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頭條
Advertisemen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民生頭條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有食譜》穀雨喝茶清火辟邪!中醫激推「疏肝解鬱茶」輕鬆除濕排毒

by 商情中心
2024-04-20
in 優活健康網

今天進入二十四節氣中的「穀雨」,是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清明見芽,穀雨見茶」。傳說穀雨這天的茶,喝了會清火、辟邪、明目;所以南方有穀雨摘茶習俗。穀雨這天不論天氣如何,人們都會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來喝,祈求健康。中醫師建議,可喝烏龍茶養生,壓力大者宜飲含中藥材藿香、陳皮、薄荷的「疏肝解鬱茶」。

翰鳴堂中醫診所院長賴睿昕表示,台灣的好茶首推「烏龍茶」,溫熱適中,不寒不熱,具有生津潤喉、消除體內積熱的功效,根據茶葉發酵程度而定,發酵程度較低的屬涼性茶,因此半發酵茶的烏龍,偏屬中性茶,最好溫熱飲用。午後來杯烏龍茶,能去油解膩,減少醣類和脂肪類食物的吸收,也有助於腰部與臀部「消瘦」。

烏龍茶適合高脂血症、高血壓、糖尿病等三高族群飲用,對於擁有腹部肥胖困擾的人來說,可改善新陳代謝紊亂,或是胰島素分泌失調;也有助於降低血液中的壞膽固醇,但是飲用烏龍茶的功效需要長期持之以恆,別誤以為只喝幾天,就能看到驚人效果。

飯後1小時喝不影響消化

賴睿昕表示,雖然烏龍茶已經算是茶類中較不傷胃的一種,但是為了不影響三餐的腸胃消化、胃液分泌,最好在「飯後1小時」再飲用。

穀雨養生,建議飲用烏龍茶的飲用量,通常每天能飲用1至3杯。而若要用於改善頭痛、提升精神,一般人每天可攝取高達250毫克咖啡因,相當於3至5杯烏龍茶。烏龍茶的建議用量,因人而異,依年齡、健康狀況等其他因素,而有所不同。

發酵時間愈長的茶,咖啡因含量愈多,所以烏龍茶具有一定咖啡因含量,提神醒腦的效果會比綠茶、普洱茶、麥茶等茶飲來得好,但是不建議晚上喝,因為「咖啡因」容易造成睡眠不安穩,所以烏龍茶建議在下午5點前飲用完畢。

長期壓力緊繃易氣滯血瘀

春夏之交,穀雨時節,也是憂鬱症等身心症好發期。中醫認為「肝屬木,主疏泄」、「脾屬土,主運化」,如果肝的疏泄功能出現障礙,則會引起情緒、精神壓力上的異常,導致自律神經的錯亂。

春季憂鬱症的發病原因,在於「肝氣鬱結」。一旦肝氣鬱結,有如樹木被壓抑捆綁,無法隨心所欲地抽枝、生長,就會出現憂鬱、悲傷、大怒等情緒紊亂的狀況。

按照五行理論,肝木克脾土造成「肝脾不和」的現象時,就會出現消化道失常症狀。當腸子的蠕動發生改變,活動力增加時,就會造成腹瀉。上班族壓力的累積,從壓力荷爾蒙的觀點看來,更是一目了然:過度製造壓力荷爾蒙,對於人體就是毒素,壓力毒殘留體內是有害的,首當其衝的就是胃腸系統,長時間處在壓力與精神緊張狀況下,容易造成氣滯血瘀、肝氣鬱結的情形。

疏肝解鬱茶

  • 材料:藿香3錢、陳皮3錢,薄荷1錢,可加適量冰糖調味。
  • 作法:藿香、陳皮,薄荷、以藥袋包裝,一起放入保溫杯或保溫瓶中,加入1000毫升的熱水。
  • 功效:可以去除體內過多溼氣,對於容易情緒起伏大、煩躁易怒者,有極佳舒緩效果。

