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頭條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民生頭條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2024巴黎奧運》柔道賽「這些部位」超常受傷!醫揭治療真相:耳廓恐變形

by 商情中心
2024-07-30
in 優活健康網
2024巴黎奧運》柔道賽「這些部位」超常受傷!醫揭治療真相:耳廓恐變形

2024巴黎奧運》柔道賽「這些部位」超常受傷!醫揭治療真相:耳廓恐變形

2024巴黎奧運熱烈展開!還記得東京奧運,台灣拿下第一面獎牌時的感動嗎?當時率先為台灣奪銀牌的就是「柔道男神」楊勇緯。今年奧運柔道8強賽中,楊勇緯不敵哈薩克名將斯梅托夫,其表妹發現楊勇緯「疑似手受傷」才會被壓制。究竟柔道的起源是什麼?柔道有哪些運動傷害?要如何預防受傷?本文由復健專科醫師吳易澄解析。

柔道是在19世紀末由日本的嘉納治五郎發展出來的武術,結合了體能和心理紀律。其起源於柔術,後來成為全球認可的運動,並於1964年為男性和1992年為女性的奧林匹克比賽項目。

主要運用的技巧有:

  • 投技:摔擲使對手跌倒的技巧
  • 固技:對手跌倒後,限制對手行動
  • 當身技:攻擊技巧

這些技術需要力量、敏捷性和技巧的結合,柔道選手可能面臨較大的運動傷害風險,因為這項運動的身體需求很高。

柔道的起源與擴展

日本擁有悠久而豐富的武術歷史,許多武術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幾個世紀之前。在柔道創立之前,日本已經有各種武術被實踐,每種都有其獨特的技術和哲學,這些早期的武術在塑造柔道的基礎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柔道起源於日本,由嘉納治五郎於19世紀末發展。

柔道常見的運動傷害

柔道涉及投擲、關節鎖和摔跤等技術,要求相當大的力量、柔韌性和敏捷性。如果動作不對,這項運動的強度可能導致各種傷害。比賽期間需要醫療評估的受傷發生比例範圍為2.5%~72.5%,導致失去比賽的受傷比例範圍為1.1%~4.1%(即無法繼續參加比賽)。

比賽期間最常的受傷部位是頭部,其次是手、膝蓋、肘部和肩膀。最常見的傷害類型是扭傷,其次是挫傷、皮膚撕裂傷、拉傷和骨折。在柔道比賽中,站立戰(立技)比地面戰(寢技)更容易受傷。

柔道中常見的傷害,通常是由於投擲和摔倒所造成的,包括:

  • 扭傷
  • 拉傷
  • 關節傷害
  • 骨折和脫位

由於運動中的旋轉動作,膝部傷害如前十字韌帶(ACL)撕裂非常常見,而骨折和脫位則可能因為不當的摔倒技巧而發生。

由於柔道涉及強烈的身體接觸,軟組織傷害,如瘀傷和挫傷,非常普遍。雖然嚴重傷害較為罕見,但可能影響到大腦和脊椎,而慢性傷害則常常影響手指、下背部和耳朵。耳廓血腫是由於耳部受到創傷或摩擦引起的出血,常見於柔道等接觸性運動中,血液積聚在耳廓的軟組織中,未及時治療可能導致永久變形 。

柔道運動傷害預防

摔倒被認為是柔道中最常見的傷害機制,正確的訓練和遵循技術對於預防傷害很重要,在比賽中受傷的風險高於訓練,不同競賽級別的受傷率也有所不同。

  • 適當的熱身和伸展:在每次訓練或比賽之前,進行適當的熱身和伸展是預防柔道傷害的最有效方法之一,良好的熱身可以增加肌肉的血流,使其更具柔韌性,減少受傷的可能性。
  • 學習正確的技術和姿勢:正確的技術和姿勢對於預防柔道傷害很重要,練習者應在合格的柔道教練指導下進行訓練,以學習正確執行投擲、保持和地面技術。從基本技術開始,逐漸進步到更高級的動作,有助於建立堅實的基礎並最小化扭傷和拉傷的風險。
  • 鍛煉和力量訓練:增強整體力量、耐力和柔韌性有助於柔道練習者承受運動的身體需求,定期的心肺運動,如跑步、騎自行車或游泳,可以提高有氧能力和耐力。針對柔道中使用的肌肉的力量訓練,如深蹲、硬舉和划船,可以增強穩定性並減少肌肉失衡。柔韌性訓練,如瑜伽,可以改善活動範圍,安全執行技術,逐步增加鍛煉和力量訓練課程的強度和時間以避免過度勞累和潛在的傷害。
  • 使用保護裝備:穿戴適當的保護裝備對於最小化柔道中的傷害風險至關重要。這包括使用護齒、膝部和肘部護墊,以及合身的制服。這些裝備可以幫助防止衝擊並減少割傷、擦傷和其他傷害的可能性
  • 監控訓練負荷:有效的傷害預防不僅限於場上,也包括監控場下的訓練負荷,過度和快速增加的訓練負荷通常是非接觸性軟組織傷害的原因。透過艱苦的訓練獲得的良好身體素質與降低受傷風險相關。
  • 適當的營養:適當的營養在傷害預防和康復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均衡的飲食應包含足夠的蛋白質以促進肌肉健康,以及支持膠原蛋白合成和組織修復的維生素。術前營養應注重在強化免疫系統並優化癒合速度。

