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頭條
Advertisemen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民生頭條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固執、話多、自我中心⋯老了就一無是處?墨瑞教你的「人生智慧課」

by 商情中心
2024-08-23
in 優活健康網
固執、話多、自我中心⋯老了就一無是處?墨瑞教你的「人生智慧課」

固執、話多、自我中心⋯老了就一無是處?墨瑞教你的「人生智慧課」

暢銷經典著作《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的主人翁、布蘭迪斯大學(Brandeis University)社會學教授墨瑞.史瓦茲(Morrie Schwartz)《用創意享受銀髮人生》一書中,從自己的角度完整呈現他邁入老年的早期,已經歷過一輪疾病與衰退的打擊,娓娓道來他是如何轉換心態,探索人生的核心意義,同時讓老年充滿創造力。以下為原書摘文:

人們用各種術語和觀念來歧視年長者,否認我們的人性。儘管這些刻板印象令人反感,但我們得勇敢面對,思考哪些謬誤和偏見帶有老年歧視和年齡定型,會有所幫助。學會辨識這些帶有年齡歧視的態度和語言,就更容易加以斷絕——無論是在我們自己或他人身上。

別人說我們自誇、話多、無聊、愛猜疑、太苛求、笨拙、煩人、愛抱怨、喜歡說教、令人厭煩。說我們固執、古板、落伍、過於自我中心、脾氣暴躁、頑固、不知變通。認為我們過度專注於自己,特別是我們的過去,說我們害怕未來,認為前景黯淡無光。刻板印象的我們性格孤僻、不事生產、無所事事——「脫離現實」、不合群、與現代生活格格不入。我們笨拙、嘮叨、消極,還嫉妒比我們年輕的人。

透過刻板印象的濾鏡看,我們最好的歲月已經過去,如今步履蹣跚的我們不值得尊重或傾聽。我們沒效率、沒能力,無法對任何人或任何事起任何作用。此時此刻的我們無須太認真對待,因為我們正快速消逝中,差不多要被放逐了。我們不是曾經擁有嗎?不要再要求更多了。

「老年歧視」多半是偏見或誤解

你聽過那些無情的俗話:糊塗莫過於老糊塗、老狗變不出新把戲、老不羞才會對性感興趣。於是,他們把我們推向社會邊緣,貶到卑微的地位。他們看不到我們,甚至害怕看到我們,因為對他們而言,我們不算是人,而是一個被排斥、不受歡迎的族群。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有這種年齡定型和老年歧視的態度,也不是所有老人都會受到這種對待。一些特例,例如個性好、有才華、地位高、有權勢、有財富的老年人,都可能免於這種污名化。但是年齡歧視和年齡定型實在太普遍了,絕大多數的老年人多少都因為這些態度而受苦。

你承受了哪些年齡歧視的態度和感受呢?你是否因為年老而自尊心降低了?或者,你也曾經因為年齡的緣故,拒絕與他人交往嗎?仔細檢查自己對老化的感受,會發現自己的偏見、誤解和自證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還可以進一步瞭解老化的真相和現實,其實和社會上的偏見截然不同。

我們如何接納這些對自己有害的歧視態度呢?他人與媒體不斷為我們製造陳腐、糊塗和依賴的形象與期望。使得這些形象和期望如此普遍、被視為理所當然,以至於我們自己也有意識或無意識地接受了。最終,這些期望植入我們對自己的看法,進而按照對自己的期望或預測行事。

老年歧視確實有它形成的現實因素與基礎——我們的身體確實不如過去強壯敏捷。只不過這個現實是片面、不完整的,而且絕大部分是嚴重的偏見或誤解。例如,我們完全可以學習新事物並記住它們,並且以相當快的速度持續學習。

身體會衰退,但大腦具有韌性

老化的過程中,身體的衰壞無法避免:視力模糊、肌肉鬆弛、皮膚下垂。然而,以為心智也會隨著衰退這個普遍看法,恐怕是錯誤的觀念。

最新的科學研究指出,大腦未必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失去功能或推理能力。我們最新的瞭解是,許多、甚至大多數老年人的思維能力之所以下降,其實是疾病造成的,跟年齡無關。

美國國家老齡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n Aging)的研究主任札文.哈查圖里安(Zaven Khachaturian)博士表示:「關於老化與大腦的大部分觀念都是基於傳聞,而非事實。在沒有疾病的前提下,仔細去研究老化並進行觀察,就沒有理由認為我們的認知和智能活動會隨著老化而衰退和喪失。」

紐約醫院-康乃爾醫學中心(New York Hospital–Cornell Medical Center)的弗雷德.普拉姆(Fred Plum)醫生表示:「很明顯,有一部分老人躲過了老化的影響,他們的大腦運作起來就跟年輕人一樣。」

如何拋開「老年歧視」?

