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頭條
Advertisemen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民生頭條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孩子長大想當網紅,爸媽如何回應?電競戰神揭「4要點」先問他這問題

by 商情中心
2024-03-24
in 優活健康網

現代網際網路普及化,網紅、直播主已成為孩子的職涯選項之一,如果孩子說,將來想要當網紅,你會怎麼做?電競說書人沈昌賢(Vocal)、女性職業賽車手沈慧蘭(殺手蘭)、網紅教師沈雅琪(神老師&神媽咪)於《追夢一家》一書中,分享人生旅程、暖心小故事與追夢守則,給焦慮世代的父母,一種溫柔堅定的教養方向。以下為Vocal篇章:

如果孩子說,將來想要當網紅

這些年來,很多人羨慕我,覺得我美夢成真、把興趣當飯吃;也常有年輕朋友跟我說:「我也想像你一樣變成職業電競選手,後來又可以無縫接軌轉型變成網紅。」每當有人問我要如何做、怎麼樣才能抓住機會,我總是先告訴他們產業的真實面和利弊,因為幻想總是美好的,只有真正清楚自己追的是什麼夢、了解自己想要什麼,才有更大的機會好好體驗和落實。

網紅(或YouTuber/部落客)、電競選手這幾年成為年輕孩子心目中可名利雙收的夢幻職業,但我常碰到許多徬徨的家長來求助,他們難免會報以疑慮的眼光,也特別想知道:「這些工作都在做什麼?打電動、拍影片真的能撐得起孩子的未來嗎?」 

就像藝人出道前必須經過辛苦的「練習生」培訓,在闖出知名度之前,網紅或電競工作都有許多不為人知的辛酸,更別說伴隨名利而來的情緒壓力。美國著名POP藝術家安迪.沃荷(Andy Warhol)在網路尚未改變世界時,曾這麼說:「在未來,每個人都能成名15分鐘。」

這句昔日的前衛謬想之言,在網紅與素人明星當道的現代,變成多麼理所當然的一句話!拜社群媒體所賜,跨進「網紅」門檻已不那麼困難,困難的是怎麼長久的以此為業,還有:「你想被別人怎麼看待?」 

從投身電競產業、做直播、到中年後斜槓拍旅行影片、拍攝影作品、寫故事經營粉絲頁,我是一個抱著實踐和嘗試念頭,並有過實際經驗的人,曾經搭上機運順風車,但更多的是挫敗沉潛。

接下來,我想分享這些年來自己的經驗與第一手觀察,以及在志趣探索上的種種試誤或收穫。如果孩子告訴你,他想從事這些大人眼中非典型、不那麼屬於安全牌的「奇怪工作」,該抱持什麼心態、磨練出什麼能力?也許能讓大家做為一點參考。

夢幻工作的另一面:心臟夠強壯嗎? 

在我周遭有許多靠著拍YouTube影片吃飯的朋友,我發現,「成名」 和「能吃飽」雖然已經特別難,但更難的是:「如何才能紅得長久?被市場看待的角度是什麼?」這非常考驗自媒體工作者的真功夫和運氣, 你總不會希望好不容易熬出頭,卻一下子就玩完了吧? 

首先,要有很強大的心臟,因為很多人因此心理生病。網路匿名的特性,讓人往往做了一百件好事,卻敵不過一件小小的壞事或失誤,偏偏人們喜歡挖黑暗裡的瘡疤,爭議所帶來的負面流量,往往比正面消息來得更凶更猛,即使因此一炮而紅或有機會洗白,但過程往往更受折磨,而且永遠有一群「黑粉」拿著放大鏡緊緊跟隨,明著攻擊、暗著嘲諷, 到最後每天打開信箱與社群時,都必須先深呼吸緩和焦慮情緒⋯⋯很多人成名前以為他們能承受,結果卻跟他們想的不一樣。

即使如願成名,還有其他意想不到的壓力,例如「長年累月不間斷的要有吸眼球的內容或作品」。我有許多網紅朋友憑著專業知識,各占山頭成為一方意見領袖,他們一舉一動都自帶流量,靠著經營自媒體就養活全家,但他們的共通點就是心理承受了難以想像的巨大壓力,如果經營時間是半年或一年,也許你還能絞盡腦汁維持流量,但如果是更長的時間呢?你能一直產出留住粉絲的作品或內容嗎?如果鐵粉流失,那可能也意味著你不再能夠以此養家活口,當然會有壓力。

