經開始升溫,疾管署近期也首度發布疫情略有微升,但其實在醫院端、長照機構都有發現群聚感染變多的跡象。

抵抗力較差者不僅病毒壓不下來,既有疾病也更嚴重

陳宜君醫師說明,據5、6月門診觀察,民眾當時若有疑似新冠肺炎症狀都還會自我篩檢,但暑假之後似乎心態上變得鬆懈,身體健康者會覺得染疫「就像感冒」會自己好,但疏忽可能傳染給家中抵抗力較低者像是長輩或孩童的可能性。目前看到較為嚴重的情況是,一些免疫不全、低下或者是癌症等患者,由於無法清掉既有的病毒,一旦染疫不僅症狀嚴重,也讓原本就有的慢性疾病變得更難治療。

目前台灣確診總數已破1千萬例,陳宜君醫師強調,國際上研究都指出,無論是感染新冠肺炎,或施打疫苗,3~6月後保護力就已慢慢下降,這本來就是冠狀病毒的特性;另一方面,目前新冠肺炎的XBB病毒株又有免疫逃脫特性,即便很多人年初都有打疫苗,但現在流行的病毒株已經不同,仍舊有必要再追打最新疫苗。

最新疫苗因應病毒株設計,防重症也減少「長新冠」症狀

陳宜君醫師解釋,新冠肺炎的疫苗已發展為像季節流感疫苗一樣,會因應最新流行的變異株所設計,在效果上不僅可預防重症與死亡,如果完整施打,保護力可長達1年。目前秋冬季節正是呼吸道病毒流行的高峰期,從以往經驗更發現如果流感與新冠肺炎雙重感染,重症與死亡機率都會提高,儘管新冠肺炎已有抗病毒藥物可以治療,但多重病毒雜夾,會提高醫師判斷的困難度,假如沒有在黃金時間內內給藥,仍舊會影響治療效果;且多重感染不僅會發生在高危險群,一般民眾只要抵抗力降低,同樣也有可能中標。

另一方面,確診民眾中有4成自認有「長新冠」症狀,陳宜君醫師表示,很多個案確診後都持續有非典型症狀,但她認為不見得是染疫本身的症狀,而是病毒可能改變免疫力讓潛在疾病發作,特別是原來就有疾病者會更嚴重,民眾有這樣的疑慮一定要透過醫師評估找出原因做最適合的治療。

陳宜君醫師呼籲,施打疫苗也證實可減少「長新冠」症狀,疾管署宣布預防秋冬新冠肺炎疫情的高峰來臨前,只要是6個月以上的民眾都應接種疫苗、更新抗體。她建議不只年長者與慢性疾病患者要打疫苗,只要是對健康有疑慮,或站在保護家人的立場都應接種,透過全民施打疫苗,才能真正有效避免疫情的再次高峰。

「暑假防疫太鬆懈,秋冬新冠肺炎恐再起」醫:全民打疫苗才能防12月高峰

陳宜君醫師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內科教授
台大醫院感染管制中心主任
台大醫院內科部感染科主任
國家衛生研究院 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 合聘研究員級主治醫師
台灣感染管制學會理事長
國際人類暨動物黴菌學會副會長

Previous Post

80歲老婆婆因骨鬆放棄摯愛 無聲無息骨質流失難察覺

Next Post

9旬奶奶長出大量膿疱頻喊痛 醫警示恐致多重器官衰竭

Related Posts

洗澡也能改善失眠?專家授「正念淋浴」4步驟:學會接納當下情緒

洗澡也能改善失眠?專家授「正念淋浴」4步驟:學會接納當下情緒

2025-05-17
減重飲食這樣吃最有效!實證醫學力推的10大減重飲食法則與成效分析

減重飲食這樣吃最有效!實證醫學力推的10大減重飲食法則與成效分析

2025-05-17
腎結石、膀胱結石⋯好發男性40歲後!醫示警:「肥胖女性」風險更高

腎結石、膀胱結石⋯好發男性40歲後!醫示警:「肥胖女性」風險更高

2025-05-17
2050年全球癌症將破3,500萬例 BeOne Medicines攜國際藥廠設台研發 縮短亞洲3年新藥差距

2050年全球癌症將破3,500萬例 BeOne Medicines攜國際藥廠設台研發 縮短亞洲3年新藥差距

2025-05-17
中醫跨界助力世壯運 北市中醫師公會推動「動以養生」公益義診

中醫跨界助力世壯運 北市中醫師公會推動「動以養生」公益義診

2025-05-17
眼睛出現飛蚊、閃光⋯當心視網膜剝離前兆!醫列「6大高風險族群」

眼睛出現飛蚊、閃光⋯當心視網膜剝離前兆!醫列「6大高風險族群」

2025-05-16
Next Post

9旬奶奶長出大量膿疱頻喊痛 醫警示恐致多重器官衰竭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最新新聞

「吃在地、食當季」臺東農村推動食農慢旅新生活!

「吃在地、食當季」臺東農村推動食農慢旅新生活!

2025-05-17
極端氣候導致中區瓜農損失慘重 200公頃西瓜田盡皆裂果不忍卒睹 張峻議長走進西瓜田為瓜農請命

極端氣候導致中區瓜農損失慘重 200公頃西瓜田盡皆裂果不忍卒睹 張峻議長走進西瓜田為瓜農請命

2025-05-17
台塑企業攜手蘋果劇團新港演出 逾4千鄉親參與

台塑企業攜手蘋果劇團新港演出 逾4千鄉親參與

2025-05-17
花蓮縣政府宣佈民政處處長明良臻辭職

花蓮縣政府宣佈民政處處長明良臻辭職

2025-05-17
洗澡也能改善失眠?專家授「正念淋浴」4步驟:學會接納當下情緒

洗澡也能改善失眠?專家授「正念淋浴」4步驟:學會接納當下情緒

2025-05-17
減重飲食這樣吃最有效!實證醫學力推的10大減重飲食法則與成效分析

減重飲食這樣吃最有效!實證醫學力推的10大減重飲食法則與成效分析

2025-05-17
About Us

關於我們

「民生頭條」以社群共享、優質新聞為價值核心,在新聞、影音、節目、直播及社群方面深獲網友喜愛。沒有腥羶色與政治新聞,重視名家共筆,採用口碑行銷、社群分享、大數據調查,並引入區塊鏈創造媒體新價值,使本網站在台灣網路觸及率超過8成。
Videos

影音專區

民生頭條
醫聲醫事
Contact Us

聯絡我們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 2024 民生頭條 All rights reserved.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主頁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智慧健康
    • 永續生活
  • 影音
  • 專欄
  • 新聞
    • 國際
      • 國防
    • 娛樂
      • 遊戲
    • 專欄作家
    • 政治
    • 財經
    • 社會
    • 科技
  • 合作媒體
    • 中華超傳媒
    • 火報
    • 享民頭條
    • 南部中心
    • 優活健康網
    • 百傳媒

© 2022 民生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