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頭條
Advertisemen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民生頭條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胃癌末不再只能化療,化療加免疫5成病患可控制癌細胞,醫師提醒:初期常誤認消化潰瘍,定期胃鏡檢查為必要

by 商情中心
2025-05-15
in 優活健康網
胃癌末不再只能化療,化療加免疫5成病患可控制癌細胞,醫師提醒:初期常誤認消化潰瘍,定期胃鏡檢查為必要

胃癌末不再只能化療,化療加免疫5成病患可控制癌細胞,醫師提醒:初期常誤認消化潰瘍,定期胃鏡檢查為必要

由於胃癌早期症狀不明顯,許多患者確診時已屬晚期,增加手術難度。幸運的是,近年來免疫合併化療的發展,使晚期患者的存活率提高。醫師表示,一名68歲婆婆確診胃癌末期,幾乎吃不下飯,體弱到需坐輪椅,腫瘤已轉移至頸部並造成腫脹,還有肝轉移。經過3至4次免疫合併化療後,頸部腫瘤消退,食慾恢復,病情和生活品質顯著改善。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消化系中心主任吳宜珍醫師表示,雖然近年來國人對胃病的敏感度提升,加上幽門螺旋桿菌根除,胃癌發生率有所下降,但每年仍有約4千人罹患胃癌,超過2千人因此死亡。主要原因是缺乏大規模胃鏡篩檢,台灣超過三成患者確診時已屬第四期。

體重明顯減輕、間歇性黑便恐是末期

胃癌的主要危險因子是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其他包括飲食不當,如攝取過鹹、醃漬或保存不良產生毒素的食物,以及抽菸和家族史等。吳醫師指出,胃癌常見症狀與消化性潰瘍相似,容易被忽略;若出現體重明顯減輕、間歇性黑便、貧血等,通常已是第三或第四期表現。她呼籲,臨床上常見一些患者長期胃部不適,但自行服用腸胃藥,直到體重減輕、食慾不振才就醫,確診為胃癌。因此,若胃部不適持續超過一個月,應立即就醫,尤其有家族史者更需注意。此外,超音波和電腦斷層無法早期確診癌變,必須透過內視鏡才能徹底檢查。

吳宜珍醫師說明,而晚期胃癌多已無法手術,需以藥物治療為主,第三期後、四期或年長體弱者情況較不樂觀,發現越晚存活率越低。

免疫+化療更有效 半數患者癌細胞成功縮小!

吳宜珍醫師解釋,免疫系統通常負責清除癌細胞,但有些癌細胞會表現PD-L1等分子,讓免疫細胞誤認它們為正常細胞,從而停止攻擊。近年的胃癌免疫療法就是透過解除這種機制,使免疫細胞重新發揮作用,對抗癌細胞。

與化療相比,免疫療法更具專一性,能有效抑制癌細胞,且沒有化療常見的副作用,提高生活品質,能有效縮小腫瘤並降低超過20%死亡風險。美國、歐洲及亞洲的最新治療指引已建議晚期患者在第一線治療中使用免疫合併療法。吳醫師指出,目前臨床上透過化療加免疫療法,已有超過5成的患者成功使癌細胞縮小,症狀改善。

如今健保已將免疫合併化療納入健保給付,鼓勵患者多與醫師討論,為自己安排最精準的治療方式,贏下這場健康保「胃」戰!

MAT_TW_OPD_00092 /1506-TW-2500047

Previous Post

幸運不是運氣,是思維!改變思維4招式讓妳幸運值爆表!

Next Post

放過別人一馬,就是放過自己一馬!成熟大人必學「3方法」改變心態

Related Posts

腳後跟疼痛腫脹、跛行不是小事!醫示警:恐「1部位」肌腱斷裂萎縮

腳後跟疼痛腫脹、跛行不是小事!醫示警:恐「1部位」肌腱斷裂萎縮

2025-05-15
近視可以抵銷老花嗎?醫揭「超過這度數」沒效果:反而更看不清楚

近視可以抵銷老花嗎?醫揭「超過這度數」沒效果:反而更看不清楚

2025-05-15
政府彰基相助,長效針劑搶救思覺失調症患者重生

政府彰基相助,長效針劑搶救思覺失調症患者重生

2025-05-15
從小打造健康習慣,遠離慢病、守護腎健康 2025「腎力小學堂夏令營」即日起開放報名!

從小打造健康習慣,遠離慢病、守護腎健康 2025「腎力小學堂夏令營」即日起開放報名!

2025-05-15
春季養肝打造好孕體質 名中醫周宗翰私藏秘方大公開

春季養肝打造好孕體質 名中醫周宗翰私藏秘方大公開

2025-05-15
三軍總醫院-運動醫學暨智能恢復中心打造智慧再生醫療新標竿

三軍總醫院 運動醫學暨智能恢復中心打造智慧再生醫療新標竿

2025-05-15
Next Post
放過別人一馬,就是放過自己一馬!成熟大人必學「3方法」改變心態

放過別人一馬,就是放過自己一馬!成熟大人必學「3方法」改變心態

最新新聞

《造山者-世紀的賭注》感性講述護國群山故事 新竹縣長楊文科強力推薦

《造山者-世紀的賭注》感性講述護國群山故事 新竹縣長楊文科強力推薦

2025-05-15
推廣義民祭文化向下紮根 首場義進校園巡演活動登場

推廣義民祭文化向下紮根 首場義進校園巡演活動登場

2025-05-15
竹東裸露暫置垃圾今清除完畢 新竹縣持續推進垃圾妥善處理

竹東裸露暫置垃圾今清除完畢 新竹縣持續推進垃圾妥善處理

2025-05-15
經濟部全台50條AI試製線支援產業升級 工研院助力智慧製造競爭力

經濟部全台50條AI試製線支援產業升級 工研院助力智慧製造競爭力

2025-05-15
臺南釋出114年第1批市有耕地 黃偉哲市長推動青農返鄉再添助力

臺南釋出114年第1批市有耕地 黃偉哲市長推動青農返鄉再添助力

2025-05-15
臺南農地標售順利開標!市長黃偉哲盼活化土地、帶動農業新契機

臺南農地標售順利開標!市長黃偉哲盼活化土地、帶動農業新契機

2025-05-15
About Us

關於我們

「民生頭條」以社群共享、優質新聞為價值核心,在新聞、影音、節目、直播及社群方面深獲網友喜愛。沒有腥羶色與政治新聞,重視名家共筆,採用口碑行銷、社群分享、大數據調查,並引入區塊鏈創造媒體新價值,使本網站在台灣網路觸及率超過8成。
Videos

影音專區

民生頭條
醫聲醫事
Contact Us

聯絡我們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 2024 民生頭條 All rights reserved.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主頁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智慧健康
    • 永續生活
  • 影音
  • 專欄
  • 新聞
    • 國際
      • 國防
    • 娛樂
      • 遊戲
    • 專欄作家
    • 政治
    • 財經
    • 社會
    • 科技
  • 合作媒體
    • 中華超傳媒
    • 火報
    • 享民頭條
    • 南部中心
    • 優活健康網
    • 百傳媒

© 2022 民生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