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美聯社)
美國前總統川普宣布若重返白宮,將對臺灣課徵20%關稅,引發臺灣社會關注。外傳我國政府正以高達3,000至4,000億美元對美投資為談判籌碼,以換取較低關稅。對此,總統賴清德僅表示「雙方協議內容受保密條款限制,暫無法對外說明」,引發黑箱質疑。
(圖/ 總統府)
臉書粉專「工程師看政治」直指:「不能說,就是有」,認為若傳聞屬實,形同送出半座台積電,恐創歷任總統對美最大讓利紀錄。該粉專批評,相較過去《服貿協議》需辦理百場公聽會,如今賴政府卻在缺乏資訊透明下推動更大規模的談判,令人質疑誠信與程序正當性。
文章指出,若政府真的以4000億美元作為代價,卻未能有效換取對等利益,將是「雙輸」局面。「我們不知道錢怎麼出去,只知道它會離開臺灣」,粉專強調社會應加強監督。
(圖/ 翻攝自工程師看政治臉書)
政大外交學系教授黃奎博認為,即便有保密協議,政府仍應釋出原則與立場,避免信任危機。臺經院助理研究員林佳亨也提醒,高關稅若落實,將重擊臺灣電子、機械與光電產業,若以投資換稅,政府應公開投資明細與回報效益。
目前行政院尚未回應相關傳聞,僅強調與美合作持續深化。分析指出,若政府不盡早釐清立場與政策底線,恐為政敵攻擊開後門,也削弱社會支持。
「工程師看政治」最後強調:「論黑箱,賴清德才是世界第一。」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
中華超傳媒
(文/ 黃俊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