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經歷老化時,身體的各個器官都會出現變化,其中心血管系統的變化對健康的影響最不可忽視。日本池谷醫院院長池谷敏郎於《血管回春術,年輕20歲》一書中,分享「血管保養」的方法,並引用最新研究顯示,只要方法正確,任何年齡的人血管都能回春。以下為原書摘文:
血管老化會出現3種變化
我創立的診所已經營27年,因血管問題來求診的患者來自日本各地。對於總喊「這裡痛、那裡痛」的病患,我總和他們分享血管回春術,並根據其身體狀況,告訴他們可以實踐哪幾個技巧。奇妙的是,乖乖配合的患者,回診時都明顯年輕許多,且很有活力。
來自這些病患的正向回饋,讓我相信這套回春術確實有用。這種利人利己的成就感,千金不換。我希望透過本書的提示,能讓更多人體驗血管減齡的奇蹟。有些人過了40歲,瞬間變得糙老,讓身邊的人忍不住調侃:「長得真『成熟』。」這些人主要有以下幾種變化:
1. 一臉老相
有一個男性保養品的電視廣告,因為不老男神加持,成為街頭巷尾的話題。
廣告出現這些對話:
「無法相信那個人年紀其實很大。」
「怎麼做到的?」
「是靠飲食保養嗎?」
「因為領帶顏色讓人看起來很年輕嗎?」
「不是,你看他的肌膚看起來好Q彈!」
當我第一次看到這支廣告時,佩服得五體投地。因為人給外界的印象除了表情以外,再來就是肌膚的潤澤與彈性,這才是讓我們看起來精神奕奕的關鍵。特別是疫情爆發後,視訊越來越普遍。相信不少人看到螢幕上的自己,才意識到臉部肌膚乾燥、不光滑。
2. 小腹
所謂的中年發福,就是指腹部堆積內臟脂肪。駝背,頭向前傾,看起來像沒有脖子似的;因腹部有內臟脂肪,所以挺著一個大肚子⋯⋯擁有這種體型的中年人隨處可見。然而,其實這些人之中有的根本還沒到中年期,卻因為肥胖,讓他們外表年齡比實際年齡還大。
在美國商業界的菁英層中,曾經將肥胖視同疏於自我管理。即便是在日本,身材纖瘦精實的男性絕對比鮪魚肚的大叔更為吃香。更別說面對初次拜訪的客戶,前者更能給對方留下好印象和評價。
3. E.T.姿勢
駝背,看起來就像美國電影《E.T.外星人》(E.T. the Extra-Terrestrial)裡的外星人一樣,讓人看上去像是老了好幾歲。所以,我習慣將駝背稱為E.T.姿勢。事實上,姿勢能展現出一個人的心理及健康狀況。我甚至敢這麼說,只要伸直背脊、挺直腰桿,馬上年輕20歲。
肌肉量會隨年齡增長而遞減
有些人站沒站相、坐沒坐相,一大部分原因來自於肌肉量流失或肌力衰弱。事實上,不論男女肌肉量都在20歲達到巔峰,接著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遞減。在各種肌肉量與年齡相關的學術報告中,日本筑波大學研究所清楚的指出,不論男女,一旦過了30歲,肌肉量便每年遞減4%。
換句話說,如果不找出對策,以30歲為基準,40歲時的肌肉量流失10%,50歲流失20%,60歲甚至流失30%。特別是下半身的流失量比上半身更為顯著。一旦肌肉量開始降低,不僅姿勢變差、沒辦法好好的活動身體,導致什麼都不想做,甚至影響步行,無法順利行走。
這裡先做個測試:
- 搭乘捷運或巴士時,急著搶座位。
- 只要有手扶梯或電梯,絕不爬樓梯。
- 短短幾分鐘的路程,也習慣騎(開)車或搭計程車。
若這幾個選項都有勾起來,就表示你很可能都沒用到肌肉,肌肉量流失更快。長期下來,隨便一項都會導致肌肉衰竭,姿勢越來越差。同時,新陳代謝低下,更容易變胖,身體加速老化,形成惡性循環。因此產生前文提到的變化:一臉老相、鮪魚肚與E.T.姿勢。
反過來說,若我們能消除這些狀態,外表會一口氣變年輕,成為美魔女或美魔男的一員。因此,在陷入老化惡性循環以前,儘早採取對策才是當務之急。
(本文摘自/血管回春術,年輕20歲:你最該在乎的是血管年齡,而非實際年齡,日本名醫不刻意運動的血管鍛鍊祕訣。/大是文化)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