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彭可/綜合報導】素有「警界孔子」之稱的前警大教授、現任華夏科技大學講座教授高哲翰表示,與母親高陳素燕的母子情深,高陳素燕年逾91歲,曾因跌倒導致嚴重疼痛與生活無法自理,甚至出現譫妄症狀。

高哲翰描述其沈溺在無無止盡的疼痛中,並強調老年人跌倒後需全面檢查(如骨折、神經壓迫等),否則臥床會加速肌肉退化。
高哲翰的犧牲,辭去高薪工作:66歲的他毅然放棄年收入250萬元的上市公司獨董職位,全職照顧母親,包括處理大小便、洗澡、餵飯、按摩等日常起居。

高哲翰全天候陪伴每日推母親至北投中庸公園散步,犧牲個人時間,甚至因勞累消瘦。友人贊譽其孝行可列為現代第25孝。
應對家庭壓力:部分家人冷眼旁觀,但他堅持人在做天在看,無怨無悔。

高哲翰多次表示,其成就源於母親的教導。她強調做人要心中有人、腦中有事、口中有德、手中有愛,並以身教傳遞價值觀。例如: 25歲時,母親對他婚姻的態度是你愛的就是我愛的,尊重其選擇。
包容犯錯:母親給予他犯錯的機會,支持其成長,令他終身感激。
高哲翰的反思與愧疚, 他坦言年輕時身在福中不知福,曾嫌母親囉嗦,直至她病倒才後悔未珍惜時光。如今陪伴母親時,常以擁抱傳遞溫暖,感嘆養育之恩窮盡一生無法回報。

高哲翰通過自身經歷反思傳統孝道: 他呼籲勿對照顧者比手畫腳,強調照顧老人需極大耐心,喘息休息是必要的。
回應學生爭議:有學生認為父母未全心照顧幼年自己,年老後由他人照料也合理。高哲翰雖震驚,但提出孝道需平衡個體自由與奉獻,關鍵在於有愛而非形式束縛。
他形容這段經歷打亂人生佈局,但母子情深令其逢凶化吉,並觸動眾多友人學生。
高哲翰侍母至孝,不僅展現個人對母親的深切感恩,更成為當代孝親的典範。其經歷凸顯老齡化社會中長期照護的挑戰,也引發對傳統孝道與現代價值觀碰撞的思考。正如他所言:母愛無價,比任何財富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