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頭條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民生頭條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挑戰10天之內丟完東西!極簡主義者教3招整理術:「這時候」丟最好

by 商情中心
2025-02-12
in 優活健康網
挑戰10天之內丟完東西!極簡主義者教3招整理術:「這時候」丟最好

挑戰10天之內丟完東西!極簡主義者教3招整理術:「這時候」丟最好

收納不僅體現在物理上,更影響心理狀態和生活品質。極簡主義者澀谷直人於《從加法開始的極簡生活》一書中,集結了作者自身投入「放手生活」至今所累積的點滴,不論是在人生職涯、金錢管理、科技智能運用、居住空間等各方面,皆以親身實際經驗,指引讀者放追求簡單富足的人生。以下為原書摘文:

介紹整理術的書籍一定會出現兩大派的意見,一派是「一點一點慢慢整理」,一派是「在短時間之內,集中整理」,而我則是完全支持短期集中整理的人。

捨不得丟東西的人共通之處

其實我之前也曾在「極簡主義者出差去!」的企劃拜訪追蹤者的家,幫忙追蹤者減少東西,我也因此發現,捨不得丟東西的人都有「找時間整理東西,或是有空再整理東西」的毛病。找時間整理東西這種「利用零碎的時間整理」會出現下列這些問題:

  • 沒有完整的時間,所以沒辦法搬出所有東西,以至於無法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東西。比方說,要丟衣服的時候,會先把衣櫃裡面的所有衣服攤在地板上,一邊比較衣服,一邊思考這些衣服要如何穿搭,如此一來,就不會丟掉那些「需要的衣服」,也能快速找出不需要的衣服。
  • 很難體驗生活有哪些變化,所以很難維持動力,因為每天只減少1~2個日常用品,生活很難出現明顯的改變。即使是在報廢大型家具或家電這類讓生活產生明顯變化的東西,也會因為沒有完整的時間,而沒空拆解、分類或是移動。減少東西就像是體育競賽。

一口氣集中整理很有效

「拜訪觀眾或是藝人的家,與他們一起整理東西」可說是非常經典、長壽,又受歡迎的電視節目,令人驚訝的是,參加這類企劃的人,通常都有很高的機率可以「逃出垃圾屋」,這或許是因為將自己的情況攤在全國觀眾面前,會有一定的壓力,卻也證明「一口氣丟掉一堆東西」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話說回來,也不是每個人都能拜託電視台來自己的家幫忙,所以在此推薦大家「在星期六、日或是連續假日的一大早丟東西。

  • 從活力十足的「早晨」開始整理,比較不會拖延。
  • 全家人都在,所以能一邊詢問家人的意見,一邊與家人一起丟東西。
  • 街上的人很多,待在家裡比較舒服,也不會遇到假日加價的問題。

建議大家以「最多7天就要丟完」或是「挑戰在10天之內丟完東西」這種天數有限的時程表規劃行程。我這不是在否定「一天要減少〇〇個」或是「趁著空檔慢慢丟」的方法,因為從做得到的部分開始做,讓東西越來越少的目的是一樣的。

這兩種方法的差異只在一口氣找出要丟的東西而已。其實我曾經準備了一個「冗物BOX」,會把「不見一整週也不會有問題」的東西丟進去。

不把東西丟掉形同「負債」

此外,「短期集中」的整理方式有一個最棒的優點,那就是「擁有需要成本」之外,不把明顯多餘的東西丟掉形同「負債」,既然擁有需要成本,那麼不丟掉多餘的東西等於是在「支付利息」。當我們擁有太多東西,這些東西就會佔據一定的樓地板面積,就等於我們1年365天都在為了這些面積白白浪費房租,而且也得為了管理這些東西而消耗時間與體力。

這等於是金錢、時間、體力從破了洞的水桶不斷流失,換個角度來看,這就是一種負債。負責的利息很貴,所以要趁早償清債務,所以我才會建議大家採取「短期集中」的整理方式。

此外,明明丟掉一個東西不是很難,但是當我們覺得「之後再丟好了」,不需要的東西就會不斷增加,從10個增加至100個,甚至最後增加至1000個,這時候要丟,就得耗費不少力氣與時間。這就像是「複利增殖」的感覺,利息會如滾雪球般增加,所以不懂得定期丟東西的人,才會住在垃圾屋。這就是一再拖延的副作用。

「因為沒有時間」「我就是捨不得丟東西」有這些藉口的人總是能編出許多藉口,但要我說的話,這些人「不是沒有時間整理」而是「不想整理,所以沒有時間」,也不是「不懂得整理所以減少不了東西」,而是「不想減少東西,所以學不會整理」。

換言之,他們搞錯了順序,留白是得自行創造的。雖然聽起來殘酷,但我真的想對這些人大聲說「不要逃避取捨這件事」。最重要的是,我們不是為了減少東西而活著。整理東西也要力求迅速精簡,而不是一直拖拖拉拉,沒完沒了。

(本文摘自/從加法開始的極簡生活:澀谷直人的富足人生提案,教你輕鬆拋開數位焦慮,從取捨練習找到真正的自由/墨刻出版)


歡慶好友破5,000人!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填問卷抽獎送5,000元禮券!

