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頭條
Advertisemen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民生頭條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面對「中年迷惘」該怎麼辦?日本精神科醫師:正視自己的衰老與死亡

by 商情中心
2025-05-16
in 優活健康網
面對「中年迷惘」該怎麼辦?日本精神科醫師:正視自己的衰老與死亡

人們邁入中年常感到迷惘失落,該如何應對中年危機?日本知名精神科醫師清水研於《活出真我的中年人生課》一書中,融合心理諮商、個人經歷、生命觀和豐富個案的分享,見證生命無常所帶來的啟發,不僅可作為因應中年失落的處方箋,更為每個渴望活得自在的人提供心靈滋養與方向。以下為原書摘文:

當陷入中年失落

癌症患者與其遺族,的確是以直截了當的方式失去了重要的人事物。反觀陷入中年危機的人,雖然逐漸失去自信和樂觀的前景,卻毫無自覺,結果就是在不明就裡的情況下,內心隱約懷抱著不安與空虛。

換言之,所有人都會面對失去,只是,癌症患者更容易注意到失落, 而中年危機者則否。這樣的細小差異帶來了很大的區別。因此,處理中年危機,是我們主動培養心理韌性,打造面對失去也不受挫的心態關鍵。

訣竅有幾個,重點就是把注意力擺在「盡早放下導致中年危機發生的幻想」——正視自己的衰老與死亡。這種建議乍聽下或許讓人不舒服,但改變看待「今天」的方式,此刻就會瞬間變得閃閃發亮。

近年來,「百歲人生」這句話,大家都喊得很順口,聽起來有健康長壽的樂觀意象。但你如果相信這句話,將來就得面對想像與現實出現落差的痛苦。

2016年的統計資料顯示,日本人能夠正常過上日常生活的健康壽命,男性平均是72歲,而女性平均是75歲。所以事實上,我們或許更早就會體驗到衰老與生病的到來。我自己再過20年就滿72歲了。20年有多長?回想自己20年前發生的事,似乎已經過了許久,又好像沒有太久。但我覺得時間一年比一年過得快,所以抵達健康壽命終點的時間,或許比想像中更為短暫。

好好想像死亡

除此之外,我會刻意去想像自己「未來的死」與「過去的死」。關於「未來的死」,我想像自己將死之前,躺在床上無法動彈,凝視著天花板度過每一天的模樣。雖然不清楚這種情景什麼時候發生,但我相信這一天必然會到來。

接著,我故意假設這件事會在1年之後發生。1年後臥病在床的自己,回頭看看現在的自己,很羨慕此刻身體還能夠行動自如。這讓我對原本覺得無趣的今天,有了不一樣的看法。在公園樹木間灑落的陽光下散步的時光、與朋友閒聊暢飲的時光、在浴室舒服泡澡的時光,全都變得值得珍惜。

我也很重視自己對於「過去的死」的想像。當我還是個學生時,曾因開車技術太差而出了一場嚴重的車禍,差點死掉。回想起那次的經歷,就讓我寒毛直豎。但每次憶起當時的狀況,多次面對那段記憶,我會提醒自己:我很可能死在那個時候。

經歷過令人遍體生寒的記憶,你會深深感受此刻正活著、而且還多活了這麼長的時間,實在非常慶幸。假如各位也有「如果當時那樣,我或許早就沒命了」的經驗,請好好珍惜那段記憶。

要去面對不好的回憶,一開始或許很痛苦,但像我這樣,試圖從中找到感動之處,不失為一個好方法。好好想像未來與過去的死亡,可以幫助我們意識到「人生終有時, 而且或許會突然結束」的可能性。這些方式都能幫助我們打碎「我很健康,我還能一直奮鬥下去」的幻想。

面對死亡的方法

「正視自己的死亡」,對於總是避談死亡的人來說或許很可怕,但為了消除恐懼而避免思考死亡,只能當成一種表面的應急方式,而且這種作法也只在沒那麼需要正視死亡時才有效。所以,一旦你陷入不得不經常思考死亡的困境——例如生病,逃避刻意不去碰觸的這招,就派不上用場了。

罹患癌症等攸關性命的疾病,或者失去了重要的人,這類經驗會讓我們正視死亡議題,從「避免思考死亡」的表象對應進入下一個階段的對應,那就是好好面對並思考死亡。年紀愈大,思考死亡的機會也愈加頻繁,你無法永遠逃避下去。好好思考死亡,能夠改變你原本忌諱的恐怖印象。在我的工作中,很多患者都教會了我一件事,那就是,好好正視死亡,就是思考如何好好活著。

那麼,面對死亡,我們需要思考些什麼?關於這點,在心理學研究中已有某種程度的答案,我將涉及死亡的問題分成3大類,幫助各位容易理解。這3大類問題各有各的對應方式,如果任由概念模糊而不去釐清,反而會出現莫名的不安與恐懼。但在仔細思考死亡問題的過程中,你會發現自己已經做好了準備,對死亡的恐懼也逐漸改觀。

面對死前的痛苦

第1種「害怕死亡來臨前的過程」,是指對於生理身體痛楚的擔憂。比方說:我聽說癌症惡化會很痛苦,在我死之前,會有什麼樣的痛苦在等著我? 

