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News記者林和謙/台北報導
台灣因地狹人稠,加上都會區因較為頻繁發展,而使可開發土地趨於飽和,因此也讓比如台北市這幾年的危老重建的小基地建案越來越多,而危老小基地所潛藏的缺點其實不少。房市專家、前淡江大學產業經濟系副教授莊孟翰說,危老小基地建案不僅居住舒適度不太好,更要謹防工安意外,如果不幸發生工地人員傷亡事故,勢必會衝擊房屋銷售,尤其如今房市景氣較弱,更是要當心。
莊孟翰表示,台北市這幾年危老建案多,有些案子位於狹窄巷道,且是基地小又不方正、地形狹長或零碎不整的危老重建案,不僅平面配置不易,也很難兼顧外部與內部空間規劃設計,居住舒適度大打折扣。而國內房市從2023年以來就逐漸進入交屋高峰期,莊孟翰提醒,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可供選擇的新案物件越來越多,因此,民眾購屋之前,應格外注意是否為規劃及設計較優質的危老重建小基地建案。

其中以工安意外來說,近年小基地建案工安事件頻傳,應謹慎作為借鏡。莊孟翰說,2022年3月高雄市前金區建案工地坍塌,8月中又二度坍塌,導致周邊七棟透天厝傾斜被判定為危樓,不論其如何善後,對於建案日後銷售與資金運用必然會有一定的困難度。
莊孟翰舉例,2023年3月底台中市中區台灣大道一棟二層樓房屋倒塌,其原因為旁邊老舊建物已拆除的鄰地施工、挖地基影響而倒塌,導致3名施工人員身亡,後續所造成的損失無從估計。另外,2023年5月台北市信義區發生地基坍塌工安事件,連帶一旁大樓新建案的工地圍籬也因坍陷傾倒,其原因在於工地連續壁滲水,而導致工安事件。
莊孟翰表示,由以上工安意外的警示,危老小坪數建案更應謹防工安意外,如果不幸發生人員傷亡事故,勢必又會產生房屋難銷售的問題,更何況目前房市已呈現景氣衰退的情況,因此,小坪數建案更應謹防工安意外,才不致於發生市場性與自償性等一連串「全盤皆輸」的情況。
另外,近年施工成本大幅飆漲,尤其小型建案受限於基地狹小、總建物面積量體不大,施工難度很高,尤其以地下室施工成本最不易掌控。莊孟翰指出,因此,常見每坪造價高達25~30萬元,甚至有有超過30萬元者;此外,小基地建案更應嚴防銷售不容易,無法抵償造價成本而反淪為負債或爛尾樓的情形,不可不慎。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