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頭條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民生頭條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人工生殖修法惹議!代理孕母有望解禁?生殖專家:未開放邏輯上說不通

by 商情中心
2024-02-01
in 優活健康網

想生、能生,卻不能生?近期衛福部《人工生殖法》修法廣受社會關注,社會多元族群該如何掌握生育自主權,已然成為當務之急。台灣少子化成國安危機,政府祭出生殖補助,但台灣的生育率仍持續走低,台灣試管嬰兒之父、TFC台北婦產科診所生殖中心創辦人曾啟瑞指出,在有完善法規與配套措施的前提下,對此次修法持肯定態度。

台灣進入「生不如死」的少子化危機,生育率屢創新低。衛福部長衛福部長薛瑞元先前透露,政府為保障生育基本人權,《人工生殖法》修正草案是優先需要被處理的議題,最快將於2月底舉辦公聽會,新法將朝「4面向」研擬:

  • 准許單身女性使用
  • 開放同性伴侶適用
  • 解套代理孕母禁令
  • 保障兒童最佳權利

曾啟瑞提到,目前台灣人工生殖政策允許捐精捐卵,技術也已經成熟,卻遲遲未開放上述單身女性、同性伴侶、代理孕母可以自由選擇生育與否的權利,在邏輯上說不通。他呼籲,在提供完善的法規與配套措施前提之下,應支持單身女性及同性伴侶使用人工生殖科技,也希望台灣全面開放代理孕母權利。

生殖政策適用族群 仍有改善空間

台灣子宮內膜異位症學會秘書長、TFC台北婦產科診所生殖中心副院長何彦秉表示,現行《人工生殖法》最近一次修法停留在2018年,但隨著同婚政策通過、凍卵療程普及等重大進展,改變社會文化和價值觀,如今相關政策應與時俱進,修法已是勢在必行。

何彦秉指出,除了上述族群之外,先天無子宮、子宮有嚴重問題等患者,生育機率近乎於零,代理孕母甚至是他們求子的唯一機會。「如果醫療技術做得到,每個人的生育權就該被保障。」他呼籲新法應納入目前未照顧到的族群,才能在晚婚晚育的趨勢上「搶時間」,為不孕症患者提供更多選擇。

籲開放代理孕母 將生育權留台灣

TFC台北婦產科診所生殖中心主任醫師黃馨慧表示,「近年來單身女性及同性夫妻,諮詢透過人工生殖求子的比例,也有增加趨勢,然而礙於法規限制,許多患者最後只能到海外求助。」據統計,45~49歲的女性,罹患不孕症的機率是25~29歲女性的13.8倍 。大於40歲的女性,每10顆成熟卵平均僅有2成的活產率 。

黃馨慧舉例,32歲謝小姐因罹患子宮內膜癌,被迫移除子宮,被醫師判定終身無法生育,然而年紀尚輕的她非常喜歡小孩,對她來說,失去生育權無疑是重大打擊。所幸,當初有聽從醫師建議,在移除子宮前先行凍卵,也成功在海外透過代理孕母獲得寶寶。

然而,國外求子之路艱辛無比,過程中所耗費的金錢、心力,並非所有人都承受得住。黃馨慧指出,若台灣能透過修法開放代理孕母,就能把有生育需求的患者留在台灣就近照顧,讓求子過程中少走許多冤枉路;單身女性也可以透過凍卵,預存年輕健康的卵子,以免錯過生育黃金期。

曾啟瑞呼籲,「自己國人的醫療,應由自己的醫師來照顧,基於醫療與社會需求,並因應台灣社會環境現況,法規也該與時俱進的修正,保障多元族群權益,給想生、能生的族群選擇的機會,給予平等生育權利。」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Previous Post

膝蓋疼痛只能等換關節?醫1招「軟骨重生」讓195公分壯男重拾籃球夢

Next Post

左營警年前演練防搶加阻詐 銀行讚一兼二顧

Related Posts

童綜合推「三分鐘護一家」聯手醫界籲政府將攝護腺癌納第六癌篩檢

童綜合推「三分鐘護一家」聯手醫界籲政府將攝護腺癌納第六癌篩檢

2025-07-21
心臟科領域一大突破 最新研究:減重針劑不只瘦身 更護心

心臟科領域一大突破 最新研究:減重針劑不只瘦身 更護心

2025-07-17
21天習慣養成挑戰:從自我批判到自我成長轉變

21天習慣養成挑戰:從自我批判到自我成長轉變

2025-07-17
全球醫療減碳挑戰下 如何科學看待麻醉藥選擇並兼顧病患權益

全球醫療減碳挑戰下 如何科學看待麻醉藥選擇並兼顧病患權益

2025-07-15
兔寶爸媽成長工作坊歷十屆有成 台灣唇顎裂產前診斷與產後治療典範轉移

兔寶爸媽成長工作坊歷十屆有成 台灣唇顎裂產前診斷與產後治療典範轉移

2025-07-12
身心倦怠是身體哀號的求救訊號!小心腦神經衰弱!

身心倦怠是身體哀號的求救訊號!小心腦神經衰弱!

2025-07-10
Next Post
左營警年前演練防搶加阻詐-銀行讚一兼二顧

左營警年前演練防搶加阻詐 銀行讚一兼二顧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最新新聞

童綜合推「三分鐘護一家」聯手醫界籲政府將攝護腺癌納第六癌篩檢

童綜合推「三分鐘護一家」聯手醫界籲政府將攝護腺癌納第六癌篩檢

2025-07-21
麻豆交流道下療癒系手搖飲 堅持天然茶香

麻豆交流道下療癒系手搖飲 堅持天然茶香

2025-07-21
屏東枋寮景觀餐廳 自養龍虎斑入菜 融合川味熱炒

屏東枋寮景觀餐廳 自養龍虎斑入菜 融合川味熱炒

2025-07-21
高雄左營人氣攝影工作室 還你自然自信笑容

高雄左營人氣攝影工作室 還你自然自信笑容

2025-07-21
保持個人空間是愛情的調味料?4招教妳在戀愛中保持自我

保持個人空間是愛情的調味料?4招教妳在戀愛中保持自我

2025-07-21
「點亮圓緣 點亮希望」台灣圓緣慈善推廣協會重啟接力公益講座

「點亮圓緣 點亮希望」台灣圓緣慈善推廣協會重啟接力公益講座

2025-07-21
About Us

關於我們

「民生頭條」以社群共享、優質新聞為價值核心,在新聞、影音、節目、直播及社群方面深獲網友喜愛。沒有腥羶色與政治新聞,重視名家共筆,採用口碑行銷、社群分享、大數據調查,並引入區塊鏈創造媒體新價值,使本網站在台灣網路觸及率超過8成。
Videos

影音專區

民生頭條
醫聲醫事
Contact Us

聯絡我們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 2024 民生頭條 All rights reserved.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主頁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智慧健康
    • 永續生活
  • 影音
  • 專欄
  • 新聞
    • 國際
      • 國防
    • 娛樂
      • 遊戲
    • 專欄作家
    • 政治
    • 財經
    • 社會
    • 科技
  • 合作媒體
    • 中華超傳媒
    • 火報
    • 享民頭條
    • 南部中心
    • 優活健康網
    • 百傳媒

© 2022 民生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