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頭條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民生頭條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起床下背痛,當心僵直性脊椎炎!醫:惡化恐骨融合成「竹節狀脊椎」

by 商情中心
2024-12-25
in 優活健康網
起床下背痛,當心僵直性脊椎炎!醫:惡化恐骨融合成「竹節狀脊椎」

起床下背痛,當心僵直性脊椎炎!醫:惡化恐骨融合成「竹節狀脊椎」

55歲黃男從10多年前開始,早上一起床就會有下背疼痛的問題,尤其清晨睡醒時最嚴重,直到午後才緩解,原以為與睡姿有關係,四處求醫才檢查出是僵直性脊椎炎;近幾個月來症狀陸續擴散至從頸部延伸到下背部,伴隨雙側肩膀及左側髖部疼痛,經奇美醫院風濕免疫科主治醫師陳昭宇以免疫調節藥物,搭配運動、生活型態調整及復健治療,才逐漸獲得改善。

陳昭宇表示,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免疫系統異常所造成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影響脊椎和骨盆關節,好發20~40歲男性,主要症狀為下背部、臀部的疼痛,也就是所謂的發炎性下背痛,台灣盛行率為0.1~0.4%。

僵直性脊椎炎好發40歲以下

陳昭宇說明,僵直性脊椎炎的患者初次症狀發作時,大多小於40歲,次數逐步頻繁出現,尤以清晨快起床時最好發,常有雙側臀部交互疼痛,醒來活動後,症狀才會慢慢緩解,但期間長達1小時以上,休息也無濟於事,發生時間持續超過3個月,年輕族群要注意。

陳昭宇進一步解釋,僵直性脊椎炎的成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瞭,但研究顯示,遺傳因素扮演重要角色,特別是與B27型人類白血球抗原基因的相關性,環境因素(例如抽菸)和免疫系統異常也可能促進疾病發展。

小心脊椎融合成竹節狀脊椎

陳昭宇指出,隨著病情進展,脊椎的運動範圍可能會逐漸減少,導致脊椎的僵硬和變形,最終可能出現脊椎融合的情況,形成所謂的「竹節狀脊椎」。此外,部分患者可能會出現其他全身性併發症:

  • 關節炎症:如髖關節、膝關節
  • 骨點發炎而導致疼痛:腳後跟痛、胸痛、膝蓋附近
  • 眼睛:虹膜炎
  • 腎臟:A型免疫球蛋白腎炎
  • 心臟:無症狀且輕微的主動脈瓣閉鎖不全或傳導阻滯
  • 肺臟:上肺部纖維化

黃男經X光檢查,發現其雙側薦腸骨關節已完全融合,頸椎下段到腰椎也有脊椎黏合情況,由於他長期使用非類固醇消炎藥,因此改以別的免疫調節藥物。

免疫調節藥物搭配復健可改善

陳昭宇解釋,僵直性脊椎炎會藉由臨床症狀、病史及影像學檢查來診斷。醫師會詢問症狀及家族史,並透過X光檢查能看出薦腸骨關節和脊椎的變化,但早期階段的疾病可能無法檢測出異常。磁振造影檢查(MRI)檢查則能更早期地檢測到關節及骨頭的炎症變化。此外,抗原檢測也有助於診斷。

陳昭宇強調,僵直性脊椎炎目前尚無根治方法,主要以控制症狀和改善生活質量為目標。非類固醇抗炎藥(NSAIDs)是常用的治療藥物,能有效減輕疼痛和炎症。然而,對於病情較重的患者,可能需要使用生物製劑或標靶治療來控制病情。

除了藥物治療,陳昭宇建議,接受物理治療、維持良好的姿勢和建立定期運動習慣,也是不可或缺的治療方式,有助於維持脊椎的靈活性和功能。對於患者的長期管理至關重要。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Previous Post

