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
臺北市捷運局公布最新捷運聯合開發成果,截至目前已完成88個基地土地開發案,累計創造近2,300億元不動產價值,並節省土地取得費用達368億元。捷運局指出,這些開發案吸引超過千位地主參與,顯示捷運沿線土地整合與利用,對城市更新、財政挹注與投資誘因具備高度成效。
目前已完工交屋的開發案有64件,另有7件施工中、5件設計中,尚有12處基地正辦理投資人招募或進行前置作業。包含北環段Y20、Y21與Y23等站點仍在招商中,捷運局呼籲有意投資的企業與地主持續關注,攜手打造北市下一波發展重點。
(圖/ 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
其中最受矚目的開發案為台北車站特定區的C1/D1「台北雙星」,目前鋼構施工已達24樓,預計完工後將成為首都門戶新地標。此案預估每年將為市庫帶來14.6億元稅收與約900億元權值回饋,年租金收入達18.7億元,並預計創造1.6萬個就業機會,兼顧經濟效益與社會功能。
(圖/ 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
此外,今年5月,萬大線中正紀念堂站捷四案招商成功,預估投資金額達38億元,將以「中正風華‧南門地標」為設計理念,打造智慧宜居空間。其他開發案如忠孝復興站SOGO復興館、蘆洲線徐匯廣場、以及即將完工的三重站潤泰CITY PARK,皆為捷運共構開發典範,結合交通轉乘、購物、學區與住宅機能,發揮交通建設與都市開發的整合效益。
(圖/ 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
捷運局表示,土地開發是捷運系統建設中除徵收外的另一重要手段,不僅促進土地資源有效利用、活化都市空間,也讓參與的地主保留產權並分享開發利潤。對政府而言,透過土地開發所創造的不動產收益與經營權利金,成為支撐捷運財政的長期資源,實現公私部門共贏的城市治理模式。
為了讓更多民眾理解捷運土地開發的制度與參與方式,捷運局特別製作4集短影音,主題為「關於捷運土地開發你不知道的事」,說明土地所有人參與資格、開發形式、基地條件與潛在效益等,已於捷運局官方 YouTube 頻道上架,歡迎市民與潛在地主觀賞並深入了解相關資訊。
中華超傳媒
(文/ 黃俊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