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頭條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民生頭條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鍛煉自己,比運動更簡單的7個日常姿勢就可以

by 廖家瑜
2023-12-26
in 健康, 健康衛教, 醫療資訊

編輯中心/綜合報導

運動,就像吃飯一樣,不是可有可無。每天保持營養和運動的平衡,才能獲得整體健康。運動不僅可以激活使用的肌肉,還會激活身體周圍的所有細胞,運動,不僅是運動,還包括人體執行的所有手勢,無論大小,這些都會對身體組織和相關組織的細胞施加力量。除了定期運動之外,7個改變你生活中的小小固定姿勢,讓身體更健康,還可以對抗骨質疏鬆症和關節炎的不舒適。

1.改變坐姿

必要減少坐的時間和改變位置,因為當一個關節失去活動能力(坐著時候是臀部)時,身體會透過其他關節(像是肩部、手臂、上背部)來進行補償。

2.打赤腳在不平坦的地面上行走

時不時地赤腳行走,並且在各種傾斜的坡度上,或踩在沙子、石頭、鵝卵石上行走,這可以讓所有的關節都正常工作。

3.走路時改變步伐

用腿和腳推動,而不是向前,並定期改變步伐,在不同的區域施加不同的負荷。

4.日常生活中多蹲幾次

可以使骨盆、膝蓋、臀部、整個腰骨盆區域、消化系統和生殖系統發揮最佳功能。

5.保持一臂的距離擺動

手臂的肌肉張力不僅可以讓肩、肘和手腕的關節穩定和正常運作,還可以使整個脊椎保持直立狀態。

6.停止虐待你的胃

因為它會引起消化問題,甚至是慢性便秘。當你拉肚子的時候,通過收腹,會使皮下脂肪移動位子,讓腸子不在它應該所在的位置。

7.每天交替訓練

即使是在做自己最喜歡的體育活動中,也要使用不同的方式來進行,並時常交替變換,改變動作、頻率、幅度和關節的幅度。

Tags: 習慣鍛煉姿勢
Previous Post

越跑越健康 越跑越開心 14個跑步好處

Next Post

湯美岩攜手余仁生推出年終優惠 為您帶來溫暖的冬日養生體驗

Related Posts

「長者量六力」互動特展 體驗健康新趨勢

「長者量六力」互動特展 體驗健康新趨勢

2025-07-30
34歲白領「三多一少」症狀檢查竟糖尿病腎病變 醫:5大表現一定要就醫

34歲白領「三多一少」症狀檢查竟糖尿病腎病變 醫:5大表現一定要就醫

2025-07-29
Dcard熱議牙齦萎縮原因 康智為牙醫師教你食補應對

Dcard熱議牙齦萎縮原因 康智為牙醫師教你食補應對

2025-07-28
痘痘一直長怎麼辦?莊盈彥醫師:根源沒解決 怎樣擦藥都無效

痘痘一直長怎麼辦?莊盈彥醫師:根源沒解決 怎樣擦藥都無效

2025-07-28
經濟部技術司Bio Asia大展 保健、預防、治療三箭齊發 打造韌性健康臺灣

經濟部技術司Bio Asia大展 保健、預防、治療三箭齊發 打造韌性健康臺灣

2025-07-24
類風濕性關節炎併發症可預防! 肺功能檢查助及早發現肺纖維化

類風濕性關節炎併發症可預防! 肺功能檢查助及早發現肺纖維化

2025-07-24
Next Post

湯美岩攜手余仁生推出年終優惠 為您帶來溫暖的冬日養生體驗

最新新聞

3死4失蹤!0728豪雨災情慘重 卓榮泰宣布千億治水、動員全台救援

3死4失蹤!0728豪雨災情慘重 卓榮泰宣布千億治水、動員全台救援

2025-08-03

與「知名男星」 網戀? 警銀及時阻詐 #網戀 #詐騙 #楠梓分局

2025-08-03
「恆春熱」第二日開唱湧入6萬人次 韓團DKB及國民天團玖壹壹接棒音樂熱潮

「恆春熱」第二日開唱湧入6萬人次 韓團DKB及國民天團玖壹壹接棒音樂熱潮

2025-08-03
行政院雲嘉南災後復原前進指揮所 復原會議改協助降雨搶救災工作

行政院雲嘉南災後復原前進指揮所 復原會議改協助降雨搶救災工作

2025-08-03
面對美國對等關稅 振宇五金堅持本土製造策略盼強化產業韌性

面對美國對等關稅 振宇五金堅持本土製造策略盼強化產業韌性

2025-08-03
【南方視角】專訪曾尹儷:核三公投是一場能源政策的民主審判

【南方視角】專訪曾尹儷:核三公投是一場能源政策的民主審判

2025-08-03
About Us

關於我們

「民生頭條」以社群共享、優質新聞為價值核心,在新聞、影音、節目、直播及社群方面深獲網友喜愛。沒有腥羶色與政治新聞,重視名家共筆,採用口碑行銷、社群分享、大數據調查,並引入區塊鏈創造媒體新價值,使本網站在台灣網路觸及率超過8成。
Videos

影音專區

民生頭條
醫聲醫事
Contact Us

聯絡我們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 2024 民生頭條 All rights reserved.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主頁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智慧健康
    • 永續生活
  • 影音
  • 專欄
  • 新聞
    • 國際
      • 國防
    • 娛樂
      • 遊戲
    • 專欄作家
    • 政治
    • 財經
    • 社會
    • 科技
  • 合作媒體
    • 中華超傳媒
    • 火報
    • 享民頭條
    • 南部中心
    • 優活健康網
    • 百傳媒

© 2022 民生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