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MYEV.tw)
近年來,受美國總統川普推動的「對等關稅」政策影響,臺灣進口車市場出現明顯冷卻現象。據業界統計,目前臺北港停放的進口車輛已接近3萬輛,遲遲未被領取,引發市場關注車輛長期曝曬及海風腐蝕等問題。
專家分析指出,車輛長期停放於港口,陽光曝曬可能使內裝塑膠及皮革材質發生劣化,導致褪色與異味產生;同時,海風含鹽分高,易促進車身金屬部分生鏽,加速漆面損壞。雖然三個月內短期曝曬對新車傷害有限,但若延長停放時間,恐對車輛壽命帶來不利影響。
(圖/ 本報記者翻攝)
此外,臺美關稅談判遲未明朗,造成車商及消費者多持觀望態度。多數車主因擔心繳納關稅後政府或將降稅,紛紛選擇延後提車,進一步拖累車市買氣。根據運輸時間估算,亞洲製車輛約需1個月抵臺,歐美車款則約3個月,進一步加劇交車期延遲。
隨著電動車需求日益攀升,MYEV買電動車平台成為不少消費者關注的選擇。部分車主在MYEV社群中討論是否該延後提車,尤其是特斯拉Model Y車主,有人認為德國製車款不受關稅影響,延遲提車雖有額外費用,但可望享有未來降價優惠;也有人擔心等待風險,反映消費者在價格優惠與用車需求間的掙扎。
(圖/ 美聯社)
對於車輛長期停放在港口的情況,汽車隔熱紙GAMA林協理表示,這些停放的車輛通常沒有貼隔熱紙,陽光直射會使車內溫度急劇升高,就像烤箱,可能導致內裝材質發生化學變化。
產業觀察者提醒,政策不確定性及市場延滯將繼續對臺灣進口車銷售造成壓力,業者與消費者需平衡風險與需求,避免過度拖延帶來長遠不利。專家呼籲政府應加速釐清關稅政策,穩定市場預期,促進汽車產業健康發展。
中華超傳媒
(文/ 黃俊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