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頭條
Advertisemen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民生頭條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打炒房再追擊/越打越狠!央行看到哪些炒房亂象?

by 好房網
2024-12-08
in 房地產
打炒房再追擊/越打越狠!央行看到哪些炒房亂象?

打炒房再追擊/越打越狠!央行看到哪些炒房亂象?

好房網News記者林和謙/台北報導

從2018年台商回流之後,大量資金回台,加上Covid-19疫情爆發,受主要經濟體寬鬆貨幣政策影響,全球利率走低,使得房價飆漲趨勢變本加厲,其中也衍生房市炒作、排隊購屋、哄抬等亂象,房價衝高引發民怨,也讓主管機關頭痛。109年(2020年)12月初,行政院提出「健全房地產市場方案」,結合政府各相關部會的政策及力量來穩定房地產市場,央行為其中一環,為防範過多銀行信用資源流向不動產,央行也適時推出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就在2020年12月8日祭出第一波信用管制措施,一直到今(2024)年9月19日的,共推出七波信用管制,除了要調控房市、管控信用資源合理使用,也要抑制民眾看漲房價預期心理。
 
房地產學者提醒,國內這波房市熱其實是畸形的,是因為市場資金過多堆積起來的熱潮,但普遍民眾的收入及所得不高、消費力也不強,整個市場結構與情況有點扭曲,貧富差距更加擴大,形成惡性循環。
 
央行在2020年12月8日祭出第一波信用管制,到今年9月19日共推七波管制,除了要調控房市、管控信用資源合理使用,也要抑制看漲房價預期心理。圖/好房網News記者林和謙/攝
這次《平均地權條例》修法針對預售屋限制換約採「不溯及既往」,可能削弱了殺傷力、衝擊房市的力道?圖/好房網News記者林和謙/攝
 
在2020年12月初央行第一波信用管制出手時,央行總裁楊金龍說,外界對房市改善有很深的期待,加上行政院推出健全房地產市場方案,經過周全討論,因此央行提出新修正的選擇性信用管制,是很合適的時機 ,我們希望符合社會期待,因此儘速推出。行政院於2020年12月中旬指出,對於打炒房措施,政府的態度就是房屋不能當一般商品炒作,或是有人利用不合理手段,如炒紅單、利用銀行貸款炒房,造成房價不合理上漲。針對這些情形政府都會拿出手段因應,包括不動產貸款的限制、相關政策工具,一定會積極進行。
 
除了2020年12月的央行第一波信用管制,到了2021年內政部「實價登錄2.0」、以及財政部的「房地合一稅2.0」持續推出,加上2023年內政部《平均地權條例》修法、嚴格限制預售屋換約轉售,再到今年7月1日上路的財政部囤房稅2.0政策,政府各部會幾乎使出全面性的壓抑措施。
 
而2020年至今,各部會的房市及稅制政策中,央行也祭出多達七波信用管制。央行經研處官員表示,2020年12月初的第一次不動產貸款管制措施,主要是規範高風險貸款戶,不會影響首購、換屋等實質需求族群的房貸,當時市場資金充沛,我們要求銀行持續強化不動產授信風險控管,除了注重其利潤、也要注意社會責任,須妥善配置資源。
 
2021年3月18日央行第二波信用管制出手,央行說,因發現銀行在不動產貸款的增幅還是大,因此再修正不動產貸款管制措施,包括自然人、公司法人貸款成數都有調整。包括全國公司法人購置住宅貸款最高成數一律4成;全國自然人購置住宅貸款第3戶最高貸款成數由6成降到5.5成,並新增第4戶以上購屋貸款最高成數從6成降至5成;且都無寬限期。此外,購買高價住宅(豪宅)最高成數,從6成降到5.5成,並新增第4戶(名下已有3戶房貸者)以上高價住宅貸款最高成數由6成降為4成,無寬限期;也新增工業區閒置土地抵押貸款措施,最高限貸5.5成。
 
2021年9月、12月央行又接連祭出第三與第四波信用管制措施,針對擁多屋民眾申辦房貸、工業區閒置土地抵押貸款、購地貸款都再作限制;央行官員指出,這幾波下來,已有助於銀行降低授信風險,但當時觀察到,全體銀行不動產貸款集中度仍高,為強化管理銀行信用資源,避免流向囤房、囤地,所以決定再修正選擇性信用管制政策。
 
2023年6月中旬的央行理監事會議,央行中止了連五次升息,因觀察到國內通膨緩步回降,並考量到整體經濟情勢,所以維持政策利率不變。而當時第五次信用管制出現,央行官員說明,當時國內全體銀行不動產貸款占總放款比率仍高,加上2023年第1季自然人新申貸第2筆購屋貸款人數及占比都比上一季增加,且自然人申辦特定地區第2戶購屋貸款的平均貸款成數居高且持續上升,為持續強化管理銀行信用資源,降低相關授信風險,所以新增規範自然人於六都及新竹地區第2戶購屋貸款最高成數上限為7成。
 
而今年6月中旬的第六波與9月19日的第七波信用管制,力道明顯逐步加大,央行總裁提醒外界應記取「房市過熱」不利經濟金融穩定的啟示!央行經研處官員表示,我們觀察到申辦特定地區第2戶購屋貸款的撥款金額呈增加趨勢,為持續強化管理銀行信用資源,降低授信風險,今年6月中調降自然人特定地區(六都與新竹)第2戶購屋貸款最高成數上限為6成。
 