我們如何擺脫自己對老年歧視的態度呢?首先,我們可以參考大量的研究,這些研究顯示60歲以上的人仍具有成長、學習和發展的潛力。我們可以大量閱讀指出老年人持續擁有生產力和創造力,並對他人和社會有重大貢獻的研究。

我們可以拿自己和同儕的成就和外界對我們的期望進行比較,以消除自己對年齡的刻板印象。我們可以專注在我們能做出重大貢獻的領域,盡力而為,為自己除去「生命在我們這個年紀便結束了」的想法,還可以按著自己想要的方式打造生活。也可以反向操作,用不同的態度和期待來面對老化,讓晚年更具吸引力和挑戰性。

最後,我們可以採用下列關於老年人和晚年生活的態度和假設:每個人的生命都是可貴且具有可塑性,無論在什麼年紀,生命的擁有者都有能力將它塑造得美麗、有用、有愛、具創造力和體驗強度、充滿覺知且有人性。

我們的生命、健康、自尊、自我價值和機會,跟任何人一樣重要,我們需要擁有這些,才能在生活中持續獲得滿足。我們仍擁有共通的人性本質,可以對人類整體做出諸多貢獻。只要我們還活著,就應該做我們想做的人,而不是按照他人對我們的期望而活著。

我們可以貢獻豐富的技能、知識、智慧和觀點。比起大部分的人,我們更能辨別重要的價值觀,抱持高尚的道德準則,明白人的境況,知曉如何面對失敗與慶祝成功,以善解人意、負責任的方式與人相處,並觸碰到更深處、更真實的自我。

讓我們為自己的年齡感到驕傲而自在,把它視為自己特有的稟性和生命的延續及成就。把自己當成被精心挑選出來的團體,而具備60年的知識、關懷與智慧是進入這個團體的基本條件。

晚年人生「必備5態度」

老化是天天發生的事,每一天,我們都有機會解決問題、實現自我,並為他人付出。我們沒有什麼需要證明、競爭、計較輸贏或必須誇口的,我們不需要當第一名,也不需要賺大錢或取得什麼重要成就。我們可以擁有各種生活方式、觀點、態度、價值觀和信仰,因此,我們之間雖然各不相同,也有異於年輕人,然而在基本的人性上,我們都一樣。

隨著年紀漸長,我開始將自己視為一個偉大生命鏈鎖的組成和表現。我們都是這條鏈鎖的環節之一,也屬於一個更大的整體。這個年紀的我,渴望深入探討生命的各種奧祕。我不知道是它們會找到我,還是我會找到它們。如果真的找到了,我得到的是什麼,又該如何運用我獲得的知識呢?

能夠活到老年是一件幸運的事(想想另一種可能性)。晚年是重啟想像的時刻,我們需要拋棄舊有的幻想,迎接新的寓意,並期許自己隨時能覺知到這些寓意。

一些可以秉持的想法:

  • 為自己做最壞的打算。如果沒有發生的話,就心存感恩。
  • 為自己做最好的打算。如果沒有發生的話,想想為什麼。
  • 晚年是最美好的時刻,因為它是壓軸。
  • 每個人都擁有發揮潛力、成為自己應該成為的人的權利。
  • 晚年可以是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刻,也可以是最糟糕的時刻,端看我們怎麼度過。

隨著年紀增長,我們的世界會有愈來愈封閉的傾向。把保持開放視為挑戰,拓展自己的境界、思想、同情心與同理心,並尋求新的體驗,以敞開的心胸迎接新的希望和新奇的事物。所謂晚年,就是每天都該為大小事開心慶祝,而應該哀傷的時刻就哀傷。

藉著跟自己的老年歧視達成和解,我們可以學習接受自己、肯定自己,甚至愛上正在老去的自己。我們會覺得自己是個有價值、值得珍視的人。並不是即使老了,還有價值,而是正因為老了,所以有價值。無論老年歧視或年齡定型以何種形態出現,一旦我們用這種正面的眼光看待自己,都更有能力提出異議。

讓老年歧視見鬼去吧!讓我們翻轉他人的預期,讓他們見識我們可以帶著真正的毅力,光榮地老去。不趁現在這麼做,更待何時?

