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中心/花蓮報導
中國國民黨花蓮縣議會黨團在今(7/3)日的記者會中針對民進黨執政以來的兩岸政策表達了嚴重關切,指出民進黨一方面口口聲聲提及「抗中保臺」,另一方面卻在默默促成臺灣最具戰略價值的產業——臺積電向美國移轉核心技術和人才,這樣的雙重標準使得國民黨質疑民進黨到底在為誰的利益運作。
據悉,美國政府對臺積電的強力施壓已經開始產生了顯著影響,該公司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設廠的計劃,並有可能將最先進的2奈米製程技術移至美國,這一舉動引起了業界的廣泛擔憂。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曾公開指出,在美國設廠的成本遠高於在臺灣生產,且面臨著嚴峻的人才流失和供應鏈問題。然而,臺灣政府在未徵詢社會意見的情況下,全力支援此計畫,讓外界對臺灣的產業自主權未來感到擔憂。
過去,兩岸的經貿往來為臺灣帶來了巨大的市場機會,也促進了技術進步。國民黨強調,兩岸交流不僅是經濟層面,更是文化與人心的連結。無論是臺商在中國設廠帶回的資本、技術和競爭優勢,無疑都是臺灣經濟奇蹟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民進黨將兩岸交流妖魔化的做法,最終可能導致臺灣的孤立與經濟邊緣化。
更為重要的是,國民黨指出,所謂的「抗中保臺」政策,其背後埋藏著臺灣對美國關係的依賴。當美國要求臺積電分享關鍵技術時,臺灣政府卻無視這一要求,默許臺積電的移轉。這不僅使臺灣的技術秘密受到威脅,也讓人質疑臺灣政府的決策是否真正符合國家利益。
對於國民黨而言,實際上出賣臺灣利益的行為不是兩岸的交流,而是在沒有充分民主監督與討論的情況下,將國家核心資產免費輸出。他們強調,保護產業主權的責任應由政府承擔,而不是以較低的成本讓企業自我放棄。
面對這樣的挑戰,國民黨呼籲各界重視兩岸的對話與交流。他們認為,透過理性和平的溝通,雙方才能尋求共贏的機會,而非走向更深的對立與分裂。即使兩岸關係險阻重重,但建立在互信基礎上的交流,仍然是未來臺灣發展的關鍵。
國民黨指出,近期不斷出現的「賣臺」現象給臺灣未來的經濟增長帶來風險,因為這意味著臺灣在核心競爭力的保護上愈發薄弱。倘若不加以警惕,將使臺灣長期受到外部力量的控制與支配。對於即將到來的選舉,國民黨堅信,應該有更多關於產業政策和兩岸關係的深入討論,以便選民能夠做出明智的選擇。
國民黨花蓮縣議會黨團正式提出警告,呼籲社會大眾對民進黨在兩岸關係上的傳統做法保持警覺。他們的聲音無疑對於未來臺灣的政經走向有著重要的影響,如何在國際舞臺上維護臺灣的位置與利益,仍然是一項艱鉅的挑戰。希望透過各方的努力,能重新開啟溝通的視窗,為臺灣的經濟與安全找到一條健康可持續的發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