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頭條
Advertisemen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民生頭條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30歲後不敢裸辭?教你1招職涯規劃:設計屬於你的「雙軌人生」

by 商情中心
2025-01-09
in 優活健康網
30歲後不敢裸辭?教你1招職涯規劃:設計屬於你的「雙軌人生」

30歲後不敢裸辭?教你1招職涯規劃:設計屬於你的「雙軌人生」

30歲一定要當到主管嗎?30歲還可以裸辭嗎?再轉職是否風險太高?不少年輕人受到「三十而立」觀念侷限,到了30歲便開始出現職場焦慮,就怕被競爭力判出局,但事實上你不孤單!《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打破年齡焦慮迷思,教你用「奧德賽計畫」設計屬於你的雙軌人生。

你也有年齡焦慮嗎?擔心年齡大了的自己不再被人喜歡、求職路上也不再順遂?這次讓我們一起看見焦慮背後的迷思,豁然面對年齡增長後的人生吧!

「30歲,挑逗且充滿生機。」(Thirty, flirty and thriving.)這是電影《13 Going on 30》對30歲下的註解。電影講述13歲的女孩Jenna一直充滿對大人世界的憧憬,期待著快點長大,熱愛時尚產業的她,想像著自己成為事業有成、風情萬種的30歲。

然而在實際體驗過30歲的生活後,她才發現在骨感的現實中,那個被社會期待豢養出的關於30歲的想像,十分空泛也不有趣。如今距離電影上映近20年,當年演出幼年Jenna的演員也早已走到30歲那一步。

時間過得好快,回望過去,你我小時候,可能都經歷過那種為了考試、人際而煩惱的時期。那時候的煩惱小小的,但對彼時的你我來說卻尚不可負荷,於是我們渴望跳過青春期的混亂、期待長大進入成年期,想像著那時生活才真正開始。

然而當有天我們終於到了那裡,你卻又覺得比起期待一個新篇章的開啟,更多的是對生命某個重要部分即將結束的惆悵,於是很多人都陷入了對30歲感到焦慮的狀態。

從數據看30歲職場焦慮

事實上你不是孤單的,讓我們看看一些數據,讓你知道其實許多人正更你共享著同樣的「30焦慮」。根據慈善機構Relate於2022年公布的一項調查發現,25至39歲人中有77%的比例感到步入人生不同階段的壓力。

更早些時候職場社群平台LinkedIn也在2017年發表了一項全球性的調查,調查發現有75%年齡介於25~33歲間的青年人,正經歷著「青年危機」(quarter-life crisis)——30歲前後,因為事業、財務及人際關係,而經歷不安及自我懷疑的時期。

然而你有想過這些數字為何得以牽動如此強大的情緒、我們對這些數字的背後又是由何而來嗎?30歲又是如何成為焦慮一代的里程碑?在面對30歲的職場焦慮時,我們又該怎麼克服呢?

不妨,讓我們聚焦在職場上,點出那些沉重的、窒息的,你我都可能背負的關於30歲的職場焦慮有哪些?

30歲還可以裸辭嗎?

有一種普遍的社會敘事認為,二十代有無盡探索、冒險、享樂的本錢,也能竭盡所能地弄清自身的愛好,但在這一代結束前,我們必須磨平對生活探索的好奇、抹去一切的不穩定和不確定性。

一旦踏入30歲,關於你必須「穩定」的預期紛杳而至,但假設30代的我們,在這時發覺自身所好,想去嘗試的話,那我們還有裸辭的權利嗎?

擁有「婚紗女王」美譽的華裔設計師Vera Wang在40歲時才轉職,從她的轉職故事也許你能看見堅持、創新,逆境中成功的勇氣。

在創立自己的婚紗品牌Vera Wang之前,Vera Wang曾是Vogue的時尚編輯,但她卻毅然決然地在加入Vogue的第16年,因為意識到編輯的工作已並非心之所向,而選擇裸辭資深時尚編輯的職位,轉而追求設計衣服的夢想。

她在中年時才決定轉行成一名時裝設計師,彼時的她沒有正式的設計學位,更沒有任何服裝設計的經驗,然而她依舊靠著個人的審美和對細節的在意,以及精湛的工藝,一躍成為一眾明星搶著購入的婚禮,也開始讓她的品牌Vera Wang展露頭角。