(本文摘自/用創意享受銀髮人生:《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墨瑞教授談老年智慧/大塊文化)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Previous Post

20年不工作,要多少錢才夠用?理財達人揭「計算公式」至少存●●元

Next Post

助聽器的力量:從重拾聽力到重拾生活

Related Posts

當媽媽會遇到的「3困境」!過來人教你「這樣做」成為愛自己的媽媽

當媽媽會遇到的「3困境」!過來人教你「這樣做」成為愛自己的媽媽

2025-05-10
拒酒從我做起,健康一生守護-臺大醫院舉辦無酒日衛教宣導活動

拒酒從我做起,健康一生守護 臺大醫院舉辦無酒日衛教宣導活動

2025-05-10
華科基金會「525我愛我」照顧者喘息記者會-籲關注照顧者身心健康

華科基金會「525我愛我」照顧者喘息記者會 籲關注照顧者身心健康

2025-05-10
老婦上腹劇痛驚見「24公分巨瘤」!醫揭好發族群:定期健檢是關鍵

老婦上腹劇痛驚見「24公分巨瘤」!醫揭好發族群:定期健檢是關鍵

2025-05-10
台幣升值「急把美金換台幣」?前外商銀行主管教「2原則」穩住心態

台幣升值「急把美金換台幣」?前外商銀行主管教「2原則」穩住心態

2025-05-10
2025春夏「耳下短髮」當道!短髮入門「5種清爽髮型」縮小臉部比例

2025春夏「耳下短髮」當道!短髮入門「5種清爽髮型」縮小臉部比例

2025-05-09
Next Post
助聽器的力量:從重拾聽力到重拾生活

助聽器的力量:從重拾聽力到重拾生活

最新新聞

三鳳中街百人包粽-首度結合日本粽文化

三鳳中街百人包粽 首度結合日本粽文化

2025-05-10
職人精神久久津打造無麩質甜點新體驗

職人精神久久津打造無麩質甜點新體驗

2025-05-10
喝酒不開車!警方呼籲酒後找代駕-避免付出沉重代價

喝酒不開車!警方呼籲酒後找代駕 避免付出沉重代價

2025-05-10
產地直送-新北助花蓮行銷大西瓜!

產地直送 新北助花蓮行銷大西瓜!

2025-05-10
房仲就愛抬價多賺錢?專家拆解佣金真相:比買方更怕賣太貴

房仲就愛抬價多賺錢?專家拆解佣金真相:比買方更怕賣太貴

2025-05-10
央行金龍風暴打炒房+川普關稅衝擊-台中房市禁得起考驗?

央行金龍風暴打炒房+川普關稅衝擊 台中房市禁得起考驗?

2025-05-10
About Us

關於我們

「民生頭條」以社群共享、優質新聞為價值核心,在新聞、影音、節目、直播及社群方面深獲網友喜愛。沒有腥羶色與政治新聞,重視名家共筆,採用口碑行銷、社群分享、大數據調查,並引入區塊鏈創造媒體新價值,使本網站在台灣網路觸及率超過8成。
Videos

影音專區

民生頭條
醫聲醫事
Contact Us

聯絡我們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 2024 民生頭條 All rights reserved.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主頁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智慧健康
    • 永續生活
  • 影音
  • 專欄
  • 新聞
    • 國際
      • 國防
    • 娛樂
      • 遊戲
    • 專欄作家
    • 政治
    • 財經
    • 社會
    • 科技
  • 合作媒體
    • 中華超傳媒
    • 火報
    • 享民頭條
    • 南部中心
    • 優活健康網
    • 百傳媒

© 2022 民生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