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頭條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民生頭條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夏天帶便當容易壞掉?營養師教「便當菜保鮮5招」:煮完先做1件事

by 商情中心
2024-07-03
in 優活健康網

夏天真的來了,全台各地天氣高溫炎熱,更有不少縣市氣溫飆高到38度!現在許多上班族都會自己帶便當,大熱天若食材沒保存好,容易滋生細菌造成食物中毒。《優活健康網》特摘營養師黃品瑄所撰此文,分享「便當菜保鮮」的方法,只要注意加熱方法、保鮮方法就能健康吃便當。

最近天氣超級熱,來跟大家分享「便當菜」的保鮮重點吧!我知道很多家長或是上班族都會前一晚準備便當,但食物一個保存不良就容易腐壞臭酸,尤其在這種天氣下更要留意,一不小心吃下肚可是會釀成食物中毒。

便當菜5招保鮮

  • 充分加熱:記得在準備便當菜時,要充分加熱後再裝進便當中,食材中心溫度要達到70度以上才能有效抑菌,半生不熟的料理(半熟蛋、溏心蛋等)就不建議當作便當菜;另外海鮮、內臟類比較容易壞,也不建議帶便當。
  • 煮完先裝便當:千萬別有「剩菜再帶便當」的想法。很多人會晚餐連同隔天便當一起準備,切記煮完後先把料理放入便當,避免沾到口水。帶的過程也不要用手接觸到食物,要善用餐具(乾的、沒用過的)或戴手套,讓食物被細菌污染的機會降到最低。

  • 減少水分:水分是細菌繁殖的良好介質,如果便當菜中含有湯汁更容易讓細菌滋生,要記得把水分甩乾再帶,或選擇比較清爽的常備菜。
  • 保冷保鮮:大家都知道便當要冰冰箱、出門要裝保冷袋吧?沒錯,細菌在4度以下的環境不易生長,低溫能有效幫助食物保存;但反之,4~60度就是所謂的「危險溫度範圍」,如果便當要放涼再放冰箱,建議「不冒煙就放冰箱」,現在夏天氣溫高也「不要在室溫放超過1小時」。
  • 加熱1次為限:便當加熱後盡量一次就把它吃完,反覆加熱更容易讓細菌有破口,而且營養價值也會跟著流失,因此加熱就以1次為限。

以上5點大家筆記起來了嗎?相信你們會帶便當就是為了吃得健康、營養吧?千萬不要因為保存不當而本末倒置呀!另外,很多人說隔夜菜會致癌?營養會流失?我之後再來介紹適合隔夜、隔餐加熱的食材有哪些。

(本文獲營養師品瑄授權轉載,原文為:此篇)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Previous Post

男大生與網友約愛愛,睡醒「內褲黃一片」⋯醫揭淋病好發「這年齡」

Next Post

年輕族群醫美新趨勢:肉毒最受歡迎

Related Posts

抗藥性蔓延警訊 高醫籲「正確用藥+疫苗預防」雙重防線

抗藥性蔓延警訊 高醫籲「正確用藥+疫苗預防」雙重防線

2025-11-10
異位性皮膚炎治療新趨勢 生物製劑到生活調適 找回穩定自信

異位性皮膚炎治療新趨勢 生物製劑到生活調適 找回穩定自信

2025-11-10
因孫子一句「阿公抽菸好臭」陷憂鬱 戒菸門診陪個案成功重拾擁抱

因孫子一句「阿公抽菸好臭」陷憂鬱 戒菸門診陪個案成功重拾擁抱

2025-11-07
異膚治療不中斷!健保新藥想要「再上車」 病友該怎麼做?

異膚治療不中斷!健保新藥想要「再上車」 病友該怎麼做?

2025-11-06
健檢乳房有腫塊怎追蹤?最新微創取樣不留外觀傷痕、助女性安心診斷

健檢乳房有腫塊怎追蹤?最新微創取樣不留外觀傷痕、助女性安心診斷

2025-11-05
慢性腎臟病照護研討會登場 專家齊聚助力第一線照護人員

慢性腎臟病照護研討會登場 專家齊聚助力第一線照護人員

2025-11-05
Next Post

年輕族群醫美新趨勢:肉毒最受歡迎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最新新聞

亞尼克最狂聖誕來了!YTM限定生乳捲盲盒開賣,獵奇九層塔口味驚喜開吃

亞尼克最狂聖誕來了!YTM限定生乳捲盲盒開賣,獵奇九層塔口味驚喜開吃

2025-11-19
2025冬日聖誕微醺市集在桃園!香菜芋頭酒、新年倒數禮盒、話題酒款12/5全登場

2025冬日聖誕微醺市集在桃園!香菜芋頭酒、新年倒數禮盒、話題酒款12/5全登場

2025-11-19
老靈魂新節奏 嘉市城市博覽會三部曲11/18正式上線

老靈魂新節奏 嘉市城市博覽會三部曲11/18正式上線

2025-11-19
教育家典範陳德懷教授:先有想法,再用AI學習,巨量閱讀助你累積關鍵能力

教育家典範陳德懷教授:先有想法,再用AI學習,巨量閱讀助你累積關鍵能力

2025-11-19
【投書/ 蕭國振】台灣企業資安:駭客烈焰中的易燃柴薪

【投書/ 蕭國振】台灣企業資安:駭客烈焰中的易燃柴薪

2025-11-19
其陽科技於 SC25 發表創新雙相直接液冷(2P DLC)解決方案 全面提升AI 散熱管理與能源效率

其陽科技於 SC25 發表創新雙相直接液冷(2P DLC)解決方案 全面提升AI 散熱管理與能源效率

2025-11-18
About Us

關於我們

「民生頭條」以社群共享、優質新聞為價值核心,在新聞、影音、節目、直播及社群方面深獲網友喜愛。沒有腥羶色與政治新聞,重視名家共筆,採用口碑行銷、社群分享、大數據調查,並引入區塊鏈創造媒體新價值,使本網站在台灣網路觸及率超過8成。
Videos

影音專區

民生頭條
醫聲醫事
Contact Us

聯絡我們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 2024 民生頭條 All rights reserved.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主頁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智慧健康
    • 永續生活
  • 影音
  • 專欄
  • 新聞
    • 國際
      • 國防
    • 娛樂
      • 遊戲
    • 專欄作家
    • 政治
    • 財經
    • 社會
    • 科技
  • 合作媒體
    • 中華超傳媒
    • 火報
    • 享民頭條
    • 南部中心
    • 優活健康網
    • 百傳媒

© 2022 民生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