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頭條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民生頭條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預防突猝死 不是穿暖就有用

by 廖家瑜
2023-11-20
in 健康

記者廖健康/台中報導

衛福部口腔健康司司長賴向華昨日驚傳疑似急性心肌梗塞,於新店住處猝逝。衛福部部長薛瑞元對突然發生的事情感到很震驚,表示最後一次見到他是17日開會「當時看上去沒什麼狀況」。為何健康的人會猝死?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在粉專《黃軒醫師 Dr. Ooi Hean》發文衛教,在急重症處理這些患者,發現危機就藏在個人生活中,並列出「6個致命習慣」猝死機率高。

事實上危機就藏在個人生活習慣中,而非穿了多少厚重衣物,並盤點「6個驚險瞬間」恐猝死:

1.一早馬上起床

秋冬季「可以慢慢賴床、起床」,而不是一腳踢開溫暖被窩,若忽然拿掉這項保暖措施,在毫無防禦下接觸冷空氣,皮膚一遇冷趕緊收縮體內血管,有人一下床馬上猝死。秋冬的早晨要慢慢起床,確認四肢與身體暖化,可以先加件外套,以防拉開棉被後,才不會溫差太大,猝死即刻發生。

2.冷水洗臉刷牙

冬天起床後打開冰冷的水洗臉刷牙,不少人以為只是局部冰冷一下而已無大礙,加上一個彎腰動作,忘了浴室是最容易猝死的地點之一。建議要用溫水,再慢慢洗臉刷牙,就能避免整張臉和血管被冷水急凍收縮而猝死。

3.脫衣服的瞬間

天冷洗個熱水澡或泡湯很舒服,卻忘了當你離開水源時身體光溜溜,皮膚上的熱水珠接觸到急凍空氣,全身冷得直發抖。切記別把浴巾放在太遠的地方,必須伸手就可拿,馬上擦掉水珠、穿上衣服,冬天不宜脫衣服太久。

4.忽略耳根脖子

黃軒坦言,曾看過不少病人,猝死前幾乎沒有保護耳根和脖子,似乎把四肢都包好就算保暖到了。事實上耳根兩片薄薄,沒有體內厚厚脂肪增暖;脖子則集中了腦袋和身體許多細小的交感神經和血管,只要一條圍巾或耳罩就能救命。

5.衣服層次穿錯

黃軒回憶起曾急救一名心臟病猝死患者,在醫護人員剪開衣服急救的當下,他發現可能誘發猝死的原因,患者穿著2層T-Shirt加上外套,裡面竟然沒有毛衣。他說,冬季衣物最裡面應是棉衣吸汗,中間則是毛衣維持身體溫度,最外層再加上防風防水的外套,若穿錯了會一直失溫冷凍,容易心血管馬上緊縮而猝死。

6.運動猝死

運動是好事,而最常見的運動猝死,常發生在「沒有暖身突然運動、運動激烈急停下、高山峻嶺處於缺氧環境或做不熟悉的運動」。平常人在無運動狀態下,血液回流至心房,只要靠靜脈收縮就足夠了,但在劇烈運動下,心臟每分鐘要輸出無運動時的16~17倍,肌肉血流量也要增加超過25倍。

黃軒直言,猝死好發於深夜和清晨,除了晨運者,大多數的猝死者都在臥室裡、浴室裡、客廳中猝逝。他提醒,遇到低溫來襲,起居習慣必須要改,而非有穿保暖衣物就是預防猝死,也不是因為年輕就能無視。近年來,台灣猝死發生率逐年上升,且發病年齡呈下降趨勢,「常看到猝死發生在健康好好的中青年人身上,家人是傷痛無比,只是因為忽略平常在家的生活起居保暖措施,實在太可惜了。」

Tags: 猝死
Previous Post

把握黃金3小時,降低遠離腦中風

Next Post

柿子與螃蟹同食 真的會中毒?

Related Posts

「長者量六力」互動特展 體驗健康新趨勢

「長者量六力」互動特展 體驗健康新趨勢

2025-07-30
34歲白領「三多一少」症狀檢查竟糖尿病腎病變 醫:5大表現一定要就醫

34歲白領「三多一少」症狀檢查竟糖尿病腎病變 醫:5大表現一定要就醫

2025-07-29
Dcard熱議牙齦萎縮原因 康智為牙醫師教你食補應對

Dcard熱議牙齦萎縮原因 康智為牙醫師教你食補應對

2025-07-28
痘痘一直長怎麼辦?莊盈彥醫師:根源沒解決 怎樣擦藥都無效

痘痘一直長怎麼辦?莊盈彥醫師:根源沒解決 怎樣擦藥都無效

2025-07-28
經濟部技術司Bio Asia大展 保健、預防、治療三箭齊發 打造韌性健康臺灣

經濟部技術司Bio Asia大展 保健、預防、治療三箭齊發 打造韌性健康臺灣

2025-07-24
類風濕性關節炎併發症可預防! 肺功能檢查助及早發現肺纖維化

類風濕性關節炎併發症可預防! 肺功能檢查助及早發現肺纖維化

2025-07-24
Next Post

柿子與螃蟹同食 真的會中毒?

最新新聞

藝壇盛事臺陽美展壓軸登場 台中入選件數創歷年新高

藝壇盛事臺陽美展壓軸登場 台中入選件數創歷年新高

2025-08-03
繁花盛開 慈愛父懷 花蓮縣「114年暖心父親表揚大會」 徐榛蔚感謝父親堅毅守護家庭

繁花盛開 慈愛父懷 花蓮縣「114年暖心父親表揚大會」 徐榛蔚感謝父親堅毅守護家庭

2025-08-03
卓溪鄉公所歡慶原住民族日 多元文化市集展現原民風采

卓溪鄉公所歡慶原住民族日 多元文化市集展現原民風采

2025-08-03
丹娜絲颱風災情仍在 高雄慈濟與全台志工戮力修繕 林碧玉呼籲閒置校舍緊急安置長者

丹娜絲颱風災情仍在 高雄慈濟與全台志工戮力修繕 林碧玉呼籲閒置校舍緊急安置長者

2025-08-02
林楚茵護郭智輝:20%只是暫時稅率 藍白勿製造恐慌

林楚茵護郭智輝:20%只是暫時稅率 藍白勿製造恐慌

2025-08-02
畫出心中的偶像爸爸 藝術療育助憨兒表達情感

畫出心中的偶像爸爸 藝術療育助憨兒表達情感

2025-08-02
About Us

關於我們

「民生頭條」以社群共享、優質新聞為價值核心,在新聞、影音、節目、直播及社群方面深獲網友喜愛。沒有腥羶色與政治新聞,重視名家共筆,採用口碑行銷、社群分享、大數據調查,並引入區塊鏈創造媒體新價值,使本網站在台灣網路觸及率超過8成。
Videos

影音專區

民生頭條
醫聲醫事
Contact Us

聯絡我們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 2024 民生頭條 All rights reserved.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主頁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智慧健康
    • 永續生活
  • 影音
  • 專欄
  • 新聞
    • 國際
      • 國防
    • 娛樂
      • 遊戲
    • 專欄作家
    • 政治
    • 財經
    • 社會
    • 科技
  • 合作媒體
    • 中華超傳媒
    • 火報
    • 享民頭條
    • 南部中心
    • 優活健康網
    • 百傳媒

© 2022 民生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