(本文獲人間福報授權轉載,原文為:穀雨養生喝烏龍茶 生津潤喉消除積熱)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Previous Post

不幸罹癌⋯沒錢付醫藥費怎麼辦?專家建議「這款保單」為癌友困境解套

Next Post

正修與整復推拿職業工會全聯會 簽約合作提升技術士檢定合格率

Related Posts

輔醫學苑正式啟動 推動全人照護健康促進新時代

輔醫學苑正式啟動 推動全人照護健康促進新時代

2025-05-23
癌症治療期間營養支持指南:中醫師分享化療飲食建議與副作用應對策略

癌症治療期間營養支持指南:中醫師分享化療飲食建議與副作用應對策略

2025-05-23
臺大醫院啟用AI 系統「助胰見」 突破胰臟癌早期診斷瓶頸

臺大醫院啟用AI 系統「助胰見」 突破胰臟癌早期診斷瓶頸

2025-05-23
雙腳麻木又無力,小心脊椎狹窄!醫:長輩走路「呈1姿勢」快就醫

雙腳麻木又無力,小心脊椎狹窄!醫:長輩走路「呈1姿勢」快就醫

2025-05-23
女性癌症發病年齡早5年 五月全國女性健康篩檢活動開跑

女性癌症發病年齡早5年 五月全國女性健康篩檢活動開跑

2025-05-23
「燕麥片VS麥片」哪裡不同?醫揭「這種」恐致肥胖:口感甜香要小心

「燕麥片VS麥片」哪裡不同?醫揭「這種」恐致肥胖:口感甜香要小心

2025-05-22
Next Post
正修與整復推拿職業工會全聯會-簽約合作提升技術士檢定合格率

正修與整復推拿職業工會全聯會 簽約合作提升技術士檢定合格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最新新聞

世壯運鏈球金牌得主機板橋包粽 挑戰包粽王快手益起送愛心!

世壯運鏈球金牌得主機板橋包粽 挑戰包粽王快手益起送愛心!

2025-05-23
MANO MANO 首度參展台北國際電腦展 打造視覺與味蕾的雙重饗宴

MANO MANO 首度參展台北國際電腦展 打造視覺與味蕾的雙重饗宴

2025-05-23
北水處舉辦第二屆繪畫比賽 鼓勵學子用畫筆說永續

北水處舉辦第二屆繪畫比賽 鼓勵學子用畫筆說永續

2025-05-23
高雄產官學合作最佳範例曝光!市府實習主管聯繫會議助青年搶先卡位職場

高雄產官學合作最佳範例曝光!市府實習主管聯繫會議助青年搶先卡位職場

2025-05-23
川普警告沃爾瑪:關稅吞下去,別轉嫁消費者!

川普警告沃爾瑪:關稅吞下去,別轉嫁消費者!

2025-05-23
蕭美琴副總統出席亞馬遜創新戰略發佈會 盼強化臺灣實力、貢獻全球科技

蕭美琴副總統出席亞馬遜創新戰略發佈會 盼強化臺灣實力、貢獻全球科技

2025-05-23
About Us

關於我們

「民生頭條」以社群共享、優質新聞為價值核心,在新聞、影音、節目、直播及社群方面深獲網友喜愛。沒有腥羶色與政治新聞,重視名家共筆,採用口碑行銷、社群分享、大數據調查,並引入區塊鏈創造媒體新價值,使本網站在台灣網路觸及率超過8成。
Videos

影音專區

民生頭條
醫聲醫事
Contact Us

聯絡我們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 2024 民生頭條 All rights reserved.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主頁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智慧健康
    • 永續生活
  • 影音
  • 專欄
  • 新聞
    • 國際
      • 國防
    • 娛樂
      • 遊戲
    • 專欄作家
    • 政治
    • 財經
    • 社會
    • 科技
  • 合作媒體
    • 中華超傳媒
    • 火報
    • 享民頭條
    • 南部中心
    • 優活健康網
    • 百傳媒

© 2022 民生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