再者,同樣是網紅,男性與女性的歷程又常有不同。以遊戲術語來譬喻,在《英雄聯盟》或《傳說對決》這樣的大型遊戲當中,玩家有100多個角色可以挑選,有些角色在遊戲剛開局時發展得特別強、技能特別吃香,但到了中後期就容易後繼無力;有些角色則要撐過被其他角色輾壓的初期,直到中後期技能養成後,才能強到主宰局勢。

以電玩遊戲的角度來看網紅生態,我常覺得不少女性網紅就像是上述的「前期角色」,不少男性則偏向「後期角色」(當然,這不是指全部的男女網紅都是這樣,還是有蠻多能打破框架的人,像我兩位姐姐就都是各有各的專長才受人尊敬喜愛,而當然也有少數男性能夠快速爆紅)。

這是一個充滿流量陷阱的時代,我覺得很容易讓年輕貌美的女孩掉進流量迷思。很多女孩成為小網紅後,從幾十讚、幾百讚到上千讚,迅速累積起聲量,名和利來得自然而然,在短時間內獲得粉絲的追捧與衝高流量,然而成名的速度若過快,容易使人失去充實自己的危機感―― 當我每天只要一句土味情話或是抄來的笑話就能擁有數百、數千、數萬讚,誰會有那個動力去檢視自己在市場上真正的定位和實力?

太難了,要是我,也很容易就認為自己已經足夠優秀,何必再給自己找麻煩?但這些得來容易的流量,有一天會因為外貌不再吸睛或新鮮感消褪而流失,若是以此為主賣點的女網紅們,便會開始覺得維持流量(生計)非常吃力,必須更費力在打開尺度或是話題上,如果此刻才開始培養能夠長久經營的品牌特色,通常已偏晚了,會特別辛苦。

所以我認為這一類的流量優勢對年輕女孩來說是雙面刃,是機運也是陷阱,最好能在狀況不錯時就提早充實自我。我看過許多女性網紅,最初想展現的是文采、創意與美學,但最終被現實大幅改變。她們曾無奈的告訴我:「每隔一段時間就必須露臉啊,如果有業配文更是一定要露臉,不然文章觸及率一定低很多!」

如果太堅守原則,會發現連自己的老粉絲都不太埋單呢!若沒有及早思考轉型,隨著長江後浪推前浪,昔日的女神也會面臨流量下滑,甚至必須下猛藥維持關注,她們一方面焦慮無比,要維持收入,一方面要想盡辦法跳脫這場歲月的陷阱。

至於不少男性網紅,在有如打怪破關的成名之路上,更偏向遊戲的後期角色。他們剛踏入自媒體領域時,要冒出頭比年輕女孩困難多了,無論怎麼努力唱歌、拍片拍照或秀知識,並不容易受到關注,中途不斷有人陣亡消失,但也有人堅持累積能量,直到通過嚴格的市場標準,還必須加上一個爆紅的機運,才有可能在茫茫人海之中創造聲量,進而穩定往上爬。

人氣電競實況主不好當

我有一位近20年前的電競好隊友,他多年前成功轉型為電競實況主,固定開台至今已超過10年了,因為具備台灣電競代表選手的背景,對遊戲具有高度理解力與操作實力,加上面對鏡頭的幽默感,觀眾緣很好, 即使已經很少參加電競賽事,仍憑藉著過去累積的經驗轉型為電玩網紅。

如果不是從嚴苛的遊戲訓練中培養出理解力,他的遊戲實況精采度會下降很多;如果不是長年累積的電競賽事實力,很難在激烈的遊戲戰場中一邊談笑風生還能一邊力克強敵。

特別是身為男性遊戲實況主,要展現幽默感的前提是必須有相當程度的實力,才能以游刃有餘又帶點狂的姿態,打造出吸引粉絲的個人風格,如果你打得不好,只是一直亂開玩笑,那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他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因為多年的累積和努力,才能順著當時的直播趨勢並一路紅到現在。

那麼,突破重重難關、成為人氣電玩網紅後,從此就幸福快樂了嗎? 其實,他們看似「只」靠著打電動、開開玩笑就賺進大把財富,但是一旦興趣成為工作,依然有很多不為人知的辛苦。

