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頭條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民生頭條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新冠再確診死亡風險高4倍!天選之人逃不過⋯台大醫揭:1族群最慘

by 商情中心
2024-05-07
in 優活健康網

新冠「天選之人」撐3年沒染疫,最近卻陸續傳出中獎,感染科醫師指出,年輕人恢復人際社交,加上現在確診不用通報,新冠肺炎仍在社區中持續傳播,並易傳染給家中長輩,但確診者恐因為輕忽症狀、無抗病毒藥物或清冠一號可服用,反致重症或併發症的機會更大,呼籲有慢性病、免疫力低下等高風險族群,勿輕忽新冠所帶來的危險性,實際上比流感更高。

季節交換之際,新冠肺炎疫情仍不可忽視,衛福部疾管署宣布,全台4,500家藥局今起可領取「免費快篩」效期到年底,提供有需求的民眾自主快篩。醫師指出,新冠疫情雖已過高原期,但每週仍有約200人染疫,而後疫情時代的新冠高風險族群,該如何自保避免重複感染、與病毒共存,成為未來民眾需要持續關注的議題。

社區新冠疫情比流感更嚴重

台灣感染管制學會理事長、北榮感染管制室主任王復德說明,統計今年1~3月新冠疫情的整體威脅超越流感,死亡人數是流感的8.3倍。許多人認為自己平常身體健朗,且已確診過新冠,並非屬於高風險族群,但他警告,只要是慢性病患、心血管疾病者,都需慎防重複感染引發重症。

王復德進一步說明,許多人誤以為新冠威脅已過去,但根據疾管署資料,今年初疫情再次升溫,1至3月新冠併發症平均每月2,158人,其中65歲以上長者佔6成,死亡個案中65歲以上更高達9成。此外,更有台灣研究指出,新冠再感染者比起初次感染,30天內全因性死亡風險高出4.29倍。

「高齡是新冠肺炎的主要風險因子。」王復德表示,因免疫力低下,較容易有併發症或重症風險,他提醒以下新冠高風險族群,應提高警覺,一出現症狀應立即自主快篩,包括:

  • 65歲以上
  • 孕婦、產後6週內婦女
  • 慢性病患
  • 免疫功能疾病者

慢性腎病是新冠重症關鍵因子

台灣腎臟醫學會常務理事、馬偕醫院腎臟內科主治醫師吳志仁指出:「慢性病族群中,尤以腎臟病者,出現疑似新冠症狀後,更需要立即快篩。」根據歐洲腎臟協會的新冠重症研究指出,慢性腎病是新冠重症的關鍵危險因子,一旦染疫,慢性腎病第3期患者死亡風險上升1.33倍,第4及第五期則分別上升2.52倍和3.69倍。

針對許多撐過3年的「天選之人」,最近都陸續中獎新冠,台大醫院內科部感染科主任陳宜君舉門診觀察表示,「現在很多都是年輕人染疫,再傳染給家中長輩,長輩可以馬上快篩、拿藥吃,但卻苦了年輕人,不僅要正常上班工作,也沒有抗病毒藥可吃,急性期後症狀更難受,反而成為了承受病情最慘的一群。」

出現疑似新冠症狀立即快篩

「全球對於新冠的防護政策已放寬,在後疫情時代才確診的新冠患者,除了與病毒共存外,更要認知到必須自己面對問題。」陳宜君認為,現在的新冠主要症狀與早期病毒株已不相同,現在老人或免疫低下者,出現更多非典型症狀,鼻塞、流鼻水的症狀比例提高,建議民眾一有症狀、感覺異常就要立即快篩。

陳宜君指出,別再說新冠流感化,因為新冠帶來的傷害遠超過流感,甚至會出現腦霧等神經學後遺症,即使大多數在3~6個月會逐漸消失好轉,長新冠仍會對生活造成不小困擾,「很難有人腦霧3個月覺得生活不受影響,且症狀時間是否會拉長也是未知數。」

