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最大聲/高雄報導
為回應進修部二技學生對實務接軌與職涯發展的學習需求,樹德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社工系)特別辦理「保護性社會工作與心理衛生服務實務」職涯講座,邀請高雄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吳素秋總督導,以及高雄市苓雅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余佳音督導,分享自身豐富的實務經驗與專業觀察,協助學生更深入理解當前社工領域的挑戰與未來發展方向。
講座由社工系主任徐國慶教授主持,包括李新民老師、陳明賢老師與陳重吟主任也一同出席。吳素秋總督導主講「保護性社工服務現況——以高雄市為例」。講者以統計數據、實務制度與案例分析,為學生解析保護性社工在現行社會安全網架構下的重要角色與挑戰。吳素秋指出,截至113年底,高雄市家防中心社工總人數高達268人,涵蓋兒少保護、成人保護、性侵害防治、老人與身障保護等多重任務,平均每位社工每月處理案件約11件次,因此社工必須具備全方位的評估能力與跨網絡整合協調力,因為處理的對象,不是個案而是一個家庭系統。特別引起學生關注的是總督導分享的「案件回應流程圖」與「處遇策略實例」,不僅讓學生具體了解保護性社工的工作邏輯,更點出情緒管理、倫理判斷與風險控管能力的養成,是未來職場能否勝任的關鍵。
余佳音督導則以「心理衛生社會工作處遇實務——以高雄市為例」主題分享自身在衛生局、兒保、性侵、收出養與安置機構等多年歷練,帶領學生從「社安網2.0」的政策脈絡進入現場服務的實際操作。余督導並詳細介紹高雄市心衛中心自107年起的發展歷程,目前已完成林園、杉林、楠梓、鹽埕等地區的據點建構,佈建跨專業團隊,結合心理師、職能治療師、社工師與自殺關訪員,實踐多元化的在地心理健康服務。余督導強調心衛社工的任務,是走入社區、走入人心,協助案家『重啟穩定』的可能。
講師也介紹了社工人員的進用標準與薪資待遇,並針對實習與即將投入職場的學生提出建議,如面試準備、履歷設計、面談應對技巧等。此外,講師也提到成為社會工作者不是為了成為英雄,而是願意在他人脆弱的時刻陪伴在旁、照亮前行的一段路。相信每一位參與講座的學生,已在心中悄悄點燃這盞屬於自己的光。
徐國慶系主任除了感謝兩位講師的分享,讓學生不只看到社會工作的廣度,更感受到這個行業的深度。看到學生們從一開始的困惑轉變成現在的投入與堅定,就是辦理講座最大的成就。陳明賢老師看到學生在講師問答時踴躍發言,提出具體問題,甚至有同學主動詢問實習與職缺,認為代表大家對未來的職涯已開始規劃,願意為自己的專業負責。
社工系此次講座為學生搭建起理論與實務間的橋樑,讓即將畢業或進入實習的進修部學生能提前理解職場現況、調整心態與裝備能力。該系未來也將持續與第一線實務場域建立連結,辦理系列職涯工作坊、實習輔導與校友經驗分享,協助學生穩健走向助人工作的專業旅程。

▲徐國慶主任(左)感謝吳素秋總督導(右)蒞校分享社工經驗。圖/樹科大提供

▲余佳音督導以「心理衛生社會工作處遇實務—以高雄市為例」為主題分享經驗。圖/樹科大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