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謝啓楊/新北報導)
樹林酒廠長期深耕地方,見證樹林從繁華到沉寂的變遷。為讓在地產業與文化再度發光,酒廠今年積極規劃「紅麴觀光文化園區」計畫,期望以紅麴文化為核心,帶動土城、樹林、三峽、鶯歌(合稱「土樹三鶯」)整體經濟發展。(18日)新北市議員呂家愷前往樹林酒廠拜訪,了解酒廠發展方向,並就區域產業與觀光提出建言,雙方就「文化傳承」與「地方經濟」進行深入交流。
呂家愷議員表示,土樹三鶯各區產業特色不同:樹林與土城以工業為主,經濟規模穩定,但缺乏觀光亮點;鶯歌與三峽則擁有陶瓷工藝、人文宗教及歷史街區,文化資源豐富,但夜間人潮稀少,觀光效益受限。他指出,區域發展不能僅依靠白天短暫人流,需透過觀光設計與產業整合,提升遊客停留時間與消費力。

他舉例,新北其他區域已成功打造標誌性活動,如淡水煙火、新店碧潭水舞、板橋耶誕城,帶來穩定人流與商機。相比之下,土樹三鶯尚未形成具代表性的活動,區域能見度相對不足。他建議應規劃在地特色文化活動,並提升交通便利性,串聯區域資源,強化觀光吸引力。
針對交通與文化設施,呂家愷特別提到新北美術館。該館位於鶯歌,今年正式啟用,定位為國際級文化場館,但周邊缺乏知名飯店與住宿設施,導致遊客多為當日往返,難以延伸停留與消費。他強調,交通改善與住宿配套是關鍵,唯有完善配套,才能讓文化資源轉化為地方經濟動能。
樹林酒廠執行董事李志剛表示,樹林捷運去年七月才正式動工,對在地居民而言意義重大。他在樹林生活超過四十年,見證了地方由繁榮走向衰退,也深刻體認到樹林需要新的定位與特色。他指出,樹林最珍貴的資產就是「紅麴文化」,不僅是產業資源,更承載在地文化記憶。
李志剛進一步透露,酒廠正推動「紅麴觀光文化園區」計畫,將傳承紅麴知識與應用,並結合觀光教育、產業體驗與文化保存,讓更多人認識樹林的獨特價值。他強調,若能與市府及地方資源合作,將紅麴文化融入土樹三鶯整體發展策略,不僅能帶動觀光,更能重塑樹林品牌形象。

樹林酒廠認為,文化資源與產業優勢必須結合,才能形成可持續的經濟動能;呂家愷議員的建言也再次指出,唯有交通便利、活動設計與觀光串聯,土樹三鶯的發展才能突破現況。
樹林酒廠最後特別感謝呂家愷議員蒞臨指導,未來將持續推動紅麴文化,與地方攜手尋求創新發展,讓土樹三鶯不僅具備工業基礎,更展現文化與觀光的多元魅力,為新北注入新的活力與希望。
***未成年禁止飲酒、酒後不開車 安全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