罹患癌症的人多半擔心這點,許多人說,比起死亡本身,死前遭受的痛苦更令他們不安。以癌症來說,過去的確有很多新聞報導、小說或電影會強調一個印象:罹癌之後,等待主角的就是悲壯的抗癌生活,難怪一般人會擔心不已。不過,近年來這種狀況已經大幅改變了。

舉例來說,我每天都會到住院大樓去巡房,整棟樓不時見到患者與家人和樂融融談天說笑的樣子,護理師和醫師等醫療人員也面帶笑容,住院樓裡並沒有想像中到處充斥著沉重苦悶的氣氛。當然,這些病患面臨各式各樣的痛苦,有些人也會在精神上被逼得走投無路;但親自到醫院現場走一趟就知道,與「悲壯的抗癌生活」的刻板印象截然不同。

那麼,死亡之前的痛苦,實際上是指什麼?在國立癌症研究中心提供給一般大眾的癌症資訊服務中,介紹「癌症療養」與「緩和醫療」相關的項目具體提到:以目前的醫療品質,癌症所帶來的身體疼痛,多半能透過正確使用止痛藥來解決。

此外,現今舒緩疼痛的技術緩和醫療已經大有進步,疼痛能得到各種類型的協助。而且近年來,連癌症之外的疾病也會採取緩和醫療來減緩身體的疼痛,甚至居家醫療也有顯著的進展,這表示生病的人能在家療養,並獲得醫療與照護制度的照顧。

所以,如果你缺乏相關認識,腦子就會不斷想像悲慘的畫面,然後陷入永無止盡的擔心。實際上,只要擁有正確的知識,知道如何緩解痛苦,面對死亡之前的階段就能安心不少。

(本文摘自/活出真我的中年人生課:心理腫瘤科名醫超越失落與無常的生命洞察/遠流出版)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Previous Post

有圖表》端午連假吃粽「熱量最高」是它!營養師教4招「吃粽不變重」

Next Post

天氣一熱就容易便祕?腹痛、解血便⋯醫揭2種「便祕體質」熱敷緩解

Related Posts

眼睛出現飛蚊、閃光⋯當心視網膜剝離前兆!醫列「6大高風險族群」

眼睛出現飛蚊、閃光⋯當心視網膜剝離前兆!醫列「6大高風險族群」

2025-05-16
天氣一熱就容易便祕?腹痛、解血便⋯醫揭2種「便祕體質」熱敷緩解

天氣一熱就容易便祕?腹痛、解血便⋯醫揭2種「便祕體質」熱敷緩解

2025-05-16
有圖表》端午連假吃粽「熱量最高」是它!營養師教4招「吃粽不變重」

有圖表》端午連假吃粽「熱量最高」是它!營養師教4招「吃粽不變重」

2025-05-16
台大醫性侵女病患「逼做到高潮」!女性就醫必知「6件事」保障安全

台大醫性侵女病患「逼做到高潮」!女性就醫必知「6件事」保障安全

2025-05-16
腳後跟疼痛腫脹、跛行不是小事!醫示警:恐「1部位」肌腱斷裂萎縮

腳後跟疼痛腫脹、跛行不是小事!醫示警:恐「1部位」肌腱斷裂萎縮

2025-05-15
近視可以抵銷老花嗎?醫揭「超過這度數」沒效果:反而更看不清楚

近視可以抵銷老花嗎?醫揭「超過這度數」沒效果:反而更看不清楚

2025-05-15
Next Post
天氣一熱就容易便祕?腹痛、解血便⋯醫揭2種「便祕體質」熱敷緩解

天氣一熱就容易便祕?腹痛、解血便⋯醫揭2種「便祕體質」熱敷緩解

最新新聞

強化觀光管理新制上路 非法旅宿最高罰鍰達200萬元 花蓮縣政府籲民眾選擇合法旅宿 共創安全、優質的旅遊環境

強化觀光管理新制上路 非法旅宿最高罰鍰達200萬元 花蓮縣政府籲民眾選擇合法旅宿 共創安全、優質的旅遊環境

2025-05-16
推動韓國直飛花蓮 Aero K與花蓮縣府簽署啟動直航合作MOU

推動韓國直飛花蓮 Aero K與花蓮縣府簽署啟動直航合作MOU

2025-05-16
塩寮村長呼籲改善積水問題 保障村民及用路人安全

塩寮村長呼籲改善積水問題 保障村民及用路人安全

2025-05-16
眼睛出現飛蚊、閃光⋯當心視網膜剝離前兆!醫列「6大高風險族群」

眼睛出現飛蚊、閃光⋯當心視網膜剝離前兆!醫列「6大高風險族群」

2025-05-16
天氣一熱就容易便祕?腹痛、解血便⋯醫揭2種「便祕體質」熱敷緩解

天氣一熱就容易便祕?腹痛、解血便⋯醫揭2種「便祕體質」熱敷緩解

2025-05-16
面對「中年迷惘」該怎麼辦?日本精神科醫師:正視自己的衰老與死亡

面對「中年迷惘」該怎麼辦?日本精神科醫師:正視自己的衰老與死亡

2025-05-16
About Us

關於我們

「民生頭條」以社群共享、優質新聞為價值核心,在新聞、影音、節目、直播及社群方面深獲網友喜愛。沒有腥羶色與政治新聞,重視名家共筆,採用口碑行銷、社群分享、大數據調查,並引入區塊鏈創造媒體新價值,使本網站在台灣網路觸及率超過8成。
Videos

影音專區

民生頭條
醫聲醫事
Contact Us

聯絡我們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 2024 民生頭條 All rights reserved.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主頁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智慧健康
    • 永續生活
  • 影音
  • 專欄
  • 新聞
    • 國際
      • 國防
    • 娛樂
      • 遊戲
    • 專欄作家
    • 政治
    • 財經
    • 社會
    • 科技
  • 合作媒體
    • 中華超傳媒
    • 火報
    • 享民頭條
    • 南部中心
    • 優活健康網
    • 百傳媒

© 2022 民生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