柔道得分方式稱為一勝(Ippon),而近年受到關注的的IPPON計劃(Injury Prevention and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Netherlands)也稱為這個名字,專門針對柔道運動員肩部、膝部和腳踝傷害的高發生率而研發。

這個動態預防計劃提供一個持續10~15分鐘的多功能熱身動作,在榻榻米上赤腳進行。它包括36個練習,分為3個主要組別:柔韌性和敏捷性、平衡和協調、力量和穩定性。教練可以靈活選擇每個類別中的4個練習,為運動員制定合適的熱身動作。

(本文獲吳易澄醫師授權轉載,原文為:柔道運動中的傷害與風險:有效的傷害預防)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Previous Post

抗老除皺「玻尿酸VS電波拉提」怎選?醫揭「這一種」專治皮膚鬆弛

Next Post

「西門町青春文化季」 與你相約chill西門!

Related Posts

滑手機一久就眼模糊?醫:恐老花提早報到,當心白內障也同時找上門

滑手機一久就眼模糊?醫:恐老花提早報到,當心白內障也同時找上門

2025-07-02
夫妻狂嗑「發霉水果」皆罹肝癌!營養師揭「5類水果」冰過還是會壞

夫妻狂嗑「發霉水果」皆罹肝癌!營養師揭「5類水果」冰過還是會壞

2025-07-02
避難包原來分成很多種?專家揭密「3大基本款」:這種建議隨身攜帶

避難包原來分成很多種?專家揭密「3大基本款」:這種建議隨身攜帶

2025-07-02
耳朵一側突然聽不見?小心突發性耳聾!醫:8成患者「找不出病因」

耳朵一側突然聽不見?小心突發性耳聾!醫:8成患者「找不出病因」

2025-07-02
全台吃掉11億顆安眠藥!醫揭3種「失眠型態」:這樣做建立規律作息

全台吃掉11億顆安眠藥!醫揭3種「失眠型態」:這樣做建立規律作息

2025-07-02
孩子長不高怎麼辦?該吃轉骨方嗎?中醫揭做到「這件事」才有效果

孩子長不高怎麼辦?該吃轉骨方嗎?中醫揭做到「這件事」才有效果

2025-07-01
Next Post
「西門町青春文化季」-與你相約chill西門!

「西門町青春文化季」 與你相約chill西門!

最新新聞

從南到北司法追殺 花蓮鄉親高喊「釋放柯文哲」 謝龍介:不要家鄉布滿光電板 許願下輩子當花蓮人

從南到北司法追殺 花蓮鄉親高喊「釋放柯文哲」 謝龍介:不要家鄉布滿光電板 許願下輩子當花蓮人

2025-07-02
警界孔子高哲翰講座教授 職業生涯!

警界孔子高哲翰講座教授 職業生涯!

2025-07-02
影像產業新紀元:AI與媒體融合未來論壇圓滿落幕 200位業界人士共探產業新趨勢

影像產業新紀元:AI與媒體融合未來論壇圓滿落幕 200位業界人士共探產業新趨勢

2025-07-02
新北捷運土城樹林線接手推動 串接三線轉乘 市長侯友宜視察工地盼中央儘速核定財務計畫

新北捷運土城樹林線接手推動 串接三線轉乘 市長侯友宜視察工地盼中央儘速核定財務計畫

2025-07-02
高雄公辦都更啟動特貿三南基地南案 都發局:153億打造千億級新創科技聚落

高雄公辦都更啟動特貿三南基地南案 都發局:153億打造千億級新創科技聚落

2025-07-02
刺青正妹律師翻車!仙塔律師涉洗錢詐團遭北檢約談 70萬交保掀公信危機

刺青正妹律師翻車!仙塔律師涉洗錢詐團遭北檢約談 70萬交保掀公信危機

2025-07-02
About Us

關於我們

「民生頭條」以社群共享、優質新聞為價值核心,在新聞、影音、節目、直播及社群方面深獲網友喜愛。沒有腥羶色與政治新聞,重視名家共筆,採用口碑行銷、社群分享、大數據調查,並引入區塊鏈創造媒體新價值,使本網站在台灣網路觸及率超過8成。
Videos

影音專區

民生頭條
醫聲醫事
Contact Us

聯絡我們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 2024 民生頭條 All rights reserved.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主頁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智慧健康
    • 永續生活
  • 影音
  • 專欄
  • 新聞
    • 國際
      • 國防
    • 娛樂
      • 遊戲
    • 專欄作家
    • 政治
    • 財經
    • 社會
    • 科技
  • 合作媒體
    • 中華超傳媒
    • 火報
    • 享民頭條
    • 南部中心
    • 優活健康網
    • 百傳媒

© 2022 民生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