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最大聲/記者 鄭司文 吳有炓 報導
丹娜絲颱風近日重創南台灣,不僅造成大規模停電與淹水災情,更導致屏東佳冬外海的「離岸太陽光電系統浮台技術開發計畫」試驗設施嚴重受損,大量浮台結構體被強風巨浪打散,漂流至沿岸地區,最遠甚至抵達高雄林園海岸,引發外界對海上光電安全性的質疑。屏東縣政府今日發布新聞稿,宣布已勒令業者旭東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停工,並限期48小時內完成清理作業。
颱風肆虐 光電浮台四散漂流
受丹娜絲颱風影響,屏東佳冬離岸太陽光電系統浮台大規模脫落,黑色結構體遍布佳冬、枋寮沿岸沙灘,綿延超過一公里,部分殘骸更隨海流漂至高雄林園區汕尾漁港,場面觸目驚心。根據屏東縣政府說明,這是由旭東公司執行的「離岸太陽光電系統浮台技術開發計畫」,設置於佳冬鄉與枋寮鄉外海約3.1公里處,原定試驗期限至明年12月31日,完成後所有設施將全數移除。
縣府指出,該計畫已施作1,404個浮台基座,總面積約383公尺乘以90公尺。旭東公司在颱風來臨前已先行移除5到6成的光電板及半數浮台,剩餘約4成未及回收的浮台零件在颱風中脫落漂流,但強調脫落的均為浮台零件,並未包含任何光電板。
縣府緊急應變 勒令停工限期清理
屏東縣政府已要求旭東公司暫停施工,並於48小時內將散落於海上及岸際的平台設施構件清理完畢,以避免危及船舶航行、交通、漁船作業及海域遊憩安全。縣府海洋及漁業事務管理所所長林柏辰表示,已勒令業者停工,限期完成清除,並需提出改善計畫經縣府同意後才可復工。
旭東公司回報,自7日起已加派人力機具展開清理作業,由東港鎮南平沙灘開始,往南至塗家厝海堤清除散落岸際的浮台。8日持續由塗家厝海堤往南推進,預計當日完成佳冬鄉塭豐海堤沿岸的漂流物清理,並前往高雄市林園區汕尾沿岸回收浮台殘骸17。屏東縣政府將持續派員至現場掌握清除狀況,督促業者盡速完成作業。民眾若發現相關設施漂流物,可撥打通報專線0937-279-2621。
業者坦承設計缺陷 將強化結構後再試驗
旭東公司楊經理坦言,該公司過去主要執行平靜水面及近岸的太陽能光電計畫,佳冬的離岸光電不僅是台灣首例,也是亞洲首場此類試驗8。6月西南氣流旺盛時,公司已發現外圍堰狀況穩固,但內浮平台連結不足容易散開,因此開始著手回收浮台。然而因海象不佳導致回收作業延宕,颱風前雖已拉回6成浮台,仍有4成留在海上,最終被颱風吹散。
楊經理表示,實驗室測試時以最高14公尺浪高設計,相關數據均通過檢驗,但實際海域的海浪與海流狀況與實驗室有顯著落差8。未來將針對浮台連結部分進行補強,待與縣府及經濟部能源署協調並獲得同意後,才會重新進行測試。
縣府督促業者加派人力機具儘速清除離岸光電設施 圖/屏東縣政府
經濟部澄清爭議 強調僅為抗風浪實驗
經濟部能源署說明,此為「業界能源科技專案計畫」下的佳冬光電浮台試驗,主要目的在驗證浮台於實際海域的抗風浪能力,浮台上並未安裝光電模組,也未進行發電行為2。能源署指出,試驗過程中已發現部分結構連結強度需改善,業者在颱風來臨前已著手進行拆除與設計優化作業,但颱風影響了浮台回收進度,導致尚未撤收的浮台脫落。
能源署強調,已責成業者啟動緊急應變機制,與屏東縣政府保持密切聯繫,目前業者正執行海岸線及海域碎片清除作業,確保周遭海域航行安全與環境無虞。未來將持續督導業者結構改善方案與復工計畫,強化風險管理與地區溝通機制2。
然而,經濟部的澄清未能完全平息外界質疑。有網友要求公布颱風前移除光電板的施工紀錄影片,以證實官方說法10。資深媒體人謝寒冰更在節目中質疑,業者先前宣稱光電浮台可使用20年,如今不到一年就嚴重損壞,若光電板碎片沉入海底恐造成長期污染6。
地方反彈聲浪高 專家呼籲審慎評估
此次事件引發地方強烈反彈,佳冬居民林先生批評,政府不斷推動綠能,陸地上推不動就轉向海洋,如今海上光電設施經不起颱風考驗,殘骸散落海岸變成垃圾場,令人痛心。他認為台灣多颱風的特性本就不適合在海上設置光電設施,呼籲政府重新檢討綠能發展策略。
專家分析指出,此次事件凸顯離岸太陽光電在抗颱能力上的不足。屏東沿海常受颱風侵襲,浮台設計若未充分考量極端天氣,類似事故恐將重演。工研院報告顯示,目前國際上的離岸浮式光電多屬試驗性質,技術上仍需克服海浪環境與腐蝕問題。航運專家方凱弘警告,台灣多颱風,海上光電站有可能成為海洋廢棄物,建議有關單位若要推行相關計畫,應研擬電廠撤退的緊急應變計畫。
屏東縣政府農業處表示,將會同廠商及相關單位全面評估,若發現設計缺陷將要求立即修正,並督促廠商提出長遠解決方案,以免影響漁業及海洋生態4。漁民則呼籲,未來類似計畫應優先考慮當地自然條件,避免重蹈覆轍。
後續處理與未來展望
針對本次事件,經濟部能源署表示,業者已透過監測蒐集相關數據,將與相關單位研提精進設計,提升耐風構造設計強度28。後續將強化設計內容報請屏東縣政府確認,並依規定辦理相關試驗作業,同時加強海域監測。
屏東縣政府強調,將嚴格把關後續審查程序,旭東公司需重新檢具設備強化計畫書報縣府審查,在未完成審查前不得復工。縣府也將持續監督清理進度,確保海域安全與環境保護。
這場由丹娜絲颱風引發的光電浮台災難,不僅考驗著業者的危機處理能力,也為政府推動離岸再生能源的政策敲響警鐘。如何在環保、安全與能源發展間取得平衡,將是相關單位未來必須嚴肅面對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