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氣候變遷與都市化加劇,病媒風險持續升高。根據衛福部疾管署統計,截至2025年7月初,台灣本土登革熱病例已達90例,南部多地進入高風險等級。企業在公共衛生挑戰下,如何及早掌握熱點、降低孳生與侵入風險,已成為風險治理的重要課題。
全球300大企業之一、同時是全球水、衛生、感染預防解决方案和服務領域的專家 – 藝康集團(ECOLAB),近年來加速推動有害生物防治服務數位升級,導入物聯網感測設備,打造即時預警、數據驅動、風險可視化的全新防治模式。藝康台灣總經理塗溥仁表示:「藝康身為百年企業及創新者,這場數位轉型,不只是設備升級,而是企業風險治理思維的蛻變。」
「有害生物防治不再只是傳統的捕捉與藥劑處理,而是一場由數位科技主導的防治革命,進入預警、數據導向、風險分級的新時代。」藝康台灣有害生物防治事業部銷售經理董育翔提到,特別是在食品加工、醫療製藥與連鎖餐飲等高度衛生要求的產業,傳統被動應對已難以因應現代風險,轉向主動預警與智慧監控,已成為新標配。病媒風險管理已從過去的『有問題再處理』,提升為『無感化預防』,而這一切正由數位科技與物聯網設備加速推進。
捕鼠靠感測、管理靠數據!物聯網監測設備助攻防治精準度與透明度
藝康最新部署的智慧感測捕鼠器與入侵監測設備,內建紅外線與動態感測系統,可即時回傳現場狀況至雲端平台。一旦偵測到鼠隻活動,即刻通知防治人員啟動處置流程,大幅縮短反應時間、降低污染與損害風險。此類設備目前已於多家知名食品工廠、藥廠及商業空間成功導入。
「數據讓我們不再只是處理問題,而是主動發現風險,提前解除隱患。」董育翔進一步指出,透過雲端平台的趨勢分析,團隊能精準掌握入侵熱點、頻率變化與時間分布,進而優化整體防治資源配置與流程設計。
從數據翻轉角色,防治產業走向永續治理新定位
長期以來,有害生物防治往往被視為營運中的成本支出與例行維護工作。然而,隨著數位工具與物聯網技術的導入,病媒防治正加速轉型為一項結合風險管理、數據資產化與ESG策略的關鍵職能。
以藝康導入的智慧監測系統為例,不僅可同步整合多個場域的趨勢資料,供總部即時掌握各地風險熱點與處置進度,亦可透過視覺化報表呈現何時、何處、何因導致病媒升高。這不僅協助企業優化作業與空間規劃,更讓防治行動具備可量化、可稽核的管理價值。
藝康台灣期許「當我們能用數據說明成果,用邏輯解釋策略,企業將不再只是被動應對,而是讓有害生物防治成為永續經營的重要戰略資源。」此一轉變也讓有害生物防治產業擺脫過去低價競爭的印象,重新定位為企業永續與公共衛生的專業夥伴!