房價預期下跌心理越來越明顯!他曝「雙降趨勢」

Next Post

明明朋友很多,卻總是感到寂寞?心理師揭「孤獨病患者」避免1件事

Related Posts

孩子長不高怎麼辦?該吃轉骨方嗎?中醫揭做到「這件事」才有效果

孩子長不高怎麼辦?該吃轉骨方嗎?中醫揭做到「這件事」才有效果

2025-07-01
天然洗髮精就等於安全?髮型師解析「5大關鍵成份」油性頭皮別用這種

天然洗髮精就等於安全?髮型師解析「5大關鍵成份」油性頭皮別用這種

2025-07-01
血糖偏高沒關係?醫示警:糖尿病前期「這種失智症」風險增54%

血糖偏高沒關係?醫示警:糖尿病前期「這種失智症」風險增54%

2025-07-01
高尿酸不只釀中風!醫揪「6大疾病」與高尿酸有關:數值異常快就醫

高尿酸不只釀中風!醫揪「6大疾病」與高尿酸有關:數值異常快就醫

2025-07-01
畢業即失業⋯找工作好焦慮?中醫教你「2招順心肝」:多吃健脾食物

畢業即失業⋯找工作好焦慮?中醫教你「2招順心肝」:多吃健脾食物

2025-07-01
孩子不想讀書,成績不好要逼嗎?國小老師教「1招」給孩子多點動力

孩子不想讀書,成績不好要逼嗎?國小老師教「1招」給孩子多點動力

2025-06-30
Next Post
明明朋友很多,卻總是感到寂寞?心理師揭「孤獨病患者」避免1件事

明明朋友很多,卻總是感到寂寞?心理師揭「孤獨病患者」避免1件事

最新新聞

「防堵詐騙假冒銀行」新防線!花蓮二信與詮力科技合作導入「68216」簡訊發送專屬身份辨識碼

「防堵詐騙假冒銀行」新防線!花蓮二信與詮力科技合作導入「68216」簡訊發送專屬身份辨識碼

2025-07-01
鉅鈜營造總裁蕭羣「夢想起飛太空站」助台灣產業實現AI轉型邁向全球

鉅鈜營造總裁蕭羣「夢想起飛太空站」助台灣產業實現AI轉型邁向全球

2025-07-01
解鎖夏天,踏趣美侖 等您來體驗

解鎖夏天,踏趣美侖 等您來體驗

2025-07-01
臺灣超人氣「貓貓蟲咖波」攜手WePlay 展開奇幻冒險之旅

臺灣超人氣「貓貓蟲咖波」攜手WePlay 展開奇幻冒險之旅

2025-07-01
卡西歐宣佈XG組合擔任G-SHOCK品牌全球大使

卡西歐宣佈XG組合擔任G-SHOCK品牌全球大使

2025-07-01
EASY SHOP再度聯手康是美直攻200家門市!新品「開運褲」7月登場 美感×運氣一次到位

EASY SHOP再度聯手康是美直攻200家門市!新品「開運褲」7月登場 美感×運氣一次到位

2025-07-01
About Us

關於我們

「民生頭條」以社群共享、優質新聞為價值核心,在新聞、影音、節目、直播及社群方面深獲網友喜愛。沒有腥羶色與政治新聞,重視名家共筆,採用口碑行銷、社群分享、大數據調查,並引入區塊鏈創造媒體新價值,使本網站在台灣網路觸及率超過8成。
Videos

影音專區

民生頭條
醫聲醫事
Contact Us

聯絡我們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 2024 民生頭條 All rights reserved.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主頁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智慧健康
    • 永續生活
  • 影音
  • 專欄
  • 新聞
    • 國際
      • 國防
    • 娛樂
      • 遊戲
    • 專欄作家
    • 政治
    • 財經
    • 社會
    • 科技
  • 合作媒體
    • 中華超傳媒
    • 火報
    • 享民頭條
    • 南部中心
    • 優活健康網
    • 百傳媒

© 2022 民生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