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News記者林和謙/台北報導
21日央行副總裁嚴宗大將至立法院財委會,針對金融機構對不動產融資緊縮及中央銀行信用管制措施對房地產交易的影響進行專題報告;對於央行持續監督銀行自主管理不動產放款與改善情形,央行舉出關鍵數據,認為現階段銀行信用資源仍是過度流向不動產。此外,央行強調,對於無自用住宅的購屋民眾、以及推動都市更新與危老重建等4種類型等所需資金,不會受到貸款管制。
為了落實政府「健全房地產市場方案」,防範銀行信用資源過度流向不動產市場,也打擊投機炒作,央行從2020年12月起,至去(2024)年9月,七度調整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並於去年8月採取道德勸說,請銀行自主控管2024年第4季至今(2025)年第4季不動產貸款總量,強化金融機構控管不動產授信風險。

央行表示,由各銀行自行考量資產規模、營運特性及自身經營情況,研提不動產貸款具體量化改善方案,從2024年第4季以來,給予1年調整期,提供銀行足夠彈性的自主控管措施。 央行也重申,銀行自主管理不動產貸款總量,不應影響「無自用住宅民眾購屋,以及業者推動都市更新與危老重建,還有社會住宅等配合政府政策用途,及企業購建自用廠辦等所需資金」。
針對無自用住宅民眾購屋陳情案件,央行已設置專線受理,並函轉相關銀行妥善處理。 針對都更與危老或其他配合政府政策的重建案件,為配合政府加速重建政策,並增加住宅供給,重建階段的相關貸款不受央行管制規定限制。而針對有實質換屋需求者,經切結於1年內出售原有房屋,申辦第1戶或第2戶購屋貸款(非高價住宅貸款),不受央行規定限制,以兼顧民眾購屋自住資金需求。
在央行調控下,這陣子房市交易降溫,民眾看漲房價預期心理下降;央行指出,金年第二季永慶房屋網路調查顯示,民眾看跌房價比率由2024年第3季的9%逐季升至43%,並遠高於同季看漲比率的26%。
此外,不動產貸款集中度已略見下降,但不動產貸款餘額仍高。央行表示,2025 年3月底不動產貸款集中度雖降至36.89%,但其中全體銀行「不動產貸款餘額」則持續增加至14兆6,397億元,較2024年12月底14兆5,568億元增加829億元。
今年3月底,全體銀行不動產貸款集中度雖略降至36.89%,不過央行說明,與2018年9月底低點以及本行 2020年12月第1度宣布調整管制措施時參考2020年10月底的各項數據相較,不動產貸款餘額增幅分別為66.94%與 42.05%,都高於總放款餘額增幅的55.87%與 38.33%,以及非屬於不動產的其他放款餘額增幅的50.05%與 36.24%,顯示銀行信用資源仍有過度流向不動產的情形。
央行指出,信用管制措施執行迄今,銀行受限貸款成數下降,房市交易降溫,民眾看漲房價預期心理下降,不動產貸款集中度緩降,執行已有成效。不動產貸款集中度雖略見下降,但不動產貸款餘額仍持續增加,信用資源仍過度流向不動產,央行會持續密切追蹤各季各銀行控管目標執行情形,並督促銀行落實執行不動產貸款具體量化改善方案,也將密切觀察房地產的發展。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