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頭條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民生頭條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天氣漸冷聚會多疫情恐升溫!醫籲民眾接種疫苗避免重症

by 商情中心
2025-01-21
in 優活健康網
天氣漸冷聚會多疫情恐升溫!醫籲民眾接種疫苗避免重症

天氣漸冷聚會多疫情恐升溫!醫籲民眾接種疫苗避免重症

近期大陸冷氣團來襲、氣溫驟降,也隨著年底到來,聖誕節、跨年活動以及過年春節聚會活動多,流感和新冠病毒疫情升溫。桃園市同心醫療體系姜博文診所陳和謙醫師觀察,目前社區感染案例中,主訴是咳嗽、流鼻水、發燒、喉嚨痛等症狀居多,雖然需要透過快篩檢驗才知道是否為新冠或流感案例,但可以確認的是近期因為呼吸道症狀就診的人真的變多了。

感染新冠除了有重症風險 還可能會留下後遺症

陳和謙醫師表示,有些民眾認為流感比新冠來得可怕,但值得注意的是,感染新冠後雖然通常以類似感冒的症狀出現,但針對高風險族群,仍有併發重症和死亡的風險,且統計上新冠病毒導致的重症和死亡人數是流感的好幾倍。1

另外,有些個案會產生器官或系統上的長新冠後遺症,典型症狀為:慢性疲勞、頭暈、腦霧、呼吸不順、久咳不癒,甚至有些人會出現焦慮、心悸、食慾不振等,陳和謙醫師解釋,雖然這些症狀不容易考證和長新冠有絕對的因果關係,但確實有不少民眾在染疫後出現這類症狀,這也是醫學上更認真看待新冠的原因。

該如何避免新冠重症或死亡的風險?陳和謙醫師建議,「高風險族群」受到的威脅較大,包括長者、嬰幼兒、慢性病族群,例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或慢性肺部疾病、罕見疾病患者等等,而第一線的醫護或照護人員,也是易受感染的族群。一般族群就已經建議要接種疫苗了,這類高風險族群更是需要接種,降低引起嚴重併發症的風險。

民眾出現「疫苗猶豫」 新冠打氣竟比流感低

陳和謙醫師補充,從11月開始,全民都可以公費打新冠疫苗(6 個月以下嬰幼兒除外)2,為了防止疫情升溫,政府呼籲民眾同步施打新冠和流感疫苗,然而從統計數據來看,過往65歲以上長者,流感疫苗接種率約為55%,而目前新冠JN.1疫苗卻只有約7.47% (TW CDC data3),有明顯的落差。

這可能出自於,一般民眾對於新冠疫苗的猶豫心理,包括:擔心出現嚴重不良反應、引起後遺症等。陳和謙醫師表示,大家容易只關注在疫苗副作用或沒有證據的負面消息等,但可能沒有想過「不打疫苗反而會有重症的風險」。根據目前醫學實證,接種疫苗是預防感染的最好方式,且政府既然願意公費讓民眾施打疫苗,代表相當符合效益。

年底天氣漸冷、聚餐聚會活動多,陳和謙醫師建議民眾要勤洗手、酒精消毒、避免去人多的場合,或是要配戴口罩,最重要的是要接種疫苗,打過流感疫苗的民眾也要記得接種最新的JN.1新冠疫苗。陳和謙醫師也特別提醒,不是以前打過疫苗就能一勞永逸,因為新冠病毒持續變異、過去的疫苗保護效果會越來越弱,因此應該要持續更新疫苗,讓體內維持保護力,降低新冠感染後而引起的重症或死亡的風險。4

天氣漸冷聚會多疫情恐升溫!醫籲民眾接種疫苗避免重症

Previous Post

政府「撒錢催生」真的有用!台大研究揭「不孕症補助」投報率高達21.8倍

Next Post

告五人代言高雄冬日遊樂園 人氣運動明星領軍吉伊卡哇入港

Related Posts

抗藥性蔓延警訊 高醫籲「正確用藥+疫苗預防」雙重防線

抗藥性蔓延警訊 高醫籲「正確用藥+疫苗預防」雙重防線

2025-11-10
異位性皮膚炎治療新趨勢 生物製劑到生活調適 找回穩定自信

異位性皮膚炎治療新趨勢 生物製劑到生活調適 找回穩定自信

2025-11-10
因孫子一句「阿公抽菸好臭」陷憂鬱 戒菸門診陪個案成功重拾擁抱

因孫子一句「阿公抽菸好臭」陷憂鬱 戒菸門診陪個案成功重拾擁抱

2025-11-07
異膚治療不中斷!健保新藥想要「再上車」 病友該怎麼做?

異膚治療不中斷!健保新藥想要「再上車」 病友該怎麼做?

2025-11-06
健檢乳房有腫塊怎追蹤?最新微創取樣不留外觀傷痕、助女性安心診斷

健檢乳房有腫塊怎追蹤?最新微創取樣不留外觀傷痕、助女性安心診斷

2025-11-05
慢性腎臟病照護研討會登場 專家齊聚助力第一線照護人員

慢性腎臟病照護研討會登場 專家齊聚助力第一線照護人員

2025-11-05
Next Post
告五人代言高雄冬日遊樂園-人氣運動明星領軍吉伊卡哇入港

告五人代言高雄冬日遊樂園 人氣運動明星領軍吉伊卡哇入港

最新新聞

謝時化創立國旅交流社團 用行動找回生活節奏與方向

謝時化創立國旅交流社團 用行動找回生活節奏與方向

2025-11-15
臺科大郭俞麟教授打造新式儲能電池 提升儲能安全與用電自主量能

臺科大郭俞麟教授打造新式儲能電池 提升儲能安全與用電自主量能

2025-11-15
TCFA號召32家連鎖品牌 AI啟動在地服務升級

TCFA號召32家連鎖品牌 AI啟動在地服務升級

2025-11-15
新城鄉衛生所提升員工為民服務品質專題講座

新城鄉衛生所提升員工為民服務品質專題講座

2025-11-15
臺北市長蔣萬安赴臺北市議會專案報告:北市都更報核量年增逾四成、捷運與行人安全同步強化

臺北市長蔣萬安赴臺北市議會專案報告:北市都更報核量年增逾四成、捷運與行人安全同步強化

2025-11-15
搭乘臺南臺灣好行「梅嶺線」暢遊玉井、楠西與龜丹 登山賞景、泡湯美人湯、品味在地梅子料理一次滿足

搭乘臺南臺灣好行「梅嶺線」暢遊玉井、楠西與龜丹 登山賞景、泡湯美人湯、品味在地梅子料理一次滿足

2025-11-15
About Us

關於我們

「民生頭條」以社群共享、優質新聞為價值核心,在新聞、影音、節目、直播及社群方面深獲網友喜愛。沒有腥羶色與政治新聞,重視名家共筆,採用口碑行銷、社群分享、大數據調查,並引入區塊鏈創造媒體新價值,使本網站在台灣網路觸及率超過8成。
Videos

影音專區

民生頭條
醫聲醫事
Contact Us

聯絡我們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 2024 民生頭條 All rights reserved.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主頁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智慧健康
    • 永續生活
  • 影音
  • 專欄
  • 新聞
    • 國際
      • 國防
    • 娛樂
      • 遊戲
    • 專欄作家
    • 政治
    • 財經
    • 社會
    • 科技
  • 合作媒體
    • 中華超傳媒
    • 火報
    • 享民頭條
    • 南部中心
    • 優活健康網
    • 百傳媒

© 2022 民生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