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News記者黃芸涵/綜合報導
「本來買房是喜事,結果央行信用管制限貸令,成了我的惡夢…」近日一名網友表示,尋問銀行承作房貸,多間銀行表明不收件,好不容易找到某間民營銀行,但須搭配金融商品,且利率達3.8%!
該網友在「買房知識家」透露,購買一間新北總價3300萬元的房子,用途為自住由小換大,預計貸款25或30年、不寬限,但許多銀行不收件,唯一詢問到民營尚有額度,但條件卻是利率3.8%要搭配金融商品,他估算貸款2000多萬,首年利息就近百萬元!而農會給的貸款金額,與成交價差距一成半,「真的問不到銀行了」,只好上網求救網友。

網友直言,貸款碰壁似乎有跡可循,「這個利率確實少見,是你買的房子銀行不喜歡?還是你的工作性質銀行不喜歡?」、「貸1000萬都沒這些問題,貸2000萬,你可能有什麼條件被銀行懷疑你沒能力還款,或者是炒房或者是豪宅」、「正常薪資戶信用無問題真的貸款都很正常,不懂有問題的是否當初槓桿太大想投機,或信用不好,不然貸不到就付現金啊。買房本來就是一大筆錢要做好資產規劃,這些都是投資風險。為什麼都要怪政府,那股票賠了也要怪政府嗎?」、「首購跟新青安基本上影響不到」、「貸款利率高,很大的機率是貸款人條件不好」。
金融業從業人員回應,民營給出利率3.8%,以他業界的角度分析:一、名下多屋族;二、已有房貸要再購置複數不動產;三、收入無法客觀認定;四、信用評分貶落,「以上都有,3.8%還願意貸你,算客氣了」。
事實上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措施規定,名下有房者,不可享寬限期;其中第2戶貸款最高成數降為5成,信用管制區域也從七大都會區擴及全台。豁免對象與條件包括:繼承取得的房屋和房貸,新申辦購屋條款免於管制;自然人有實質換屋需求者,與金融機構切結約定;自然人已簽訂購屋合約,即將申辦貸款時,得以排除。
永慶房屋客服中心資深經理陳繼先建議,由於房屋買賣金額大,換屋族爭取較佳貸款條件,可採取「先賣後買」的策略,一般而言,即使曾有房屋買賣紀錄,只要名下沒有自用住宅,就能爭取首購優惠利率。但各家銀行對首購資格的認定各有不同,即使買房時名下有房產,但只要沒有貸款仍有機會向銀行爭取較佳房貸條件。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