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頭條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民生頭條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想當「深海美人魚」要注意什麼?搞懂深潛3大原則:深度只是迷思

by 商情中心
2024-06-24
in 優活健康網

今年夏天準備好「潛水」消暑嗎?潛水方式有很多種,其中深潛是不少人的選擇之一,不過深淺需要注意的細節有很多。深台灣潛水執行長陳琦恩於《藍色學院》一書中,介紹潛水的相關知識,包括怎麼玩潛水最安全好玩?需要哪些裝備與知識?幫助讀者了解潛水的樂趣。以下為原書摘文:

深潛3大注意面向

在深潛的時候,我會請我的學生特別注意這3個面向,從裡到外分別是:內在核心態度、身體控制能力、裝備熟練程度。唯有更瞭解自己,才能找到最適合的方式去面對問題。

第一層:內在核心態度

  • 個人極限:先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還有前一次的潛水深度。當然潛伴的潛水經驗、餘氮程度都是要先考量的。記得「海水不會乾」,永遠都有下一次潛水的機會。如果身體狀況不好,要清楚自己才是最需要對自己負責的,所以請勇敢取消不適合的潛水。
  • 緊急應變:潛水是有風險的,尤其是下大深度的潛水,風險係數會拉升好幾倍。在這過程中,影響最大的就是潛水疾病。潛水疾病包含了兩大類:
    • 「減壓病」就是俗稱的「潛水夫病」, 成因主要是潛太深、潛太久,氮氣泡被壓縮到組織裡面,如果上升的速度又太快,沒有預留給它排出的時間,它就會膨脹,影響到身體的運作。
    • 另一類是「空氣栓塞」,成因主要是上升速度太快,加上如果憋氣,沒有讓空氣有適當的方式釋放出去,它也會膨脹,阻礙血液的流動。
    • 深潛還有另外一項很重要的考量因素,就是「氣體迷醉」。就像是喝醉,你可能會很開心、很難過或很想哭。重點是思考變得不再清楚, 所以我們才會在水底出計算題,檢查思考狀況。如果真的發現自己有了相關症狀,很簡單,只要往上一點到較淺的深度,症狀就會減弱。
  • 潛水計畫:每次潛水最重要的是「潛水計畫」,就是在上一篇有提過的「潛、深、免、壓」。

第二層:身體控制能力

  • 中性浮力:不管在任何的潛水活動,中性浮力總是最重要的技巧。深潛時, 中性浮力的好跟壞,會明顯影響到耗氣狀況。讓自己的身體呈現更流線的狀態,利用深而慢的呼吸去調節。千萬不要刻意省氣,只要把節奏放慢,動作放慢,呼吸放慢,自然用氣量就會降低下來。
  • 下潛上升:在大深度的潛水,常常會使用船潛的方式進行。而船潛又會分為兩種方式: 
    • 一種是「放流」:船開到潛點上方,由船長通知下水,這時候必須快速入水以免漂開。我們通常使用頭下腳上的方式下潛,這種方式耳壓的比較不好做,不過能確認潛點的狀況,並快速抵達。上升的時候,到8米的地方準備打水面延遲浮標,然後將線軸調整為5米, 準備做安全停留。
    • 另一種是「繫泊」:水裡有固定船隻的繩子,只要把另一頭固定在船上,就能夠沿著繩子下潛,優點是可以緩慢沿著繩子到達目的地, 上升時也可以抓。
  • 環境觀察:深潛的潛點大部分是地形落差較大的環境,在降落時要特別注意腳下的狀況。地質結構如果是珊瑚,蛙鞋可能會踢到珊瑚,影響其生長狀況;如果是沙地,會造成揚沙,影響能見度。上升時因為空氣減少,要特別注意:增加的浮力很容易讓你從水深5~6米的地方被拉至水面。

第三層:裝備熟練程度

  • 電腦錶:對我而言,潛水最重要的裝備是面鏡和電腦錶。尤其深潛時,電腦錶絕對是不可或缺的裝備。不只要擁有,還要懂得如何監控它,並且用它提供的資訊去完成一次有計畫的潛水,在上岸後它也可以提供餘氮量資訊,方便再做下一次的潛水計畫的估算。
  • 延遲水面浮標:5米安全停留對於潛水員身上的餘氮含量,是重要的排除動作, 它能夠在氣泡小一點的狀態下,藉由呼吸排出身體。如果你今天執行的是沒有固定下潛繩的潛水活動,水面延遲浮標就相當的重要,因為浮標等同於告訴船長,有人正在水深5 米處做3分鐘安全停留,他會先停在安全範圍外,等到潛水員都回到水面,並且揮手請船長過來, 他才會將船開到附近,以免造成危險。
  • 光信號:深度越深,顏色就越會被影響,依照紅、橙、黃、綠、藍、靛、紫順序慢慢看不到。我建議潛水帶一隻手電筒,就可以看到這個地方原本的顏色。手電筒也有另外一個功用:能見度不好時,可以當作指示的工具。