經歷裸辭再轉職的Vera Wang得到了這樣的啟發:「如果你發現自己在某個領域內的熱情正在消退,那就是嘗試一些新事物的時候了。不要害怕改變,害怕尋找新的靈感和刺激。」

延續她的想法,當心底出現想追求的事物時,你也可以試著用未來5年、10年後的角度,向自己約定一個讓自己在30歲後依然能勇敢嘗試的時限,並立好停損點,接著勇敢踏出,畢竟沒有嘗試過的話,你可能永遠留下「What if」的念想。

在30歲裸辭、跳脫原先穩定的環境去追求一個你也無法清楚的未來,肯定不容易,身處轉換跑道之際的你,可能也會覺得這一段嘗試的時期好長,你看不到未來在哪,會自我懷疑30歲時還能試錯嗎?

但在挺過這一段勇敢嘗試的時間後,你會發現在漫漫人生中,你停下腳步的這段日子,其實不如你想像中的漫長,但你卻有可能因此成為,讓你離理想中 30 歲的模樣更接近的一大助力。

記得,當生活向我們招手時,我們永遠都有回應它的權利!

30歲就一定要當到主管嗎?

「三十而立」這句孔子對30歲時的評價,被寫進課本裡、刻進腦海裡,成為社會潛藏著、被奉行的圭臬。而他口中的「立」,其中之一「立業」,更是直指30歲的人們應該確立自己所從事的事業。

放在現代的脈絡下,也許理想中的職涯進程是20初頭進公司,在公司、職場打轉、學習;30歲前升主管,即便不是大主管,至少也要是小部門的主管。但假設你所追求的不是事業有成的生活呢?

Netflix《雙軌人生》展示的正是不同選擇,所引導出的不同結果。劇情描述女主角是一位對動畫製作有著極大熱忱的學生,在大學畢業前夕,因為懷疑自己懷孕因此選擇驗孕,從此人生走向了兩個不同的方向:一個是為了孩子放棄夢想,回到家鄉的她、另一個則是沒有懷孕,來到洛杉磯逐夢的她。

觀影時你會發現,你很難斷言哪一種選擇最好,這時我們可以參考史丹佛大學人生設計課使用的奧德賽計畫,規劃出屬於你的「雙軌人生」。執行奧德賽計畫時,你需要透過以下模板試想出3個版本、時長5年的人生計劃,3個版本分別為:

  • A(As usual)計畫:目前想做的事
  • B(Breakthrough)計畫:萬一A計畫生變你會做的事
  • C(Creative & Carefree)計畫:忽略現實限制你會想過的生活

計畫書寫方式則如下:

  1. 按照各版本設定,書寫每年計畫
  2. 評估該計畫在資源(握有的資源是否可幫助計畫執行?)、喜歡(是否喜歡這計畫下的生活?)、信心(對達成該版本生活是否有信心?)、一致的(計畫和自身人生觀、工作觀是否一致?)程度
  3. 評估計畫可能面臨的問題
  4. 為計畫命名

就像小時候想像著大人模樣可以如何可能的你,現在也著手構建、試想怎麼樣的人生才是你想要的吧!

30歲月薪多少才正常

當年近30歲時,也許你會發現突然間,周圍的人開始有買房、買車的規劃,因此開始談論抵押貸款,進一步會延伸的就是為了達成這些目標,每月薪水應該多少的話題,無形中形成了所謂30歲月薪應該多少的標準。

然而正如前述奧德賽計畫的討論,你所規劃、期待的不同人生,對應的收入標準會有所不同,因此沒有一個通體適用的準則,告訴你30歲的月薪應該要多少才正常,所謂的正常也許根本不存在,端看你所企盼的人生長怎樣。

又假設我們以另一個角度——「幸福感」出發討論,那麼你也可以思考是什麼讓你感到幸福,試著重塑你的幸福感來源,列舉出那個讓你感到幸福的事物是什麼,是令人稱羨的收入、穩定的關係、還是工作生活平衡的日子。

然後以以終為始的思維,思考要讓滿足這些幸福的情況,需要滿足哪些條件,接著才回頭訂立屬於自己的月薪標準。

致步入30的你,即使此刻感到焦慮,也記得輕聲地告訴自己這份焦慮很正常,但我們有選擇,可以勇敢直面它、承接它,勾勒出自己期待的模樣,要知道,那些因年齡而長出的智慧、歷練都不是假的。

