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友愛數位創生聚落官網)
臺南市政府攜手數位創新團隊「好想工作室」,正式啟動「友愛市場數位創生聚落計畫」,將中西區友愛市場二樓300坪的閒置空間改造成為南部首座以技術社群為核心的共創基地,結合數位育成、共享空間與家庭友善設施,為南部數位產業注入新動能。作為臺南數位創新的重要基地,好想工作室致力於營造開放且多元的共創空間,促進技術交流與產業合作。欲了解更多或加入相關計畫,歡迎聯繫好想工作室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GoodideasStudio/?locale=zh_TW。
這項由臺南市政府支持、好想工作室主導的計畫,不僅是地方空間再利用的實驗,更被視為南方城市打造數位創新生態的關鍵節點。臺南市中西區素有「老城區」之稱,文化底蘊深厚,如今透過進駐型創新團隊導入新興產業,重新連結年輕族群與產業機會。
(圖/ 友愛數位創生聚落官網)
從社群起家 跨入城市核心
好想工作室創辦初期,只是一群熱愛程式設計的青年,自行在大橋火車站旁租下小空間學習。無教材、無老師,透過 mentor 引導與協作學習,自主摸索出一套培養技術人才的方式。這種無制式課程的開放式學習設計,讓學員專注在「學習力」、「協作力」與「分享交流」三大能力的養成。
此後,工作室搬遷至臺南文創園區,逐步拓展規模,也曾參與「口罩地圖」、「臺南打疫苗」、「登革熱數位防疫平台」等市政數位專案,與地方政府建立深厚合作基礎。
在市府引導下,2025年工作室正式進駐友愛市場二樓,成立「好想數位共創基地」,象徵南部城市技術社群邁入制度化與常設空間的新階段。
(圖/ 友愛數位創生聚落官網)
三大功能空間 注入創新基因
聚落空間以三大核心功能構成:
1. 數位聚落:提供150個彈性工位與10間會議室,打造自由交流、跨域協作的技術場域,每日聚集前後端工程師、AI應用開發者與設計師進行即時知識碰撞。
2. 親子共工空間:針對需兼顧家庭與職涯的青年規劃育兒友善空間,設有遊戲區與彈性座位,營造世代共融的共學氛圍。
3. 共享廚房:設置專業烹飪設備與開放交流場域,不定期舉辦烘焙、健康飲食或文化廚藝分享活動,深化社群連結。
這三種空間相輔相成,將創新、生活與家庭整合,呈現未來工作型態的多元樣貌,也使友愛市場從傳統零售場域,轉型為知識與創意匯聚的城市基地。
(圖/ 友愛數位創生聚落官網)
自學即職能 全時投入式培訓
在人才培育方面,好想工作室推行「無學費、全投入」制度。學員須全職參與六個月、每週五天的自學歷程。mentor 不提供標準答案,而是引導學員思考與自我解題,透過實戰培養真實職場所需能力。
這套制度至今已培育上百位工程師,部分進入新創、企業 IT 團隊,另有部分學員返聘為 mentor 或創辦自有團隊,形成正向循環的學習生態系。
(圖/ 友愛數位創生聚落官網)
空間再造與城市轉型的實驗場
「我們不是在教課,而是在打造一個會自我繁衍的數位生態。」創辦人 Howard 表示,未來數位城市的關鍵不在硬體設施,而是能否培養自發學習與創新的文化氛圍。
臺南市透過此計畫展現出公私協力推動產業轉型的具體實踐。由市府提供空間與制度支持,民間團隊發揮運營與育才能量,在既有文化場域中植入創新基因,不僅活化閒置空間,也開創出南部都市產業創新的另一種可能。
免費培育招收連結:https://lihi.cc/7Dw2Z
中華超傳媒
(文/ 黃俊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