而第七波再加重力道,不僅調升存款準備率1碼,還包括新增名下有屋者申請第一戶房貸無寬限期、第二戶購屋貸款成數降為五成且實施範圍擴大至全國等,且餘屋貸款最高成數由4成降為3成,緊縮房市金流的力道出乎市場預料,被外界稱為央行「史上最猛打炒房手段」。央行經研處官員指出,其實觀察總購屋貸款數據,推估今年上半年有近2成民眾已有房屋、但仍然申請1筆購屋貸款,若給其寬限期,容易用於短期炒房,並非好現象,必須控管。此外,該規範也可防堵此類借款人利用銀行貸款進行炒房,並可避免銀行資金流於囤房,另外,餘屋貸款成數再調降,可加速建商出售餘屋,增加住宅供給,對抑制房價上漲有助益。
 
至於會不會再有第八波信用管制出現?央行總裁楊金龍於今年11月中旬在立法院接受立委質詢時表示,第七波管制主要有三大目的,包括:對銀行進行道德勸說,盼其自主調整不動產放款、不過度集中房地產;第二為希望讓首購族可順利取得銀行貸款;最後則希望扭轉大眾對於房價上漲的預期心理。央行評估,目前這三個目的已經達到,也預期房價會在2025年中「慢慢下來」,讓房市逐步軟著陸。
延伸閱讀→
真實案例! 房產一買一賣價差49%
新北客製化紙箱工廠提升開箱體驗
拜月老無效?只要6分鐘求桃花 順利找到另一半
北台灣「房價凹陷」曝! 30分到台北「10年屋不用1千萬」
打炒房再追擊/越打越狠!央行看到哪些炒房亂象?
Previous Post

大寮戶政神助攻 促成未婚男女覓得良緣

Next Post

不婚族存款曝光「沒人繼承還要買房嗎?」網給最佳解:有退路!

Related Posts

三商美福雙城開展 八德、關新門市亮相

三商美福雙城開展 八德、關新門市亮相

2025-05-14
三商美福雙城開展 「桃園八德」、「新竹關新」門市嶄新亮相

三商美福雙城開展 「桃園八德」、「新竹關新」門市嶄新亮相

2025-05-14
苗栗包租代管首選 頭份竹南優質房源 輕鬆入住理想家

苗栗包租代管首選 頭份竹南優質房源 輕鬆入住理想家

2025-05-14
房價只漲不跌神話破滅?三大信心指標潰散中

房價只漲不跌神話破滅?三大信心指標潰散中

2025-05-14
買房陷「3選1」拉鋸戰!網秒選:還能多10~15%錢買下一間

買房陷「3選1」拉鋸戰!網秒選:還能多10~15%錢買下一間

2025-05-14
低價爽住天龍國!「這路段」房價全台北最甜-平均987萬買到房

低價爽住天龍國!「這路段」房價全台北最甜 平均987萬買到房

2025-05-14
Next Post
不婚族存款曝光「沒人繼承還要買房嗎?」網給最佳解:有退路!

不婚族存款曝光「沒人繼承還要買房嗎?」網給最佳解:有退路!

最新新聞

儀式感滿滿!承億酒店《賀鴨郎ㄟ五吉粽》端午禮盒限量搶購-鹹甜雙粽+秘製辣醬一次到位

儀式感滿滿!承億酒店《賀鴨郎ㄟ五吉粽》端午禮盒限量搶購 鹹甜雙粽+秘製辣醬一次到位

2025-05-14
長榮航空機上wi-fi大升級-今年7月啟動全新免費上網服務

長榮航空機上Wi-Fi大升級 今年7月啟動全新免費上網服務

2025-05-14
曖昧期約會穿搭教學!灰色系搭配nb鞋款,讓愛情更有感覺!

曖昧期約會穿搭教學!灰色系搭配NB鞋款,讓愛情更有感覺!

2025-05-14
「廟街潮時尚」5月24號隆重開場-韓籍啦啦隊女神也到場站台 針織女王潘怡良攜手四大院校打造跨界文化美學大秀

「廟街潮時尚」5月24號隆重開場 韓籍啦啦隊女神也到場站台 針織女王潘怡良攜手四大院校打造跨界文化美學大秀

2025-05-14
數位無限榮獲2025-computex-best-choice-award、ai創新雙肯定獎

數位無限榮獲2025 COMPUTEX Best Choice Award、AI創新雙肯定獎

2025-05-14
木作專家守護空間安全,科適空間設計打造客製化高品質空間

木作專家守護空間安全,科適空間設計打造客製化高品質空間

2025-05-14
About Us

關於我們

「民生頭條」以社群共享、優質新聞為價值核心,在新聞、影音、節目、直播及社群方面深獲網友喜愛。沒有腥羶色與政治新聞,重視名家共筆,採用口碑行銷、社群分享、大數據調查,並引入區塊鏈創造媒體新價值,使本網站在台灣網路觸及率超過8成。
Videos

影音專區

民生頭條
醫聲醫事
Contact Us

聯絡我們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 2024 民生頭條 All rights reserved.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主頁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智慧健康
    • 永續生活
  • 影音
  • 專欄
  • 新聞
    • 國際
      • 國防
    • 娛樂
      • 遊戲
    • 專欄作家
    • 政治
    • 財經
    • 社會
    • 科技
  • 合作媒體
    • 中華超傳媒
    • 火報
    • 享民頭條
    • 南部中心
    • 優活健康網
    • 百傳媒

© 2022 民生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