深度只是一種迷思

潛水要注意的事情已經很多了,深潛更要加倍小心。我總說:「不要去比較誰潛得比較深,而是要去看看誰潛得比較久。」到現在還在潛水的,對我而言才是真正好的潛水員。

深度只是一種體驗,而不是一種目的,下深通常是有原因而去下深,而不是盲目的追求深度,把它當作一種紀錄想去突破。回歸潛水的初衷,體會呼吸,感受自己,用心去看看海底美麗的一切。

(本文摘自/藍色學院:白金潛水總監的海人養成計畫/商周出版)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Previous Post

手痛狂吃止痛藥!7旬嬤就醫才知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關節已變形

Next Post

住安寧病房是等死嗎?平均住多久?護理長親揭「真相」跟你想的不一樣

Related Posts

萬芳醫院攜手韓釜山Hu Hospital 脊椎微創內視鏡進入國際同步時代

萬芳醫院攜手韓釜山Hu Hospital 脊椎微創內視鏡進入國際同步時代

2025-09-01
排除身體毒素 清宿便為首要目標

排除身體毒素 清宿便為首要目標

2025-08-28
甲狀腺癌發生率增幅全台第二 三步驟自我檢查及早發現 掌握治療先機

甲狀腺癌發生率增幅全台第二 三步驟自我檢查及早發現 掌握治療先機

2025-08-28
80歲長者擺脫心房顫動 萬芳醫院脈衝場消融術重獲「心」自由

80歲長者擺脫心房顫動 萬芳醫院脈衝場消融術重獲「心」自由

2025-08-27
腎臟病防治基金會公布去年成果報告 深化預防教育、守護全民腎臟健康

腎臟病防治基金會公布去年成果報告 深化預防教育、守護全民腎臟健康

2025-08-22
守護家人聽力健康 中醫師教你預防中耳炎 掌握症狀與居家薰蒸妙方

守護家人聽力健康 中醫師教你預防中耳炎 掌握症狀與居家薰蒸妙方

2025-08-20
Next Post

住安寧病房是等死嗎?平均住多久?護理長親揭「真相」跟你想的不一樣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最新新聞

104 AINNOVATION年會頒出百萬獎勵 半數員工參與 AI創新

104 AINNOVATION年會頒出百萬獎勵 半數員工參與 AI創新

2025-09-03
「海洋環境知識巡迴展」:花蓮盛大展出 喚起全民關注海洋保育

「海洋環境知識巡迴展」:花蓮盛大展出 喚起全民關注海洋保育

2025-09-03
化大愛為行動 家屬捐贈玉里醫院八人座車 讓愛持續人間飛揚

化大愛為行動 家屬捐贈玉里醫院八人座車 讓愛持續人間飛揚

2025-09-03
Klapay尖石國小與泰雅學堂機器人雙奪冠,文化與科技融合驚豔全場

Klapay尖石國小與泰雅學堂機器人雙奪冠,文化與科技融合驚豔全場

2025-09-03
2025年8月台灣汽車掛牌數29,460輛,月減17%,政策利多反致買氣觀望,Toyota與Tesla穩居市場龍頭

2025年8月台灣汽車掛牌數29,460輛,月減17%,政策利多反致買氣觀望,Toyota與Tesla穩居市場龍頭

2025-09-03
寶可夢聲優松本梨香首度登臺中!新聞局長欒治誼:臺中漫博重現跨世代青春回憶

寶可夢聲優松本梨香首度登臺中!新聞局長欒治誼:臺中漫博重現跨世代青春回憶

2025-09-03
About Us

關於我們

「民生頭條」以社群共享、優質新聞為價值核心,在新聞、影音、節目、直播及社群方面深獲網友喜愛。沒有腥羶色與政治新聞,重視名家共筆,採用口碑行銷、社群分享、大數據調查,並引入區塊鏈創造媒體新價值,使本網站在台灣網路觸及率超過8成。
Videos

影音專區

民生頭條
醫聲醫事
Contact Us

聯絡我們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 2024 民生頭條 All rights reserved.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主頁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智慧健康
    • 永續生活
  • 影音
  • 專欄
  • 新聞
    • 國際
      • 國防
    • 娛樂
      • 遊戲
    • 專欄作家
    • 政治
    • 財經
    • 社會
    • 科技
  • 合作媒體
    • 中華超傳媒
    • 火報
    • 享民頭條
    • 南部中心
    • 優活健康網
    • 百傳媒

© 2022 民生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