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頭條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民生頭條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別再放老爸老媽孤單在家!醫教「10招」應對老後孤獨:養寵物也不錯

by 商情中心
2023-12-07
in 優活健康網

衛福部資料顯示,台灣65歲以上族群,長年來的自殺死亡率,居各年齡層之冠,這是否與高齡人口的「老年孤獨感」上升有關?專家列舉社會孤立、心理健康問題、生活事件和壓力、社會支持4項可能因素,同時提醒長者,除了必要時尋求社會資源,平日也要善用「活到老,學到老」精神,在生活中練習10個方法,幫助自己減少孤獨感。

長期孤獨健康風險

楊聰才身心診所院長醫師楊聰財表示,研究發現,長期感到孤獨的長者,可能面臨較高的健康風險,包括失智症、高血壓、心臟病等疾病。孤獨感,可能對身體和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特別是對於年長者而言。

他歸納出以下4種與長者「孤獨感」有關因素:

  • 社會孤立:隨著年齡的增長,一些老年人可能會因身體健康問題、喪偶、親人朋友的離世等原因而感到社會孤立。社會孤立,是孤獨感的一個常見觸發因素。
  • 心理健康問題:孤獨感可能會導致心理健康問題,例如抑鬱症和焦慮症。這可能會促使一些老年人尋求心理健康治療,包括服用抗憂鬱藥。
  • 生活事件和壓力:生活中的重大變化和壓力,例如退休、喪親、健康問題等,可能會增加孤獨感,也可能與自殺風險相關。
  • 社會支持:缺乏社會支持和親情支持,也可能導致孤獨感的增加。社會支持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

10招應對老後孤獨

孤獨,在某種程度上確實是生活中的一部分,特別是當人們年長且社交圈變小時,孤獨感可能會增加。除了需要社會和政府機構採取系列措施,包括提供更多的社會支援、心理健康服務、宣導精神健康、減少社會孤立等努力外,長者如何面對老後孤獨,心中沒有害怕痛苦?楊聰財提出10個方法,可以幫助年長者「不憂不懼」地應對孤獨。

1. 保持社交聯繫:努力保持與親朋好友的聯繫,參加社交活動,並積極參與社區活動。這有助於減少孤獨感,並提供機會建立新的友誼。
2. 志願活動:參與志願活動,可以幫助年長者感到有價值和有目的,同時與其他志願者建立聯繫。
3. 愛好和興趣:培養愛好和興趣,這樣你可以享受自己的時間,並找到其他有相似興趣的人。
4. 科技應用:學習使用電子設備和社交媒體,以便與家人和朋友保持聯繫,並參加虛擬社交活動。

5. 自我關懷:關注身體和心理健康,並尋求支持,如果你感到孤獨或情緒低落,可以考慮諮詢專業心理輔導或治療師。
6. 開展新經驗:挑戰自己,學習新技能,旅行、參加新活動,都有助於充實生活並減少孤獨感。
7. 設立目標:給自己設立目標,無論大小、都有助於提供生活的方向和目的感。
8. 接受孤獨:「孤獨」是人生的一部分,並不一定是負面的體驗。學會接受孤獨,並轉變為一個「自我反思」和「成長」的機會。
9. 寵物伴侶:如果適合你的話,養寵物也可以提供情感支持和陪伴,減少孤獨感。
10.開放心胸:主動尋求新的友誼和互動,不要害怕與新人建立聯繫,並保持開放的態度。

(本文獲人間福報授權轉載,原文為:長者練10招 減少孤獨感)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Previous Post

加熱菸審查為何引發外界疑慮?健康風險評估未有本土研究是關鍵

Next Post

每天運動竟是「脾氣變差」的元兇?小心「5警訊」代表你已經操過頭

Related Posts

抗藥性蔓延警訊 高醫籲「正確用藥+疫苗預防」雙重防線

抗藥性蔓延警訊 高醫籲「正確用藥+疫苗預防」雙重防線

2025-11-10
異位性皮膚炎治療新趨勢 生物製劑到生活調適 找回穩定自信

異位性皮膚炎治療新趨勢 生物製劑到生活調適 找回穩定自信

2025-11-10
因孫子一句「阿公抽菸好臭」陷憂鬱 戒菸門診陪個案成功重拾擁抱

因孫子一句「阿公抽菸好臭」陷憂鬱 戒菸門診陪個案成功重拾擁抱

2025-11-07
異膚治療不中斷!健保新藥想要「再上車」 病友該怎麼做?

異膚治療不中斷!健保新藥想要「再上車」 病友該怎麼做?

2025-11-06
健檢乳房有腫塊怎追蹤?最新微創取樣不留外觀傷痕、助女性安心診斷

健檢乳房有腫塊怎追蹤?最新微創取樣不留外觀傷痕、助女性安心診斷

2025-11-05
慢性腎臟病照護研討會登場 專家齊聚助力第一線照護人員

慢性腎臟病照護研討會登場 專家齊聚助力第一線照護人員

2025-11-05
Next Post

每天運動竟是「脾氣變差」的元兇?小心「5警訊」代表你已經操過頭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最新新聞

拆解 Qi2 25W 的革新科技  Belkin UltraCharge 系列引領無線快充新標準

拆解 Qi2 25W 的革新科技  Belkin UltraCharge 系列引領無線快充新標準

2025-11-19
板橋隱藏版早午餐 雞油炒泡麵+手工水餃在地人激推

板橋隱藏版早午餐 雞油炒泡麵+手工水餃在地人激推

2025-11-19
從音樂到AI 師大小大師冬令營開啟孩子創造力之門

從音樂到AI 師大小大師冬令營開啟孩子創造力之門

2025-11-19
Stylish Taipei 展現台北多元魅力 MICE感動升級 與「Bleisure」國際趨勢接軌

Stylish Taipei 展現台北多元魅力 MICE感動升級 與「Bleisure」國際趨勢接軌

2025-11-19
AI浪潮全面席捲 泛海商學院啟動 打造不被時代淘汰第二人生

AI浪潮全面席捲 泛海商學院啟動 打造不被時代淘汰第二人生

2025-11-19
個人化人工生殖助晚婚世代求子路更順

個人化人工生殖助晚婚世代求子路更順

2025-11-19
About Us

關於我們

「民生頭條」以社群共享、優質新聞為價值核心,在新聞、影音、節目、直播及社群方面深獲網友喜愛。沒有腥羶色與政治新聞,重視名家共筆,採用口碑行銷、社群分享、大數據調查,並引入區塊鏈創造媒體新價值,使本網站在台灣網路觸及率超過8成。
Videos

影音專區

民生頭條
醫聲醫事
Contact Us

聯絡我們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 2024 民生頭條 All rights reserved.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主頁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智慧健康
    • 永續生活
  • 影音
  • 專欄
  • 新聞
    • 國際
      • 國防
    • 娛樂
      • 遊戲
    • 專欄作家
    • 政治
    • 財經
    • 社會
    • 科技
  • 合作媒體
    • 中華超傳媒
    • 火報
    • 享民頭條
    • 南部中心
    • 優活健康網
    • 百傳媒

© 2022 民生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