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Travelweekly)
2024年交通部觀光署最新公布的觀光旅館營運統計顯示,全臺觀光飯店營收總額達新臺幣612億元,年增2.9%,比起疫情前2019年也小幅成長2.6%。其中,臺北市飯店表現最為亮眼,營收前十名中有八家來自臺北,展現出強勁的區域優勢;而高雄則憑藉兩家飯店入榜,在「演唱會經濟」推動下展現後勢潛力。
(圖/ 臺北君悅酒店臉書)
其中,臺北晶華酒店以年營收33.7億元蟬聯全臺觀光飯店冠軍,臺北君悅酒店則以33億元緊追在後,兩者差距僅6,400萬元。根據飯店產業分析顧問指出,晶華能穩居第一,主因在於其餐飲業務表現穩定,旗下的晶華軒、ROBIN’S牛排館與栢麗廳等餐廳擁有極高人氣,對於住房以外的營收貢獻極大。君悅則憑藉商務客層與會展活動保持高住房率,2024年表現更創下近年第三高紀錄,雙雄競爭愈發接近。
相較臺北的穩定領先,高雄也展現強勁追趕力道。此次排名第五的高雄萬豪與第六的高雄漢來,年營收分別為18.8億元與17.6億元,表現亮眼。業界人士分析,兩家飯店受惠於高雄大型演唱會與活動熱潮,從BLACKPINK到五月天等國際級活動推升住房需求,週末住房率接近滿房,同時帶動餐飲與場地租用收入,形成顯著的演唱會經濟效應。
(圖/ 高雄漢來大飯店官網)
展望未來,隨著嘉佩樂Capella Taipei已於今年4月開幕,其他如Park Hyatt、Andaz與Four Seasons等高端國際品牌也將陸續進入臺北市場,預料將對現有排名帶來新的挑戰。觀光產業顧問分析,未來競爭關鍵將不只在於品牌與硬體,而是是否能提供更具價值感的服務體驗與會員經濟策略,才能在市場激戰中脫穎而出。
交通部本次資料不僅顯示疫後飯店市場回溫,更揭示出區域性結構正在重塑。臺北仍穩居主場,高雄則展現強勢上升潛力,2025年的營收榜勢必更加難以預測,整體飯店產業也將持續邁向品牌競爭與體驗經濟的新時代。
中華超傳媒
(文/ 黃俊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