首先,電競潮流瞬息萬變,觀眾的胃口也越來越大,新遊戲不斷推陳出新,如果長期只專精一種遊戲,觀眾群會漸漸被其他玩新遊戲的實況主稀釋。於是,我看見許多朋友們以實況轉播為主業後,每天都得黏在電腦前,不只被社群綁架大量時間,長期下來有些人肩頸腰椎病痛不斷,而失眠、憂慮流失觀眾的壓力更是家常便飯。

隨著歲月增長,我們已經不是20歲的小夥子,早就沒那麼想嘗試每一款新遊戲,也許比起打電動,更想把時間留給家人或生活,然而一旦興趣變成工作,當打電動不是「選擇」而是「必須」,看似談笑風生的我們,內心不免藏有許多的不得已。

例如某一款小眾主題的遊戲很適合我,但另一款不那麼喜歡的遊戲卻是當紅炸子雞,實況主本人也會焦慮,該順從本心開心的玩遊戲,抑或是與現實妥協,追隨流量、依附觀眾的口味發展下去?當你被迫玩著不喜歡的遊戲,相信我,那已經不叫做「玩」,那是「上班」。

爬坡期,要付出金錢與時間的成本

看到這裡,如果你還沒有打退堂鼓,依然渴望在網紅或遊戲直播市場闖出一條路,那麼我說幾件可以提前列入考慮的事情: 

有很大的機率,你會需要一定的經濟基礎,而且最好不要一開始就全職投入。是,現在人手一機,雖然大家都可以用手機拍攝就成為網紅,但有些追求拍片品質的攝影或旅遊YouTuber,經營一段時間後可能會需要買相機、鏡頭、麥克風、空拍機、剪輯軟體等硬體設施。

美妝部落客在熬到有人送公關品之前,必須先自掏腰包購入各大品牌當季新品; 穿搭部落客必須大量購買衣服培養美感;旅遊部落客遊走各大景點,飯店、機票、美食與各種體驗,無一不是用錢堆出的軍備競賽。

網紅呈現出輕鬆美好的形象,絕大部分只是「結果」,耀眼奪目背後,多的是繁雜辛苦的工作日常。有時在外面拍了一天行程,回到住處用心剪輯、上傳兩三支影片或寫了三四篇文章,收穫的回饋卻遠遠低於付出的心力,甚至根本沒人看得到,其中的挫敗感很少人能長期忍受。

所以除了經濟基礎,網紅最不可或缺的能力就是耐心與耐力,因為剛起步時,必須花上許多時間和金錢、腦力經營自己,卻往往難以看出成效, 而且根本無法預知未來有沒有希望好轉,所以選一個比較符合自己興趣和長處的主題也很重要,因為在漫長且沒有人看到的前期,至少自己還能做得開心。

此外,你最好能夠有一項專業或知識,才能在浩瀚無邊的網路世界, 憑著個人的可信度吸引觀眾群更久更深。最後,還有一個跟努力同樣關鍵的因素:當你付出以上時間與金錢成本,你的自媒體還得要存活到「機運」出現才有機會熬出頭。

你想把最精華的時光用在哪裡? 

還在校園的那幾年,不少年輕人正迎來人生最精華、最適合嘗試的階段,會這樣說,倒不是因為此時期的腦力是人生顛峰等生理因素,而是這個年紀對大部分的人來說,可能還不太需要全力工作求生存,要分心的事情相對少一點,也不會那麼計較付出一定要得到什麼,這些因素讓這階段成為幾乎是人生中唯一能為了夢想不顧一切的時期。

就像我當時將這段時光投入電競,衝刺到一定程度奠定了基礎,即使後來轉換跑道,要斜槓各種領域,諸如自媒體、攝影、旅遊、寫作,也是以此為底去做延伸,不論想做什麼,若能利用這樣的人生階段好好嘗試、努力投入,學習一件或多件事情,有收穫,總是比浪費光陰來得有利。

每當有孩子跟我說:「我想當網紅!」我會老實與他分享以上的觀察,然而我也會提醒他,人生既然無法回頭,在你知道各種利弊之後, 無論決定是什麼,「做中學」是很好的原則,即使出發的時候沒有縝密計畫也無妨,只是務必記得保持大膽嘗試、靈活調整、自我升級的思維。