Previous Post

青埔房價太衝遇「房市反轉」!他曝屋主「不讓利10~15%」難成交

Next Post

老是被別人說的話左右?心理師教你「3關鍵」調適自我:別照單全收

Related Posts

抗藥性蔓延警訊 高醫籲「正確用藥+疫苗預防」雙重防線

抗藥性蔓延警訊 高醫籲「正確用藥+疫苗預防」雙重防線

2025-11-10
異位性皮膚炎治療新趨勢 生物製劑到生活調適 找回穩定自信

異位性皮膚炎治療新趨勢 生物製劑到生活調適 找回穩定自信

2025-11-10
因孫子一句「阿公抽菸好臭」陷憂鬱 戒菸門診陪個案成功重拾擁抱

因孫子一句「阿公抽菸好臭」陷憂鬱 戒菸門診陪個案成功重拾擁抱

2025-11-07
異膚治療不中斷!健保新藥想要「再上車」 病友該怎麼做?

異膚治療不中斷!健保新藥想要「再上車」 病友該怎麼做?

2025-11-06
健檢乳房有腫塊怎追蹤?最新微創取樣不留外觀傷痕、助女性安心診斷

健檢乳房有腫塊怎追蹤?最新微創取樣不留外觀傷痕、助女性安心診斷

2025-11-05
慢性腎臟病照護研討會登場 專家齊聚助力第一線照護人員

慢性腎臟病照護研討會登場 專家齊聚助力第一線照護人員

2025-11-05
Next Post
老是被別人說的話左右?心理師教你「3關鍵」調適自我:別照單全收

老是被別人說的話左右?心理師教你「3關鍵」調適自我:別照單全收

最新新聞

臺科大郭俞麟教授打造新式儲能電池 提升儲能安全與用電自主量能

臺科大郭俞麟教授打造新式儲能電池 提升儲能安全與用電自主量能

2025-11-15
TCFA號召32家連鎖品牌 AI啟動在地服務升級

TCFA號召32家連鎖品牌 AI啟動在地服務升級

2025-11-15
新城鄉衛生所提升員工為民服務品質專題講座

新城鄉衛生所提升員工為民服務品質專題講座

2025-11-15
臺北市長蔣萬安赴臺北市議會專案報告:北市都更報核量年增逾四成、捷運與行人安全同步強化

臺北市長蔣萬安赴臺北市議會專案報告:北市都更報核量年增逾四成、捷運與行人安全同步強化

2025-11-15
搭乘臺南臺灣好行「梅嶺線」暢遊玉井、楠西與龜丹 登山賞景、泡湯美人湯、品味在地梅子料理一次滿足

搭乘臺南臺灣好行「梅嶺線」暢遊玉井、楠西與龜丹 登山賞景、泡湯美人湯、品味在地梅子料理一次滿足

2025-11-15
全臺貓奴暴動!貓奴夢幻車牌「CAT-8888」57.6萬決標!擠進臺灣最貴車牌前十名

全臺貓奴暴動!貓奴夢幻車牌「CAT-8888」57.6萬決標!擠進臺灣最貴車牌前十名

2025-11-15
About Us

關於我們

「民生頭條」以社群共享、優質新聞為價值核心,在新聞、影音、節目、直播及社群方面深獲網友喜愛。沒有腥羶色與政治新聞,重視名家共筆,採用口碑行銷、社群分享、大數據調查,並引入區塊鏈創造媒體新價值,使本網站在台灣網路觸及率超過8成。
Videos

影音專區

民生頭條
醫聲醫事
Contact Us

聯絡我們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 2024 民生頭條 All rights reserved.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主頁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智慧健康
    • 永續生活
  • 影音
  • 專欄
  • 新聞
    • 國際
      • 國防
    • 娛樂
      • 遊戲
    • 專欄作家
    • 政治
    • 財經
    • 社會
    • 科技
  • 合作媒體
    • 中華超傳媒
    • 火報
    • 享民頭條
    • 南部中心
    • 優活健康網
    • 百傳媒

© 2022 民生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