致尚未步入30的你,即便還沒走到那個會讓你有點焦慮的年紀了,不妨都讓我們在各個年齡,努力的看見自身優勢,創造自己的價值,豁然開朗的面對享受不同階段,人生的不同風景。

延伸閱讀:
「起身創造本身就是藝術,行動是最大的療癒」與高瑞希聊,拿回生命的勇氣和力量
日本25~39歲女性工作比例逾8成,想當經理者翻倍|日本女性職場進化中

(本文獲女人迷授權轉載,原文為:30歲的職場焦慮:可以裸辭嗎?月薪多少才正常?一定要當到主管嗎?)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Previous Post

不婚不生快樂一生?盤點不結婚的6大好處:賺錢自己花、免去公婆家

Next Post

長期失眠恐誘發失智症 中醫辯證助改善

Related Posts

一言不合就想要離婚?史丹佛榮譽教授:夫妻離婚前先思考「1件事」

一言不合就想要離婚?史丹佛榮譽教授:夫妻離婚前先思考「1件事」

2025-05-19
孩子太聽話不是好事!精神科醫:「沒有叛逆期」的孩子更需要關心

孩子太聽話不是好事!精神科醫:「沒有叛逆期」的孩子更需要關心

2025-05-19
不甘願只當家庭主婦!醫揭「2原因」導致神經衰弱:做家事很痛苦

不甘願只當家庭主婦!醫揭「2原因」導致神經衰弱:做家事很痛苦

2025-05-19
為什麼會有雙下巴?林靜芸揭「3關鍵」形成雙下巴:不只脂肪堆積

為什麼會有雙下巴?林靜芸揭「3關鍵」形成雙下巴:不只脂肪堆積

2025-05-18
口香糖成分竟然是橡膠!吞下去會黏住腸胃嗎?「6大迷思」一次破解

口香糖成分竟然是橡膠!吞下去會黏住腸胃嗎?「6大迷思」一次破解

2025-05-18
生理期適合運動嗎?生理期可以跑步嗎?經期跑步必知「5大注意事項」

生理期適合運動嗎?生理期可以跑步嗎?經期跑步必知「5大注意事項」

2025-05-18
Next Post
長期失眠恐誘發失智症-中醫辯證助改善

長期失眠恐誘發失智症 中醫辯證助改善

最新新聞

世壯運新北歡迎晚會熱血登場 侯友宜:以文化迎賓 展現新北熱情

世壯運新北歡迎晚會熱血登場 侯友宜:以文化迎賓 展現新北熱情

2025-05-19
土庫與萬合學生跨校合作 共騎學習單車戶外課程!

土庫與萬合學生跨校合作 共騎學習單車戶外課程!

2025-05-19
跨世代攜手傳遞感恩 高餐領導社與維新國小 共創母親節溫馨活動!

跨世代攜手傳遞感恩 高餐領導社與維新國小 共創母親節溫馨活動!

2025-05-19
一言不合就想要離婚?史丹佛榮譽教授:夫妻離婚前先思考「1件事」

一言不合就想要離婚?史丹佛榮譽教授:夫妻離婚前先思考「1件事」

2025-05-19
孩子太聽話不是好事!精神科醫:「沒有叛逆期」的孩子更需要關心

孩子太聽話不是好事!精神科醫:「沒有叛逆期」的孩子更需要關心

2025-05-19
不甘願只當家庭主婦!醫揭「2原因」導致神經衰弱:做家事很痛苦

不甘願只當家庭主婦!醫揭「2原因」導致神經衰弱:做家事很痛苦

2025-05-19
About Us

關於我們

「民生頭條」以社群共享、優質新聞為價值核心,在新聞、影音、節目、直播及社群方面深獲網友喜愛。沒有腥羶色與政治新聞,重視名家共筆,採用口碑行銷、社群分享、大數據調查,並引入區塊鏈創造媒體新價值,使本網站在台灣網路觸及率超過8成。
Videos

影音專區

民生頭條
醫聲醫事
Contact Us

聯絡我們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 2024 民生頭條 All rights reserved.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主頁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智慧健康
    • 永續生活
  • 影音
  • 專欄
  • 新聞
    • 國際
      • 國防
    • 娛樂
      • 遊戲
    • 專欄作家
    • 政治
    • 財經
    • 社會
    • 科技
  • 合作媒體
    • 中華超傳媒
    • 火報
    • 享民頭條
    • 南部中心
    • 優活健康網
    • 百傳媒

© 2022 民生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