陳宜君呼籲,新冠高風險族群平時更應警惕,除維持良好生活習慣外,更留意自身健康狀態並記錄平日用藥情形。若出現新冠症狀或曾與確診者接觸,務必每間隔1天進行快篩,倘若檢測為陽性,應盡快主動就醫用藥,減少重症或後遺症風險。世界衛生組織(WHO)也建議,需在發病5天內就醫治療,才能有效降低住院率及死亡率。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Previous Post

高風險攝護腺癌治療新曙光!「轉移性荷爾蒙敏感性攝護腺癌」三合一療法正式通過健保給付

Next Post

台東中華路米苔目創始老店 傳承好味道

Related Posts

流感疫苗接種率不到5成 詹鼎正:接種時機是關鍵

流感疫苗接種率不到5成 詹鼎正:接種時機是關鍵

2025-10-03
2~5歲肺炎鏈球菌突破性感染大敵 黃立民:血清型變化快應補疫苗強化防護

2~5歲肺炎鏈球菌突破性感染大敵 黃立民:血清型變化快應補疫苗強化防護

2025-10-03
台灣糖友突破250萬!「請問糖三臟2.0」數位衛教破解共病威脅

台灣糖友突破250萬!「請問糖三臟2.0」數位衛教破解共病威脅

2025-10-02
足底筋膜炎中醫觀點與日常調養

足底筋膜炎中醫觀點與日常調養

2025-10-01
健保放寬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給付至兩年 異位性皮膚炎迎來新曙光

健保放寬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給付至兩年 異位性皮膚炎迎來新曙光

2025-09-30
讓「罕見病」不再「罕治」尿素循環障礙納入健保新藥

讓「罕見病」不再「罕治」尿素循環障礙納入健保新藥

2025-09-30
Next Post
台東中華路米苔目創始老店 傳承好味道

台東中華路米苔目創始老店 傳承好味道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最新新聞

24小時聲量飆破萬筆 長榮航空陷社群信任崩塌

24小時聲量飆破萬筆 長榮航空陷社群信任崩塌

2025-10-14
1013馬太鞍堰塞湖災後重建進度說明會 花蓮縣政府說明進度

1013馬太鞍堰塞湖災後重建進度說明會 花蓮縣政府說明進度

2025-10-14
心繫家園》花蓮縣緊急召集240名替代役備役役男 投入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後重建

心繫家園》花蓮縣緊急召集240名替代役備役役男 投入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後重建

2025-10-14
感謝婦聯會等四公益單位聯合捐贈兩千台瓦斯爐、吹風機

感謝婦聯會等四公益單位聯合捐贈兩千台瓦斯爐、吹風機

2025-10-14
2025臺南關子嶺溫泉美食節10/25盛大開幕!市長黃偉哲邀全國民眾體驗臺南秋季慶典與泥漿溫泉美食

2025臺南關子嶺溫泉美食節10/25盛大開幕!市長黃偉哲邀全國民眾體驗臺南秋季慶典與泥漿溫泉美食

2025-10-14
教育部長鄭英耀赴花蓮關心光復校園復原與復課 產學力量攜手助重建光復商工實習工廠

教育部長鄭英耀赴花蓮關心光復校園復原與復課 產學力量攜手助重建光復商工實習工廠

2025-10-14
About Us

關於我們

「民生頭條」以社群共享、優質新聞為價值核心,在新聞、影音、節目、直播及社群方面深獲網友喜愛。沒有腥羶色與政治新聞,重視名家共筆,採用口碑行銷、社群分享、大數據調查,並引入區塊鏈創造媒體新價值,使本網站在台灣網路觸及率超過8成。
Videos

影音專區

民生頭條
醫聲醫事
Contact Us

聯絡我們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 2024 民生頭條 All rights reserved.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主頁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智慧健康
    • 永續生活
  • 影音
  • 專欄
  • 新聞
    • 國際
      • 國防
    • 娛樂
      • 遊戲
    • 專欄作家
    • 政治
    • 財經
    • 社會
    • 科技
  • 合作媒體
    • 中華超傳媒
    • 火報
    • 享民頭條
    • 南部中心
    • 優活健康網
    • 百傳媒

© 2022 民生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