此外,無論想走什麼路、投入什麼美夢,你都需要時時不忘培養一些讓自己更強壯的能力,例如擴充自己的視野、鍛鍊心靈抗壓性。以及別忘了,時時試著感受看看,前方有什麼在等著你,或許,你將會追著夢想走到那裡。

(本文摘自/追夢一家:時而堅韌、時而溫柔,那些神媽媽教會我的人生大小事/寫樂文化/首圖來源:電競說書人Vocal臉書粉絲頁)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Previous Post

海軍敦睦艦隊今抵安平商港 黃偉哲贈加菜金感謝保家衛國

Next Post

五福國際同濟會2024「用行動傳遞愛•用愛讓心連結」社服活動

Related Posts

我的媽媽是虐待者!不給零用錢、威脅去死⋯她經歷母愛創傷學會的事

我的媽媽是虐待者!不給零用錢、威脅去死⋯她經歷母愛創傷學會的事

2025-05-11
奇美醫療體系攜手台灣禮來啟動精準醫療策略聯盟-基因、預防、分散式臨床試驗三箭齊發!接軌國際開創醫療新紀元!

奇美醫療體系攜手台灣禮來啟動精準醫療策略聯盟 基因、預防、分散式臨床試驗三箭齊發!接軌國際開創醫療新紀元!

2025-05-11
eve-lab-ai聯手meso技術,打造無針水光療程個人化無感變美新世代趨勢

EVE LAB AI聯手MESO技術,打造無針水光療程個人化無感變美新世代趨勢

2025-05-11
孩童常失神發呆、動作突然中止⋯當心是癲癇警訊!醫揭「常見5症狀」

孩童常失神發呆、動作突然中止⋯當心是癲癇警訊!醫揭「常見5症狀」

2025-05-11
生泉生技發表孕媽專用益生菌-主打nbm01機能菌株與腸道防護

生泉生技發表孕媽專用益生菌 主打NBM01機能菌株與腸道防護

2025-05-11
當媽媽會遇到的「3困境」!過來人教你「這樣做」成為愛自己的媽媽

當媽媽會遇到的「3困境」!過來人教你「這樣做」成為愛自己的媽媽

2025-05-10
Next Post
五福國際同濟會2024「用行動傳遞愛•用愛讓心連結」社服活動

五福國際同濟會2024「用行動傳遞愛•用愛讓心連結」社服活動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最新新聞

富強鑫Q1稅後小賺 策略性接單營運樂觀

富強鑫Q1稅後小賺 策略性接單營運樂觀

2025-05-12
王瑞德母親節八度南下力挺賴瑞隆-高雄台灣一定要更好

王瑞德母親節八度南下力挺賴瑞隆 高雄台灣一定要更好

2025-05-11
母親節傳愛心-林園捐血活動湧熱情-捐血送烤雞吸引民眾踴躍參與

母親節傳愛心 林園捐血活動湧熱情 捐血送烤雞吸引民眾踴躍參與

2025-05-11
屏東戲劇人才培訓成果展演-為表演藝術扎根

屏東戲劇人才培訓成果展演 為表演藝術扎根

2025-05-11
金山蹦火漁業-—-夜幕下的光影傳奇!

金山蹦火漁業 — 夜幕下的光影傳奇!

2025-05-11
傅崐萁:感恩偉大母親-傳承家庭溫暖與和諧

傅崐萁:感恩偉大母親 傳承家庭溫暖與和諧

2025-05-11
About Us

關於我們

「民生頭條」以社群共享、優質新聞為價值核心,在新聞、影音、節目、直播及社群方面深獲網友喜愛。沒有腥羶色與政治新聞,重視名家共筆,採用口碑行銷、社群分享、大數據調查,並引入區塊鏈創造媒體新價值,使本網站在台灣網路觸及率超過8成。
Videos

影音專區

民生頭條
醫聲醫事
Contact Us

聯絡我們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 2024 民生頭條 All rights reserved.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主頁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智慧健康
    • 永續生活
  • 影音
  • 專欄
  • 新聞
    • 國際
      • 國防
    • 娛樂
      • 遊戲
    • 專欄作家
    • 政治
    • 財經
    • 社會
    • 科技
  • 合作媒體
    • 中華超傳媒
    • 火報
    • 享民頭條
    • 南部中心
    • 優活健康網
    • 百傳媒

© 2022 民生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